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沪深北交易所(suo)分别(bie)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并就有关配套业务规(gui)则征求意见。《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将于(yu)7月7日开(kai)始正式实施。
明确四类异常交易行为构成要(yao)件
据了解,《实施细则》对证监会《管理规(gui)定》规(gui)定的四类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作了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瞬时申(shen)报速率异常、频(pin)繁(fan)瞬时撤单、频(pin)繁(fan)拉抬打压以及短时间大额成交四类异常交易行为的构成要(yao)件,主要(yao)考虑如下。
一是(shi)瞬时申(shen)报速率异常。程序化交易尤其是(shi)高频(pin)交易往往短时间内申(shen)报量大,较其他投资者具有明显的速度(du)优势,若发生程序错误造(zao)成大量连续错单,还可能影响交易所(suo)交易系统安全。有必要(yao)从限制申(shen)报速率的角度(du)设置相应指标进行监管,引(yin)导高频(pin)交易降(jiang)低申(shen)报速率,减少对交易系统的冲击。
二是(shi)频(pin)繁(fan)瞬时撤单。程序化交易特别(bie)是(shi)高频(pin)交易能借助技术优势,在短时间内频(pin)繁(fan)申(shen)报和撤单,交易行为可能不完全以成交为目的,影响市场正常交易秩序。有必要(yao)从限制频(pin)繁(fan)瞬时撤单的角度(du)设置相应指标进行监管,引(yin)导程序化交易投资者降(jiang)低报撤速率,延长(chang)订单停留时间。
三是(shi)频(pin)繁(fan)拉抬打压。现行股票拉抬打压异常交易行为主要(yao)针对个股设置,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可能在多(duo)只股票上出现小幅拉抬打压行为,较难触(chu)发现行异常交易监管标准。但此类交易行为可能消耗个股短期流动性(xing),引(yin)发股价快速波动。有必要(yao)从限制频(pin)繁(fan)拉抬打压的角度(du)设置相应指标进行监管,引(yin)导程序化交易投资者适当分散交易,减少对个股的冲击。
四是(shi)短时间大额成交。同一机构管理人管理的产品在市场涨跌剧烈时可能触(chu)发相同的交易信号,导致大量产品短时间内集中同向交易,一定程度(du)上加剧了市场波动风(feng)险(xian),不利于(yu)市场平稳运行。有必要(yao)对单家(jia)机构管理的所(suo)有产品短时间内集中交易情况进行合(he)并监管,引(yin)导程序化交易尤其是(shi)量化机构加强整体风(feng)控,避免(mian)集中交易影响市场平稳运行。
交易所(suo)已就上述(shu)四类股票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制定具体监控指标,自2024年4月起开(kai)始试运行。从试运行情况看,触(chu)发相关指标的主要(yao)是(shi)量化私募、券商自营等机构投资者,中小个人投资者基本未(wei)发生相关情况,投资者的正常交易行为不会受到影响。此外,试运行期间,交易所(suo)对频(pin)繁(fan)触(chu)发相关指标的投资者进行了问询(xun)和合(he)规(gui)交易教育,相关投资者交易合(he)规(gui)性(xing)明显提升。
交易所(suo)发现投资者发生程序化异常交易后
将采取哪些措施?
《实施细则》明确规(gui)定,投资者发生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的,交易所(suo)可采取以下措施:
根据交易所(suo)相关业务规(gui)则的规(gui)定,对其采取相应的自律监管措施或者纪律处分。
程序化交易投资者因发生异常交易行为被采取暂停投资者账户交易或限制投资者账户交易措施的,视情况通(tong)报中国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等,商请协同采取现场检查、约谈提醒等措施。
明确高频(pin)交易认定标准
公开(kai)征求意见期间,高频(pin)交易认定标准受到市场广(guang)泛关注。 《实施细则》明确高频(pin)交易认定标准为:单账户每秒申(shen)报、撤单笔数合(he)计最高达到300笔以上,或者单账户全日申(shen)报、撤单笔数合(he)计最高达到20000笔以上。
交易所(suo)设置这(zhe)一标准,借鉴了境外成熟(shu)市场高频(pin)交易认定标准,结合(he)了自身监管实践经验,同时进行了充分的数据测算。
进一步加强高频(pin)交易监管
《实施细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高频(pin)交易监管。
一是(shi)督促相关投资者履行额外报告义务。从维护交易所(suo)系统安全出发,要(yao)求存在高频(pin)交易情形的投资者按照《实施细则》和前期有关程序化交易报告的通(tong)知规(gui)定,在履行一般(ban)报告要(yao)求基础上,额外报告高频(pin)交易系统服务器所(suo)在地、系统测试报告和系统故障应急方案等信息。如未(wei)落实系统测试和应急方案相关要(yao)求,发生系统故障影响交易所(suo)系统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的,交易所(suo)将从严(yan)采取监管措施。
二是(shi)针对性(xing)设置异常交易监管标准。针对高频(pin)交易申(shen)报速率快、报撤频(pin)率高等特点,设置瞬时申(shen)报速率异常、频(pin)繁(fan)瞬时撤单等异常交易监管标准,加强对高频(pin)交易行为的引(yin)导和约束(shu)。
三是(shi)加强交易监管。投资者进行高频(pin)交易发生异常交易行为的,交易所(suo)可以按规(gui)定从严(yan)从重采取自律管理措施,并要(yao)求会员加强相关客户交易行为管理。
四是(shi)差异化收(shou)费(fei)。交易所(suo)将适时研究制定差异化收(shou)费(fei)方案,以高频(pin)交易认定标准为基础,对于(yu)存在高频(pin)交易情形的投资者,根据其实际(ji)交易情况研究收(shou)取更高的流量费(fei)、撤单费(fei)等费(fei)用,通(tong)过市场化调节手(shou)段,引(yin)导高频(pin)交易主动降(jiang)低交易频(pin)率,规(gui)范交易行为。本次发布或征求意见的规(gui)则不包(bao)括差异化收(shou)费(fei)方案,相关标准、方案将在证监会统一引导下,适时制定出台。
对沪、深股通(tong)投资者
总体实行与内资一致的监管标准
程序化交易监管对沪、深股通(tong)投资者总体实行与内资一致的监管标准。
此外,为明确沪股通(tong)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的具体操作,交易所(suo)按照内外资一致原(yuan)则,起草了《上海证券交易所(suo)证券交易规(gui)则适用指引(yin)第2号-沪股通(tong)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征求意见稿)》《深圳(chou)证券交易所(suo)证券交易业务指引(yin)第3号-深股通(tong)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征求意见稿)》,向市场公开(kai)征求意见。《报告指引(yin)》针对报告主体、报告方式、报告信息等具体事项作出细化规(gui)定,并为存量投资者预留了充足的过渡期,保障沪、深股通(tong)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du)平稳落地。
交易所(suo)表示,将结合(he)市场运行实际(ji),持续研究完善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du),适时整合(he)修订通(tong)知内容(rong)并向市场发布。
来源:中国证券报微信
监制:孟令娟 审核:彭金美
编辑:张萌 校对:王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