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13日报(bao)道阿(a)根廷布宜诺斯艾利(li)斯经济(ji)资讯网近日刊发题为(wei)《春季疲惫——疲劳、职业倦怠和抑郁之间有什么区别(bie)》的文(wen)章,编辑是西尔维娅·帕尔多。全文(wen)摘编如下:
现在(zai),2025年已经开始这么久了,对(dui)许多人来说,疲惫感似乎越积越多,就像已经到了十二月下旬一(yi)样。但(dan)是,究(jiu)竟是大家太忙还(hai)是另(ling)有原因?大家到底是疲劳、职业倦怠还(hai)是抑郁?
开春工作压力加(jia)大
心理(li)学家马(ma)蒂(di)亚斯·布拉斯拉夫斯基在(zai)接受媒体采访时(shi)说,虽然疲惫和厌倦感通(tong)常出现在(zai)年末,但(dan)是很多人在(zai)春季又开始有这种感觉了。
他说:“三月紧(jin)随一(yi)月和二月之后,而(er)这两个月通(tong)常有假期,这段时(shi)间人们的紧(jin)张(zhang)情绪会下降,休息时(shi)间会增(zeng)多。”
心理(li)学家安娜利(li)娅·塔拉谢维奇表示,年初感到精疲力竭,即“春困”是一(yi)种常见的现象。
“三月是大家感觉新的一(yi)年‘真正’开始的月份(fen),这时(shi)大家面(mian)对(dui)的不仅仅是一(yi)个日程表,更是一(yi)种心理(li)、生理(li)和情感上(shang)的积累。当(dang)大家回(hui)归正常工作时(shi),工作环(huan)境要求大家拿出成果,”塔拉谢维奇说,“大家发现,到了每年的三四月份(fen),由于压力大,大家的身体就像十月的‘秋(qiu)乏’一(yi)样疲劳。在(zai)许多情况下,离职业倦怠或抑郁症只有一(yi)步(bu)之遥。”
精神分析师(shi)亚历杭(hang)德拉·戈麦斯表示,如果一(yi)个人在(zai)休假结束后仍然感到疲惫或筋疲力尽,那么他肯定(ding)会认为(wei)此前(qian)的休息没能让身心得到足够的放松。
戈麦斯说明说:“有一(yi)种可能是,一(yi)个人休息得很好,也很享受,但(dan)当(dang)他回(hui)归日常工作生活(huo)时(shi),就会出现所谓的‘节后综合征’。重新面(mian)对(dui)工作任务、工作压力和全职工作,他会产生一(yi)种类似于抑郁状态的‘疲劳’:倦怠、焦虑、无精打采、全身乏力,甚至(zhi)身体不适(例如患(huan)流感)。这通(tong)常是一(yi)种短暂的状态,随着(zhe)时(shi)间的推移会逐渐恢复(fu)。”
另(ling)一(yi)种可能是,这个人无法与工作“脱钩”,是一(yi)个“工作狂”。她(ta)说,工作狂“指的是对(dui)工作上(shang)瘾的人。他无法停(ting)止工作或将其抛诸脑后,即使在(zai)休息时(shi)间也是如此。因此,他在(zai)新的一(yi)年开始时(shi)还(hai)是像之前(qian)一(yi)样疲惫”。
戈麦斯表示,这种人可能是在(zai)职业倦怠的状态下开始度假的,“这是一(yi)种疲惫不堪(kan)的状态,是工作倦怠造成的长期压力,因此仅仅休假是不够的”。
还(hai)有一(yi)种情况是,这个人在(zai)去度假之前(qian)已经处(chu)于抑郁状态了。“在(zai)这种情况下,这些(xie)症状很可能在(zai)度假期间一(yi)直存在(zai):无精打采、悲(bei)伤(shang)、失神、回(hui)避(bi)社交关系或在(zai)社交关系中找不到乐趣。带着(zhe)抑郁情绪度假往往会给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因为(wei)这个人会自问:‘为(wei)什么我不能像别(bie)人那样享受假期?’”戈麦斯说。
分清不同身体状况
塔拉谢维奇认为(wei),职业倦怠和抑郁相似,但(dan)并不相同,混(hun)淆这两个概念可能会导致“低估发生在(zai)大家身上(shang)的情况,或导致治疗不当(dang),从而(er)造成病情恶化(hua)”。
根据(ju)一(yi)项(xiang)研究(jiu),其根本区别(bie)在(zai)于职业倦怠是针对(dui)具(ju)体情况的,通(tong)常与个人的工作环(huan)境有关。相比之下,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不受个人情况和环(huan)境的影响。
塔拉谢维奇指出了疲劳、职业倦怠和抑郁三者之间的区别(bie):
疲劳:这是一(yi)种健康(kang)的征兆。它在(zai)努力工作后出现,休息后消失。它是能量自然循环(huan)的一(yi)部分。如果大家睡得好,与工作脱钩,就能恢复(fu)精力,那么这就是疲劳。
