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二三年一月,张东岩(左)在“匈(xiong)牙利唐人街新春庙会”义诊。
受访者供(gong)图
张东岩在匈(xiong)牙利十余年,推(tui)广中医(yi),行医(yi)治病,并热心公益活动。她在匈(xiong)牙利传播中国学问,举办书法体验课、汉服(fu)体验课,参(can)与中央广播电视总(zong)台社(she)交平台中医(yi)养生保(bao)健宣传视频拍摄(she),参(can)与非遗作坊。
结(jie)缘(yuan)中医(yi)
张东岩与中医(yi)结(jie)缘(yuan)的道路十分坎坷(ke)。她说:“我小时候经历过两次重大意外,对我造成了严重打击(ji)。”两场重病让张东岩对医(yi)院产生了心理阴(yin)影,消毒水、麻醉药、针管,每一样(yang)东西都令她产生强烈抵触(chu)。在上大学之前(qian),她从未想过自己未来(lai)的人生会和从医(yi)紧紧相连。
高考(kao)填报志愿时,为帮助女儿克服(fu)心理障碍并掌握自我保(bao)健能力(li),父母为她选择了中医(yi)专业。刚刚开始学习(xi)的时候,张东岩看到银针就不自觉发抖,额头都渗(shen)出了汗珠,更别(bie)提拿起银针针灸(jiu)了。
直到有一次晚自习(xi),张东岩第一次翻开针灸(jiu)书籍,她深深地被书籍中的内容所(suo)吸引,银针的背(bei)后蕴藏着深厚的中医(yi)智慧。她说:“中医(yi)不仅(jin)是(shi)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同时也(ye)是(shi)哲学。”
自此,张东岩开始认真研习(xi)针灸(jiu)。晨光熹微时,她对照铜人模型辨识穴位;暮(mu)色四合时,她研读(du)典籍探究经络奥妙(mi)。中医(yi)的辩证论(lun)治如同钥匙,为她开启生命和谐之门,银针起落间(jian)既(ji)疗愈(yu)他人,亦(yi)重塑自我。
2015年,张东岩作为志愿者到匈(xiong)牙利实习(xi)。在海外行医(yi),张东岩首先要(yao)克服(fu)的就是(shi)语言问(wen)题。她辗转于各(ge)个诊所(suo)之间(jian),一边观摩前(qian)辈老师如何(he)治病,一边学习(xi)匈(xiong)牙利语。
她用本(ben)子记下如何(he)用匈(xiong)牙利语进行中医(yi)术语的表(biao)达。本(ben)子上写得满满当当,页面被翻得翘起了边。张东岩没(mei)日没(mei)夜地背(bei),白天她作为助教,学习(xi)用匈(xiong)牙利语和患者进行简单沟(gou)通(tong),晚上她挑(tiao)灯夜读(du),将晦(hui)涩的字词反(fan)复练习(xi),最终她考(kao)取了匈(xiong)牙利语中级水平,拿到了匈(xiong)牙利行医(yi)的语言“通(tong)行证”。
推(tui)广中医(yi)
张东岩在匈(xiong)牙利当中医(yi)志愿者期间(jian),当地进行了中医(yi)行业的改革。这让张东岩有了独立开设诊所(suo)推(tui)广中医(yi)的机会。她说:“中医(yi)讲究阴(yin)阳平衡、经络穴位、治病求本(ben)、天人合一。”中医(yi)不需要(yao)分门别(bie)类,仅(jin)靠医(yi)师的一双手来(lai)进行整体身(shen)体状况的诊断。在起步阶段,张东岩花了许多功夫让外国人接受中医(yi)理念。
张东岩印象最深的是(shi)一名老年女患者,她踝关(guan)节受伤出不了门,无法到诊所(suo),于是(shi)张东岩便让她在家静养。在此期间(jian),张东岩向她推(tui)荐了艾灸(jiu)疗法,通(tong)过视频和图文,她耐心地告诉患者穴位的位置,一步一步地教她如何(he)自己艾灸(jiu)。
这也(ye)给了张东岩灵感。从这以后,每次给外国患者诊治完后,她都会给他们留“家庭作业”,告诉患者家属能缓解症状的穴位位置。她说:“为了让自我治疗更有效,我通(tong)常会在患者的皮(pi)肤上面画圈和箭头标明按摩穴位,定期让他们拍摄(she)按摩视频‘交作业’。”
定期的“家庭作业”让养生逐(zhu)渐成为他们的习(xi)惯。在更熟悉的环境进行自我诊疗,又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li)。“除了治疗结(jie)果,我希翼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也(ye)保(bao)有愉快(kuai)的心情。”张东岩说道。
