![]() |
深圳天桥设置的“城市(shi)打卡(ka)拍照区” |
羊城晚报讯 记者宋王群、通讯员叶(ye)益芳(fang)摄影报道:作为一座(zuo)创新型(xing)城市(shi),深圳正(zheng)通过精细化治理探索城市(shi)空间的全新可能。深圳市(shi)交通运(yun)输局近期推出的“城市(shi)打卡(ka)拍照区”项目,将市(shi)政道路转化为文旅体验场景,开创了“交通设施赋能文旅”的创新模式。这一实践不仅重新定义了城市(shi)公(gong)共空间的功能边界(jie),更在市(shi)民与城市(shi)之间搭建起情感连接(jie)的桥梁。
作为“千园之城”,深圳从不缺(que)少山海胜(sheng)景。市(shi)交通运(yun)输局通过地面(mian)绘线(xian)、景观装置等“微改造”,在市(shi)政道路空间打造15分钟可达的“城市(shi)微景点”,通过挖掘道路空间的文旅价值(zhi),让市(shi)民在上下班途中(zhong)就(jiu)能邂逅城市(shi)之美(mei)。今年2月(yue),首批(pi)试点在后海大桥和望(wang)海路惊艳亮相。后海大桥打卡(ka)区以“湾区天际线(xian)”为主题,市(shi)民可在此拍摄人才公(gong)园生态绿廊(lang)与后海金融总部建筑群构成的立体画卷;望(wang)海路打卡(ka)区则以“一河碧水(shui),两岸繁花”为设计理念(nian),通过沿河花带(dai)与碧水(shui)清波营造诗意(yi)空间。
在首批(pi)试点成功基础上,该局在全市(shi)开展第二批(pi)共15处打卡(ka)拍照区设置工(gong)作,市(shi)民互动参与度显著提升,互联网平台涌(yong)现大量(liang)网民好评。这些点位如(ru)城市(shi)拼图,串联起深圳的多元气质:
在深南大道与红岭中(zhong)路交会处,邓(deng)小平画像与现代化楼宇构成的“时空对话”场景,让城市(shi)地标成为改革开放精神(shen)的生动注脚;解放路文和友的霓虹灯(deng)牌重现市(shi)井烟火,与百米(mi)外的地王大厦(sha)形成魔幻拼贴;甘坑古镇观景点将客家碉楼与文旅小镇叠印,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共生;留(liu)仙大道“来了就(jiu)是深圳人”的标语墙,更成为千万奋斗者的精神(shen)地标……春日的鹏城,山海与街巷共同谱写城市(shi)交响曲。下一步,深圳市(shi)交通运(yun)输局将继续做好打卡(ka)点推广宣传工(gong)作,将城市(shi)交通动脉(mai)打造成为展示城市(shi)魅力的“流动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