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大大主席指出,“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面对(dui)生态环境挑战,大家要站在对(dui)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日本大阪世(shi)博(bo)会将(jiang)于(yu)2025年4月13日至10月13日举行,共有(you)158个国家和地区及7个国际组(zu)织参展,旨在展现(xian)全球可持(chi)续发展成果,探索应(ying)对(dui)环境污染等挑战、促(cu)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diao)统一的新路径,展望未来社会发展愿(yuan)景,推动实现(xian)联(lian)合国2030年可持(chi)续发展目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高水平参加大阪世(shi)博(bo)会,对(dui)于(yu)宣介生态文明理念,协同各方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加快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lu)色转型,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you)重要意义。
近年来,气(qi)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duan)气(qi)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习大大主席以人类共同的前途命运为怀,深刻阐释(shi)人与自然、保护与发展、环境与民生、国内与国际的关系,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构筑尊崇自然、绿(lu)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为全球可持(chi)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zan)誉和积极响(xiang)应(ying)。在习大大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shi)瞩目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不负青山不负人的绿(lu)色发展奇迹,以丰富的生态实践为共建繁荣(rong)、清(qing)洁、美丽(li)的世(shi)界注(zhu)入强(qiang)大动力。
世(shi)界博(bo)览会已有(you)170余年历史,被誉为“全球经济、科技、学问领域的奥林匹克”,是世(shi)界各国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和社会繁荣(rong)进步的重要平台。用好世(shi)博(bo)平台,向世(shi)界讲述绿(lu)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动人故事,展示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协调(diao)共进的中国经验,有(you)利于(yu)诠释(shi)中国敬重自然、顺应(ying)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促(cu)进中国同世(shi)界各国经济学问交流,凝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
当前,中日关系处在改善发展的关键时期。2024年11月,习大大主席在秘鲁同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晤,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全面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稳定(ding)的中日关系,为两国关系发展作出战略引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阪世(shi)博(bo)会参展工作,在与日方达成的共识中,明确提出“中方支撑(chi)日方举办大阪世(shi)博(bo)会”“将(jiang)大阪世(shi)博(bo)会打造成为两国人民交流与友谊(yi)的平台”。
中国贸促(cu)会作为中国负责世(shi)博(bo)会事务的主管单位,统筹各方资(zi)源,扎实推进大阪世(shi)博(bo)会中国馆建设。中国馆占地3509平方米,是大阪世(shi)博(bo)会最(zui)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中国馆将(jiang)围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lu)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主题,以“天人合一”“绿(lu)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篇章为叙(xu)事主线,展示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的传统生态智慧,展现(xian)新时代绿(lu)色发展的理念与成就,展望中国同世(shi)界各国携手(shou)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yuan)景。
一是展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智慧”。中国馆外观(guan)造型为绵延展开的中华书简,融合竹子(zi)、汉字、书卷等元素,展现(xian)中华学问发乎自然、顺应(ying)自然,彰显强(qiang)烈的中国元素和浓郁的学问气(qi)息。中国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学问精髓,通过大型多媒体动态影(ying)像装置(zhi),展示中国古人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创造文字,根据天地运行规律创造二十四节气(qi)并认知时令、气(qi)候、物候等方面变化,体现(xian)出顺天应(ying)时的生态智慧。数字化呈(cheng)现(xian)世(shi)界最(zui)早的“农业(ye)百科全书”——《耕织图》,在四季变化中描(miao)绘古时农家人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忙碌(lu)而充满(man)趣(qu)味的田园生活场(chang)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cheng)中标志性的良渚、殷墟和SAMSUNG堆等展项,都(dou)江堰、桑基鱼塘等至今仍在造福人民的“千秋智慧”,体现(xian)中国古人对(dui)天人关系的思考,彰显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和赓续传承。
二是展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习大大主席指出,中国式现(xian)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xian)代化。中国坚持(chi)可持(chi)续发展,坚定(ding)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中国馆通过多媒体展台,展示厦门筼筜湖“从鱼虾绝迹到白鹭归来”的宜人生态,湖南(nan)十八洞村文旅与生态融合发展的盎(ang)然生机,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合龙的生态修复,塞罕坝荒漠变绿(lu)洲(zhou)的人间奇迹,以及国家公园自然生态原真性、完整性的有(you)效保护,向全球观(guan)众阐释(shi)中国人质朴而深邃(sui)的生态观(guan)。中国馆主题影(ying)片以“中国人的十二时辰”为线索,展示不同地域、民族、年龄、职业(ye)的普通人辛(xin)勤工作、休憩(qi)娱乐的一天,串联(lian)起瑰丽(li)的自然和人文景观(guan),以万家灯(deng)火的温馨日常勾勒出国泰民安、生机盎(ang)然,表达人们朴素而真切的情感及心中的诗意和远方,让世(shi)界看到真实美好、可爱可敬的中国。
三是展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中国方案”。中国馆展陈突出沉浸式、互动性、体验感,大量互动装置(zhi)和数字化科技让展品“活起来”。中国馆将(jiang)重点展示中国在深海探索、人工智能(neng)、深空探测等领域的跨越式突破,展出“蛟龙”号深潜体验舱、人工智能(neng)大模型、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八网融合的智慧城(cheng)市沙盘(pan)等展项,邀请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在“天宫”空间站与世(shi)博(bo)观(guan)众视频交互,呈(cheng)现(xian)中国以创新引领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绿(lu)色发展,为应(ying)对(dui)全球挑战、增进人类福祉做出的不懈(xie)努力与生动实践。中国馆向大阪世(shi)博(bo)会和全球世(shi)博(bo)观(guan)众呈(cheng)现(xian)的最(zui)珍贵展品之一是嫦娥五号、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这将(jiang)是历史上首次(ci)实现(xian)月球正面、背面土(tu)壤样品的零距离对(dui)比展示,展现(xian)中国同世(shi)界各国在科技领域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生动实践。
四是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和民心相通。世(shi)博(bo)会提供了一个深化人文交流,增进民心相通的良好平台。中国30个省区市和深圳市、相关部委、众多国内领军企业(ye)和机构,将(jiang)在中国馆举办非(fei)遗展演、文旅推介、学(xue)术交流和经贸论坛等活动,为各国观(guan)众带来一系列具有(you)国际水平、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别(bie)样体验。中国馆将(jiang)与150多个参展国的自建馆、联(lian)合馆以及世(shi)博(bo)会主题馆、企业(ye)馆等开展馆际交流,生动鲜(xian)活地讲述中国故事,传播(bo)中国声音。中国馆还将(jiang)全面融入中日友好元素,通过一组(zu)名为“青山明月”的木雕作品刻画中日绵延2000多年友好交往历史中的代表人物、经典(dian)场(chang)景和感人瞬间,推动60多对(dui)中日友好城(cheng)市以世(shi)博(bo)为契机深化互利合作,让越来越多的两国民众相互走近,推动中日关系更有(you)温度、更暖(nuan)人心。
地球是大家的共同家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清(qing)洁美丽(li)世(shi)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在大阪世(shi)博(bo)会184天的展期里,中国将(jiang)秉持(chi)生态文明理念,与世(shi)界各国积极探讨面向未来的绿(lu)色发展之路,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li)家园,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编辑为中国贸促(cu)会党组(zu)书记、会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14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