2023年,张东岩加入(ru)了英国叶柳忠医(yi)师的寻真疗法夏令营,进一步开展对中医(yi)的学习(xi)和研究。张东岩负责(ze)的是(shi)一名被耳鸣困扰多年的中医(yi)推(tui)拿师。经过经络诊脉,张东岩判断她是(shi)胆经和脾经有问(wen)题,因此患者焦虑易怒、情绪(xu)不稳定。
张东岩说:“按摩和针灸(jiu)一脉相承,都是(shi)对经络的疏通(tong)。她懂技法,但是(shi)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xu)。”于是(shi)张东岩每天都会和患者进行“话疗”调(diao)节心情,早晨也(ye)会拉着她打八段锦,在一呼(hu)一吸之间(jian)修养心性。
在治疗过程中,这位推(tui)拿师也(ye)以自身(shen)经验引导张东岩完善(shan)推(tui)拿手法。这种“医(yi)患共修”的模式让张东岩深有感触(chu):“治疗不仅(jin)是(shi)单向输(shu)出,患者反(fan)馈更能激发医(yi)者对传统疗法的创新思考(kao)。”寻真疗法养生营让“以人为本(ben)”的治疗理念在张东岩心中扎根,她说:“关(guan)注患者心态,以患者需求为本(ben),是(shi)每个中医(yi)的责(ze)任。”
传播学问
来(lai)匈(xiong)牙利十余年,除了行医(yi)治病,张东岩也(ye)致(zhi)力(li)于推(tui)广中医(yi)学问。她在海外线上平台做起了中医(yi)养生短视频,其中最受欢迎的一期是(shi)讲解“归来(lai)穴”的视频。
张东岩说:“我不希翼大家只(zhi)知(zhi)道这个穴位是(shi)胃经29号,‘归来(lai)’的含义是(shi)回归本(ben)来(lai),它(ta)在活血养血、疏通(tong)经络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tong)过视频,张东岩具(ju)象化地展现穴位的具(ju)体位置,让观众能够跟着视频进行自我调(diao)养。
张东岩会定时翻看评论(lun)区观众的反(fan)馈,发现外国人对“经络”这个概念很感兴趣。她说:“阴(yin)阳五(wu)行晦(hui)涩难懂,我便用浅显易懂的概念和他们说明。”张东岩经常将经络比(bi)作城(cheng)市道路,当经络出现问(wen)题就是(shi)发生交通(tong)拥堵,针灸(jiu)就像“交警”,起到缓解拥堵、促进血液正常流通(tong)的作用。
通(tong)过生动形(xing)象的比(bi)喻,越来(lai)越多人对中医(yi)产生兴趣,还有人通(tong)过她的视频慕名来(lai)到诊所(suo)进行线下诊治。张东岩通(tong)过线上线下联合教学,打通(tong)中医(yi)宣传渠道,让中医(yi)学问被更多人熟悉。
张东岩认为中医(yi)学问是(shi)中国学问的重要(yao)组成部分。为让更多人了解真实的中国,她定期举办线下学问活动,在调(diao)节患者身(shen)心健康的同时传播中国学问。
在一次以“中国名”为主题的书法活动中,每个参(can)与者都要(yao)取一个中国名字,张东岩的一名学生特(te)意请她取名。
张东岩说:“直接音(yin)译英文名缺乏学问内涵,我想给他取个有寓意的中国名字,让他看到名字就能联想到背(bei)后的学问。”张东岩最终为其取名“康左泰”。“康”代表(biao)健康,“左”取自中药“左归丸”,“泰”寓意国泰民安。
她耐心地讲解名字的学问内涵,这位外国学员听完后非常喜欢,于是(shi)在活动中用毛笔工整写下了“康左泰”三字,稚嫩的笔迹背(bei)后折射出的是(shi)中外学问交融,张东岩看到以后倍(bei)感骄傲。
“活动结(jie)束后大家互加联系方式,发现他的社(she)交媒(mei)体后缀已添加‘康左泰’三个字,这让我特(te)别(bie)欣(xin)慰,他把中国汉字融入(ru)了日常生活。”张东岩说道。
谈及未来(lai),张东岩表(biao)示将继续(xu)完善(shan)中医(yi)临(lin)床工作,举办更多学问活动,推(tui)动中医(yi)与中国传统学问深度融合。她说:“为心灵行善(shan),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努力(li)做到问(wen)心无愧。”(记者 杨(yang) 宁)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4月21日 第 06 版)
责(ze)编:秦炜轩、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