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竞争性市场体(ti)制》,吴敬琏 刘吉瑞(rui) 著,东方出版中(zhong)心,2024年12月。
推(tui)荐理由:
这(zhe)是一本来自(zi)37年前(1988年)的对谈之(zhi)书,对话(hua)者是经济学家吴敬琏和当时的青年学者刘吉瑞(rui)。书中(zhong)收(shou)录的对谈内容,均有关经济思(si)想史、经济制度(du)史与中(zhong)国经济,而(er)中(zhong)国之(zhi)经济改革为所有论题的中(zhong)心。若是要说出一个主线来,那就是怎样(yang)在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zhi)下建立竞争性市场体(ti)制。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前提,竞争性市场体(ti)制是目标,也是此书题目的由来。
当时,围绕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问题争论不休。受苏联计划体(ti)制的影响(xiang),社会主义被简单等同于计划,而(er)市场经济被等同于资本主义,“市场”这(zhe)个词(ci)也总是被认为“隐藏着资本主义的幽灵”。随着经济改革实践的发展,对市场取向的改革也泛起许多错综复杂的批评和否定。任职(zhi)于国务院(yuan)经济研究中(zhong)心(现国务院(yuan)发展研究中(zhong)心前身之(zhi)一)的吴敬琏受委托组建课题组,草拟1988年至1995年的“中(zhong)期(qi)改革规划”,而(er)这(zhe)一对谈就是在1988年“中(zhong)期(qi)改革方案讨论会”筹(chou)备期(qi)间进行的。吴敬琏为经济改革建言,也不停纠正他本人陈旧(jiu)的部分。计划和市场只是资源配置(zhi)的两种(zhong)形式(shi),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如今看来已经是常识的看法在那个时候并(bing)无定论。他接受年轻的经济学人提问,在经济改革失败论泛起的时候主张“除了改革,大家别无选择(ze)”,阐释了经济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
1991年12月,《论竞争性市场体(ti)制》初版,1992年4月重印;1992年10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ti)制正式(shi)确立。同年12月,《论竞争性市场体(ti)制》被国家资讯出版署等有关部门的评委会授予“中(zhong)国图书奖”一等奖,评委会认为它(ta)为“目标模式(shi)的舆论准备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进入21世(shi)纪,本书也曾于2009年重印。
此次再版,为《吴敬琏集》的一部分。书中(zhong)所论问题虽然有相(xiang)当的历史性,现在,许多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不过(guo)还是有再读此书的几个理由:其一,对话(hua)者的回答兼有思(si)辨性和实践性,在中(zhong)外经济学史上都少见,这(zhe)在全世(shi)界经济学走向过(guo)度(du)学科专业化的当下显(xian)得尤其稀(xi)缺和珍贵;其二(er),提问者基于理论、现实和各国经济体(ti)制实践变(bian)化,围绕实质问题提问,有展开、延伸和追问,与对话(hua)者几乎没有多余的对谈,提供了一种(zhong)经济学对话(hua)范本;其三,今年2月在京召开的民(min)营企业座谈会,再次肯定了民(min)营经济发展,也提供了充足的政策(ce)支撑,回看历史,一路走来,建立“竞争性市场体(ti)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guo)程;其四,当年所谈的一些(xie)具体(ti)现象(xiang)和观察,在今天读来仍有启发,比如当时有观点认为承包(bao)制是参与竞争的一种(zhong)有效方式(shi),要把承包(bao)制照搬(ban)到各个领域(包(bao)括非生产性行业),这(zhe)看似与“竞争性市场体(ti)制”匹配,吴敬琏则担忧,假如承包(bao)制进入教(jiao)育、医疗等行业,将可能引发学校只关注升学率、医院(yuan)只关注创收(shou)等问题,“存在从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走向谬误的危(wei)险”。另外给人印象(xiang)较深的是,对谈所使用的材料来源广泛——从经济学、哲学、历史学等学术专著,到政策(ce)文(wen)件(jian)、档案、企业实地考察记录,再到各类报刊。可见那一辈经济学人日常阅读之(zhi)广。
撰文(wen)/罗东
编辑/王菡
校对/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