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州4月(yue)25日 题:台山龙虱“飞”上餐桌珠三角(jiao)食客有口(kou)福
作(zuo)者(zhe) 李晓春 郭军(jun)
每(mei)年4月(yue)至10月(yue),养殖龙虱大量上市。在广东,烹(peng)制龙虱的手法繁多,如入汤、冰镇、煨熟、美极、椒盐、和味、焖煮等。龙虱这一独特的味道,如同榴莲,喜欢它的人欲罢不能,有偏见的人只能错过(guo)。
近日,广东台山市白沙镇养殖户司徒锦尧在忙着将提前备好的鱼、猪肺等投喂给池塘里养殖的一种形如蟑(zhang)螂、名为龙虱的水生昆虫。
4月(yue)13日,广东台山市,白沙镇养殖户司徒锦尧将符合上市标准的龙虱捕(bu)捞出来。李晓春摄
龙虱,是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昆虫的统称,在水能游,出水能飞,有很强的趋光性。主要生活在田野、水沟、小溪等静(jing)水或流水环境中,为杂(za)食性昆虫,以肉食为主,兼食植物性食物。龙虱风味独特,其(qi)肉质(zhi)鲜美,酥脆爽口(kou),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质(zhi)、低脂肪的特点,并含有多种氨(an)基酸、维生素(su)及微量元(yuan)素(su)。将龙虱用沸(fei)水烫死、晒干后,可(ke)用作(zuo)中药材,有补肾活血的功效。
“以前在村里生活时,我经常捉(zhuo)龙虱玩(wan),台山人多数称它为‘水基仔’或‘水蟝’。”现居美国佛(fo)罗里达州的台山乡亲甄先生表(biao)示,他至今还记得,爷爷当年经常趁着用柴火煮饭时的炭火煨龙虱,摊(tan)凉后将其(qi)头(tou)爪、翅膀等去(qu)掉(diao),直接放入嘴里嚼着吃,说吃了能治夜尿频多。
在养殖龙虱的池塘上方,覆盖着一层网纱。“这网纱的作(zuo)用,可(ke)防止龙虱飞走、鸟类偷食。”司徒锦尧透(tou)露,他养殖龙虱已有五年多,通过(guo)前期的摸索和试验,已基本掌握龙虱的生长习(xi)性。每(mei)年三月(yue)至七月(yue),龙虱会进入产卵期,这期间需分池繁殖且(qie)每(mei)隔(ge)20天左(zuo)右要把(ba)雌性龙虱全部捞出至其(qi)它池中继续(xu)产卵,避免早(zao)孵化的幼(you)虫把(ba)后面(mian)产的卵误食,这个做法有利于提高产量。
4月(yue)13日,广东台山市,养殖池里龙虱进食的场景。李晓春摄
“我这里养殖的是金边(两侧有明(ming)显的黄条斑)龙虱,个头(tou)相(xiang)对大一点,是龙虱中较为珍贵的品(pin)种,可(ke)药食两用。为方便日常管理,养殖水体不宜过(guo)深,水面(mian)不宜太宽,可(ke)用水葫芦为它提供庇护环境。”司徒锦尧先容说,目前周边有不少养殖户跟他一起(qi)养殖龙虱,除了留出用于繁殖的量之外,每(mei)亩年产量可(ke)达500多公斤。如今市场需求很大,近期佛(fo)山、广州的批售价(jia)为每(mei)公斤400多元(yuan),零售价(jia)为每(mei)公斤超600元(yuan)。
“大家近日推出‘和味龙虱炒猪腰(yao)’这道菜。猪腰(yao)对开(kai)去(qu)筋(jin)去(qu)膜、切花刀、焯水后,用适量的沙姜粉、盐焗鸡(ji)粉略作(zuo)腌制,下油锅快炸捞起(qi)备用。”佛(fo)山南(nan)海区(qu)一食肆的师傅先容说,“龙虱须(xu)提前做‘排尿’去(qu)异味处理,然后把(ba)翅膀、头(tou)爪去(qu)掉(diao),用秘制卤水将其(qi)卤熟。将备好的蒜粒、洋葱、葱白、辣椒等下锅爆香后,放入猪腰(yao)、龙虱,加(jia)卤龙虱的卤水翻炒,撒入少量胡椒粉,大火收汁即可(ke)出锅。”该食肆的龙虱菜式虽有点小贵,但“独沽一味”的回头(tou)客不少。
“龙虱,需先进行(xing)‘排尿’处理去(qu)除异味。然后将用八角(jiao)、甘草、草果、小茴香、无花果、香叶、陈皮、桂皮、鸡(ji)爪等材料熬成的卤水煮沸(fei),再将处理好的龙虱放入后,小火浸煮25至30分钟,这就是老少咸宜的‘和味龙虱’。”广州海珠区(qu)一家酒楼的师傅先容说。
4月(yue)13日,广东台山市,用金边龙虱烹(peng)出的特色菜。李晓春摄
“吃龙虱时,要先摘掉(diao)头(tou)部和两层翅膀,接着在尾(wei)部的三角(jiao)点轻轻拉出内肠,然后整只放入口(kou)中,慢嚼细品(pin),在口(kou)腔中感受(shou)其(qi)中的甘香肥美。”现居香港的台山乡亲伍先生表(biao)示,龙虱是他儿时在台山生活的味觉记忆之一,如今有机会再次品(pin)尝到,令他“才下舌尖,又上心头(tou)”。(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