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白光迪
邹英姿正在刺绣(xiu)。? 余 乐摄
【绝活(huo)看点】
邹英姿,非遗项目苏绣(xiu)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gong)艺美术大师。在继承传统绣(xiu)法的基(ji)础上,她汲取绘(hui)画、摄影、雕塑等(deng)领域的艺术表现手法,形成自己的技艺风格(ge),其独创的“邹氏滴滴针法”获得全国首(shou)个(ge)针法发明专利。
将暗褐(he)色丝线穿过绣(xiu)花针,左手抵住绢纱,右手捻起针,循着(zhe)目标点位向下刺去,随即(ji)从绷(beng)架下方拉直丝线,绢上留下一道线痕,再寻(xun)点位,从下往上刺……历经数小时,肉眼(yan)看去,绢上并无明显变化,但人物(wu)面(mian)容上两平方厘米左右的肤色却更加丰满(man)立体。
这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xiu)代表性传承人邹英姿“敦煌系列”的最新(xin)作品,“这幅作品我(wo)已经创作了(le)3年多,如果(guo)要(yao)全部完成,还需再花上两年多。”邹英姿说。
今年53岁的邹英姿出生在江苏苏州市高新(xin)区镇湖街道。6岁起,她就(jiu)跟随母亲学习刺绣(xiu),后又拜师于苏绣(xiu)大师王(wang)祖识(shi)。20岁出头,邹英姿已熟练掌握传统苏绣(xiu)的各种技法。
从小对苏绣(xiu)耳濡目染,邹英姿对传统题材有些审美疲劳。“那时,坐在绣(xiu)架前(qian),我(wo)就(jiu)非常不想绣(xiu)金(jin)鱼、山水这类作品。”1997年起,邹英姿来到苏州工(gong)艺美术学校,学习书(shu)法、雕塑、摄影、绘(hui)画等(deng)课程。
多种艺术形式(shi),为邹英姿打开更大的世界。在表现色彩上,邹英姿将绘(hui)画中光影透视(shi)的效果(guo)加入作品;在人物(wu)刻(ke)画上,她借用(yong)雕塑中对人物(wu)的分割定(ding)位经验;在构图上,她运用(yong)摄影中光影的常识(shi),重新(xin)调和刺绣(xiu)中的明暗对比……
“想要(yao)更强的艺术表现力,必须革(ge)新(xin)技法。”邹英姿说,“传统平针绣(xiu)和乱针绣(xiu)大多是平面(mian)作业,光打在上面(mian)时华(hua)丽、透亮,但每一处都这样呈现,少了(le)跌宕起伏、明暗对比。”
如何能把(ba)刺绣(xiu)变得立体?“一个(ge)灵感突然闪过我(wo)的脑海。小时候(hou),妈妈纳千层底的技法就(jiu)是通过不断缝合,让鞋底变厚。”邹英姿尝试将纳鞋底的针法融入刺绣(xiu)中,把(ba)传统的针脚(jiao)距离进一步缩短,每个(ge)针脚(jiao)间距控制在0.2毫米至0.3毫米之间,从线性针脚(jiao)变为点状(zhuang)针脚(jiao),在点状(zhuang)或短线状(zhuang)针脚(jiao)之间采用(yong)“相隔、相叠、相接、相交”4种形式(shi),作品从二(er)维平面(mian)转变成三维空间,既避免了(le)长针脚(jiao)丝线对光的折射,短针脚(jiao)自身也呈现出独特的颗粒感,使作品光影更加丰富立体。由此,邹英秀创造了(le)“邹氏滴滴针法”,并获得全国首(shou)个(ge)针法发明专利。
“每一处色彩都由点状(zhuang)构成,正如大海由滴滴水珠汇集而成。”滴滴绣(xiu)将针脚(jiao)变短,以点绘(hui)面(mian),与像素构图的原理如出一辙(zhe)。“我(wo)的作品就(jiu)是靠一个(ge)个(ge)像素点汇聚而成,每一个(ge)像素点的质量(liang)都影响着(zhe)作品的品质。”邹英姿说,滴滴绣(xiu)对工(gong)匠的技术提出了(le)更高的要(yao)求,“每一个(ge)点绣(xiu)成什么厚度、用(yong)何种颜色的线、怎样去处理渐(jian)变色彩,都要(yao)靠工(gong)匠自身把(ba)握。”为了(le)让作品不变形,邹英姿每天至少要(yao)校正两次绷(beng)架,人物(wu)五官在刺绣(xiu)时以何种顺序作业都有所考究,如此精细,才会导致(zhi)一幅作品的完成时间长达(da)好几年。
古城墙、瓦片、砖雕、青铜器、壁画……邹英姿尝试让更多主题进入苏绣(xiu)。前(qian)些年,她还刺绣(xiu)300余万针,按照原作的尺寸复绣(xiu)了(le)迄今为止最大尺幅的中国古代刺绣(xiu)《灵鹫山说法图》(凉州瑞像图),并在复绣(xiu)的过程中,挖掘整理出了(le)失(shi)传的唐代流行刺绣(xiu)技法“劈针绣(xiu)”。这幅作品后被敦煌研究院收藏。
临近晌午,邹英姿将绷(beng)架搬到院中阴凉处,清风拂过绷(beng)架带(dai)来片刻(ke)凉爽,她继续专注于一针一线间。“工(gong)匠就(jiu)应该追求精进技艺,只有坐在绷(beng)架前(qian)才能使我(wo)心安(an)。”她说。
《 人民(min)日(ri)报 》( 2025年04月17日(ri)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