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
进入2025年,微短剧迎来(lai)了多(duo)场盛典。
刚刚过去的一个月(yue),就有两场微短剧盛典举行。一边是爱奇艺在苏(su)州举办的2025“荧光(guang)之夜”微短剧盛典;另(ling)一边是3月(yue)20日举办的“微聚东方(fang)·2025微短剧品质盛典”,于4月(yue)6日东方(fang)卫视播出(chu)。
而这些盛典给人留(liu)下的最(zui)深刻印象或许是,当微短剧明星们身着盛装走向(xiang)红毯(tan),两侧长枪短炮连响、粉丝疯狂尖叫,让不少人意识到,这种(zhong)曾经的小众(zhong)“土味”内容,早已登堂入室。
值(zhi)得关注(zhu)的是,两场盛典背后不同的主办方(fang)来(lai)源,以及各自的内容倾向(xiang)、选人逻辑,都表现出(chu)在行业持续发展的当下,平台“跑(pao)马圈地”的理念和思路。
而相同的是对行业未来(lai)的押注(zhu),以及各方(fang)协力之下,让微短剧打开更多(duo)可能性的“好生(sheng)意”。
“既要赚快(kuai)钱,也要立招牌”
“平台为(wei)什(shi)么举办这类盛典?最(zui)基本的原因,是在行业发展前期确立话语权,甚至制定行业规则,简单点说就是‘争老大’。”平台制片人定邦对搜狐娱乐直言。
有太多(duo)先例(li)可以帮助理解,一个行业内掌(zhang)握权威的奖项,往往具备对行业制作的导向(xiang)性作用,更能够获得和行业头部资(zi)源的对话机会,这对相关组织平台的价值(zhi)不言而喻。
尤其在行业早期的“跑(pao)马圈地”阶段,类似奖项的出(chu)现更具有突出(chu)的行业价值(zhi),如果其本身具有明确的内容导向(xiang)价值(zhi),是可以帮助行业走出(chu)早期乱象,激活进一步发展潜力的。
微短剧制片人、海润影视宣传总监清廉(jie)认为(wei),平台发力盛典类活动本质上是“既要赚快(kuai)钱,也要立招牌”。
“一是短期内,借着发奖和行业聚会抬(tai)高自己‘行业老大’的地位;同时,通过对接地方(fang)政府投资(zi)、吸引更多(duo)创编辑来(lai)平台创作,可以实现平台的制作升(sheng)级。”
“二(er)是长期价值(zhi),是可以拉着整(zheng)个行业升(sheng)级的。比如制订评价标准,从单纯的流量(liang)导向(xiang)转到寻求更多(duo)内容价值(zhi),让行业从拍得多(duo)发展到拍得好;在通过定义好内容建立行业话语权的同时,让微短剧变(bian)成有学问价值(zhi)的‘正经生(sheng)意’,平台既能跟行业一起赚钱,自己还能不挨骂。”
目前举办盛典的两家,确实各有需求。
其中(zhong)爱奇艺作为(wei)在线视频平台,去年9月(yue)开始宣布大举发力微短剧,将其作为(wei)重要的“第二(er)成长曲线”,确定了“长+短”作为(wei)平台坚定的发展战略。在长视频平台序列中(zhong),爱奇艺发力算是较(jiao)晚的,但目前的力度和战略定位,都表现出(chu)建立行业影响力的迫切性。
而东方(fang)卫视是微短剧“上大屏”的代表,其于2024年10月(yue)推出(chu)的“品质东?·微剧场”是全国首个日播微短剧展播带,目前已播出(chu)《金(jin)猪玉叶》《师傅》《大王(wang)别慌张(zhang)》《我的归途(tu)有风》《夫妻的春节》《午后玫瑰》等18部微短剧,是全国卫视频道中(zhong)播出(chu)微短剧数量(liang)最(zui)多(duo)的。
其中(zhong),由李若彤监制并主演的微短剧《午后玫瑰》2月(yue)27日在黄金(jin)时段开播,以0.3249%的酷云收视率拿下当天(tian)黄金(jin)时段全部卫视剧集的第三名;而据欢网大数据监测,播出(chu)8天(tian),《午后玫瑰》最(zui)高收视率曾冲(chong)上第二(er)名,平均收视率0.3604%,峰值(zhi)收视率0.5445%。