职业倦怠:是个人在(zai)工作中长期压力管理(li)不善的结果。它不会因为(wei)打个盹或过个长周末而(er)消失。它会发出警报(bao),表明已经出现了结构(gou)性失衡:如需求太多、节制太少,大家做的工作与价值观不一(yi)致,或者只是觉得大家所做的工作不再有意义(yi)。症状包括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厌恶工作、工作效(xiao)率急(ji)剧下降。患(huan)者会感到精疲力竭、失去动(dong)力,并开始以“自动(dong)驾驶模式(shi)”工作。很可能会发展(zhan)到严重阶段,需要心理(li)治疗,在(zai)某些(xie)情况下还(hai)需要临床药物治疗。
抑郁症:这是一(yi)种可能影响任何人的精神和情感障碍。据(ju)统计,全球约(yue)有5%的成年人患(huan)有抑郁症。这种疾病对(dui)女性的影响比男性更大,严重时(shi)可导致自杀。尽管抑郁症很严重,但(dan)还(hai)是存在(zai)有效(xiao)的治疗方法,无论是轻度、中度还(hai)是重度抑郁。许多有职业倦怠的人也有抑郁症状。这就是为(wei)什么专业评估是关键所在(zai)。
世界(jie)卫生组织指出,抑郁症发作时(shi),患(huan)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悲(bei)伤(shang)、易怒(nu)、空虚感),或对(dui)任何活(huo)动(dong)失去乐趣或兴趣。
世卫组织称:“还(hai)可能出现其他一(yi)些(xie)症状,如注意力难以集中、过度内疚或自卑(bei)感、对(dui)未来感到绝望、有死亡或自杀的念头、睡眠障碍、食欲或体重改变,以及感到疲倦或缺(que)乏活(huo)力。”
新南威(wei)尔士大学精神病学教授戈登·帕克在(zai)接受媒体采访时(shi)说:“当(dang)大家研究(jiu)职业倦怠和抑郁发生的原因时(shi),它们之间的区别(bie)就会显得更加(jia)明显。”
他说:“性格起着(zhe)一(yi)定(ding)的作用。大家的研究(jiu)表明,完美主义(yi)等特质会大大增(zeng)加(jia)职业倦怠的风险。然而(er),这种性格的人不太可能抑郁,因为(wei)他更倾向于避(bi)免压力并保持自控。”
这位专家描述道:“出现职业倦怠的人通(tong)常会被无法满足的要求或最后期限压得喘不过气来,从而(er)产生一(yi)种无助感。抑郁症患(huan)者则会表现出自卑(bei)。因此,他们不是感到无助,而(er)是觉得自己和未来都毫无希翼。”
如何进行(xing)自我调整
塔拉谢维奇说,首先要认清它们。“90%的职业倦怠或抑郁症患(huan)者都不知道自己身上(shang)发生了什么。他们将其自然化(hua):‘我累了,我会熬过去的’‘这是一(yi)个糟糕的阶段’‘我必须对(dui)自己要求更高’。然而(er)这是错的。身体在(zai)崩溃前(qian)会发出警告(gao),但(dan)如果大家忽视(shi)它,它就会叫得更响。”
其次,大家需要学会以不同的方式(shi)工作,“停(ting)下来,重新审视(shi)个人习惯(guan),与专业人士合作,重新与目标挂(gua)钩,探索与工作挂(gua)钩的新模式(shi)”。
塔拉谢维奇还(hai)说:“这意味着(zhe)要干预自我需求模式(shi),培训新的工作技能(健康(kang)的工作效(xiao)率、专注力、情绪调节),以及设计一(yi)个既敬重大家的目标、又敬重大家心理(li)健康(kang)的行(xing)动(dong)计划。”
面(mian)对(dui)这些(xie)不适,戈麦斯强调,大家应该扪心自问:大家的工作、使命和承诺到底是什么?
她(ta)说:“大家是否(fou)在(zai)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项(xiang)工作是否(fou)令人愉悦?此外,大家的困惑(huo)是否(fou)与家庭(ting)有关?如果出现了这些(xie)症状,研究(jiu)其无意识的动(dong)机将起到至(zhi)关重要的作用,精神分析类心理(li)治疗会对(dui)患(huan)者有很大帮助。”
戈麦斯说:“重要的是要考虑可能涉及的医疗问题并进行(xing)筛(shai)查。此外,还(hai)必须通(tong)过增(zeng)加(jia)体育(yu)活(huo)动(dong)、娱乐、创(chuang)造力、冥想、加(jia)强社会联系以及改善休息和营养来辅助治疗。”(编译(yi)/刘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