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4月25日电(赵晓(xiao) 王采怡)“孙(sun)武与孙(sun)膑是(shi)否为同一(yi)人?本次展览为这一(yi)历史谜(mi)团(tuan)提供答案。”25日,在山东博物馆“银雀山汉(han)简学问展”展览现(xian)场,该馆书画(hua)部副(fu)研究馆员杨(yang)青先容道。
山东博物馆“银雀山汉(han)简学问展”开幕式(shi)。王采怡 摄
杨(yang)青在受访时说,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han)墓出土近(jin)五千枚(mei)竹简,其中《孙(sun)子兵(bing)法(fa)》《孙(sun)膑兵(bing)法(fa)》等兵(bing)书简牍证实,孙(sun)武与孙(sun)膑是(shi)不(bu)同历史人物,失传千年的《孙(sun)膑兵(bing)法(fa)》由此重见天日。“此次展览通(tong)过高清复原与数字互动技术,展出这些珍贵简牍。”
走进展览现(xian)场,“简牍时代(dai)”揭开序幕,各(ge)种实物和(he)动画(hua)演(yan)示古人“杀青”的简牍制作工艺,呈现(xian)春秋战国至汉(han)初的书写方(fang)式(shi)。《尉缭子》《六韬》《晏(yan)子春秋》等典籍也在展陈之列(lie),展现(xian)古代(dai)“军政一(yi)体”治国方(fang)略。
游客参观山东博物馆“银雀山汉(han)简学问展”。王采怡 摄
据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先容,此次展览是(shi)山东博物馆十大系(xi)列(lie)展览中古籍文字系(xi)列(lie)与明星文物系(xi)列(lie)的重要项目,是(shi)首次对馆藏银雀山汉(han)墓出土的竹简进行(xing)全面系(xi)统展示。展览涵盖兵(bing)书、论政论兵(bing)之书等四类内容,精心策划多个(ge)版块,全方(fang)位(wei)呈现(xian)汉(han)简风貌与内涵。
山东省(sheng)学问和(he)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chu)处(chu)长荣瑞峰在开幕式(shi)上表示,银雀山汉(han)简出土意义重大,解开孙(sun)武、孙(sun)膑千古之谜(mi)。“多年来,山东在汉(han)简保护、研究与传承上持续发力。此次展览将呈现(xian)汉(han)简全貌及制作工艺,助力公众领略传统学问魅力。”
银雀山汉(han)墓出土的《孙(sun)子兵(bing)法(fa)》简牍。王采怡 摄
“银雀山汉(han)简堪称汉(han)代(dai)‘百科全书’。”山东孙(sun)子研究会副(fu)会长兼秘书长孟斌指出,此次展览借(jie)助数字技术与深度研究,实现(xian)文物活化,让冷门(men)学(xue)术成果(guo)走向大众。“未(wei)来,大家将深化合作,推进汉(han)简数字化,促进保护、研究与公众教育协同发展。”
据了解,银雀山汉(han)墓考古成果(guo)丰硕,获评“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xian)”等多项荣誉,出土内容涉及兵(bing)法(fa)、历法(fa)等多领域,是(shi)研究先(xian)秦至汉(han)初社会的重要资(zi)料。此次展览专设学(xue)术成果(guo)展区,展示50年来竹简保护研究成果(guo)。
中国唯一(yi)一(yi)套完整春秋书刻工具也亮相此次展览,27件青铜工具覆盖简牍制作全流程。此外,记载汉(han)代(dai)“相犬”方(fang)法(fa)的《相狗方(fang)》竹简也同步展出,展现(xian)古人的生活智(zhi)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