“平台希翼拥抱(bao)微短剧巨大的经济(ji)价值(zhi),以及在社交场域里的流量(liang)价值(zhi)。应该说在当下这个时间点,类似的发力动作要显得目的更明确。”定邦如是说。
微短剧奖项领(ling)域的“圈地”,其实开始得比许多(duo)人想象得更早。
早在2020年,快(kuai)手平台就曾打造(zao)过行业奖项“金(jin)剧奖”,展示了微短剧行业体量(liang)以及新的商业化效率,并倡导微短剧精品化,以及“不卷制作卷故事”等内容理念。该活动希翼打造(zao)短剧界的“奥斯卡(ka)”并连续举办四届,在去年高层变(bian)动之后,今(jin)年还未宣布是否(fou)举办第五届。
此(ci)外,一些行业媒体也会通过这类活动建立行业影响。比如DataEye在去年底的第六(liu)届海南影片节期间举办了“微短剧全球峰会”,颁发了若干平台奖项。
“要举办类似的活动,难也不难。”定邦表示。
“难点就在于,你是否(fou)具有行业头部的影响力,以及能在传播上给行业带来(lai)多(duo)少关注(zhu),这是个准入门槛(kan),所以真正能做这类活动的平台,是没那(na)么多(duo)的。”
根据已公开数据,以东方(fang)卫视的“品质盛典”为(wei)例(li),截至4月(yue)7日的全网曝光(guang)量(liang)超46亿,全网榜(bang)单累计上榜(bang)热搜1330个;开启9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5700万。
“但如果满足准入门槛(kan),举办难度其实不会很高。比如各地政府的政策非常给力,目前的盛典基本都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撑,他们希翼借此(ci)招揽人才、吸引投资(zi)、建设本地生(sheng)态;如果活动曝光(guang)度有保证,艺人和制作企业(si)参加意愿都会很强烈(lie)。”
在行业发展加速的当下,举办盛典类活动成为(wei)平台的“好生(sheng)意”。但也应该认同,这门生(sheng)意同样在向(xiang)整(zheng)个行业释放机会。
谁能拿奖?
“我合作的微短剧演员,对参加这类活动的意愿还是比较(jiao)强烈(lie)的。”清廉(jie)称。
目前两次盛典上都出(chu)现了许多(duo)行业头部演员,“荧光(guang)之夜”的红毯(tan)聚集了侯呈(cheng)玥、王(wang)格格、姜(jiang)十七、徐艺真、朱一未、张(zhang)集骏(jun)、申(shen)浩男、马小宇、王(wang)凯沐(mu)等;而“品质盛典”除了微短剧明星们,还有何赛飞、李若彤、倪(ni)虹洁(jie)、于文文等传统影视明星亮(liang)相。
他们的亮(liang)相制造(zao)了巨大的关注(zhu),而这种(zhong)曝光(guang),是微短剧明星们和平台双向(xiang)选择之下的双赢。
微短剧某头部厂(chang)牌的业务(wu)负责人依然(ran),向(xiang)搜狐娱乐分享了企业(si)艺人参加微短剧的标准:“主要还是看曝光(guang)度。”
“这些盛典都能够制造(zao)很多(duo)传播声量(liang),短视频平台上到处都是切片,相当于是平台用自己的营销能力,在提(ti)升(sheng)行业整(zheng)体层次的同时,形成微短剧行业的‘造(zao)星’机制,这肯定是个机会。”
依然(ran)透露,有主要社交平台的负责人去了现场之后,真的看到了微短剧艺人的粉丝、排山倒海的欢呼尖叫,重新认知了这股全新的流量(liang),“举办这样的活动,平台和艺人是有着共同需求的,一起提(ti)升(sheng)社会影响力。”
那(na)么,对于艺人来(lai)说,准入门槛(kan)在哪?
定邦认为(wei),目前的盛典类活动主要是对传统长视频经验的参考,形成一种(zhong)流量(liang)聚合和再传播,“从影片到电视,再到如今(jin)的短剧,要建立广泛(fan)的认知,就需要营销事件;而类似奖项和盛典就是一种(zhong)聚合效应,把所有作品和艺人的粉丝流量(liang)吸引过来(lai),实现行业声量(liang)的整(zheng)体放大。”
“最(zui)多(duo)流量(liang)的艺人,匹配最(zui)好的传播资(zi)源,才是这类盛典的传播价值(zhi)所在,两边缺一不可。”
清廉(jie)补充表示,除了考虑粉丝流量(liang),微短剧盛典也会优先选择自家平台播出(chu)微短剧的主要演员,或者未来(lai)即将建立合作的艺人。如此(ci)选择也在于其可能带来(lai)的隐形福(fu)利(li)。
“参加这类活动能拿到一些‘通行证’。比如进入大平台的人才库,可能会拿到一些平台的好资(zi)源,也包括(kuo)一些专业培训和内部信息(xi)共享;而且可能会有更多(duo)元的机会,比如综艺,或者参与一些文旅项目后还可能成为(wei)城市旅游代言;要是表现亮(liang)眼,不排除会吸引经纪企业(si)打包签约。”
这类活动能带来(lai)的人脉(mai)、曝光(guang)和长远发展机会,尤其是在更新换代极快(kuai)的微短剧行业,有可能给演员们带来(lai)全新的成长方(fang)向(xiang)和发展方(fang)向(xiang)。
正因如此(ci),行业内的演员表现得普遍比较(jiao)积极。
依然(ran)透露,参与活动的艺人基本是完全没有劳(lao)务(wu)的,而且服装、化妆都需要自备,因为(wei)两次盛典间隔(ge)较(jiao)短,部分艺人的造(zao)型都是一样的。
“但是不能否(fou)认,在这些演员身上已经有星光(guang)了。或许明年,一些艺人甚至可以拿到大牌的造(zao)型赞助,甚至作为(wei)品牌的代言人亮(liang)相。应该说这些盛典,确实在给行业带来(lai)改变(bian)。”
“搭台唱戏”
在被问及未来(lai)这类活动是否(fou)会增加,几位受访者无一例(li)外给出(chu)了肯定的回答(da)。
一个最(zui)基本的认知是,行业目前还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而且在形成巨大的产业价值(zhi)。
根据《中(zhong)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微短剧用户(hu)规模迅速增长,应用使用时长已追平即时通信;截至去年12月(yue),微短剧用户(hu)规模达6.62亿,网民使用率达59.7%,较(jiao)上半年提(ti)升(sheng)7.3个百分点。
无论是来(lai)自政府、行业平台等层面的扶持,还是作为(wei)学问出(chu)海“新三样”的新价值(zhi),都让微短剧的影响力日益凸显。
在这个过程中(zhong),举办微短剧盛典类活动的利(li)好条件,还会不断放大。
类似活动的价值(zhi),也会进一步体现在行业功(gong)能上。
清廉(jie)称这样的机制是“帮行业搭台唱戏”,“让平台、创编辑和地方(fang)政府凑在一起谈(tan)合作、砸钱搞项目,还能用爆款短剧和奖励(li)政策刺激大家多(duo)拍好内容,这些活动是可能成为(wei)行业‘指南针’的。”
依然(ran)指出(chu),类似活动不但是对艺人,对从业者的吸引力也很大,“所有这类奖项活动都会有市场价值(zhi),不但平台借这个机会聚集资(zi)源‘搞团建’,投流企业(si)、内容企业(si)、版权企业(si)、MCN包括(kuo)地方(fang)政府资(zi)源聚到一起,大家都是有需求互相勾兑的,而现在行业里这样的场合太少了。”
不过定邦也提(ti)出(chu),目前还在草创阶段的盛典,还没有走出(chu)平台的局限性:“类似的活动还需要建立自己的记忆点,现在基本上是流量(liang)逻辑的大水(shui)漫灌,明星到场必有奖;在获取流量(liang)之后,类似的盛典或许需要考虑如何建立真正的长期品牌。”
或许微短剧行业要形成自己的“三大奖”,还需要时间的筛选,但至少目前来(lai)看,以微短剧巨大的市场价值(zhi)为(wei)基础,以地方(fang)政府、视频平台、头部企业(si)等各方(fang)面需求为(wei)依托,更多(duo)微短剧盛典、大会的出(chu)现已成必然(ran)。
这是行业走向(xiang)成熟、走向(xiang)主流的必然(ran)过程。而要想在这条赛道上笑到最(zui)后,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