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十三届中(zhong)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示(shi)范基地模型(xing)吸(xi)引了(le)人们的目光。
胡(hu)庆明 摄(人民图片)
在第二十三届中(zhong)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上,聚光科技(ji)在展位展出新研发的机器狗。
本报记者 刘发为 摄
第二十三届中(zhong)国国际环保展览会青岛展览区。
本报记者 刘发为 摄
美丽中(zhong)国建设,离不开产业支撑。
到2024年,中(zhong)国生态(tai)环保产业年营(ying)收(shou)连续3年超过2.2万亿元(yuan)。近(jin)年来,中(zhong)国生态(tai)环保产业逐(zhu)步从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向全过程(cheng)减污(wu)降(jiang)碳和清(qing)洁生产深度(du)延伸,产业体系持(chi)续优化升级,为美丽中(zhong)国建设注入“绿动力”。
中(zhong)国工程(cheng)院院士曲久辉表示(shi),在全球绿色转型(xing)的浪潮(chao)中(zhong),中(zhong)国生态(tai)环保产业逐(zhu)步实现从“跟随者”向“引领者”的历史性转变。
前不久,记者在第二十三届中(zhong)国国际环保展览会上发现,一批新技(ji)术、新成果、新理念正给生态(tai)环保产业带来新活力。
曾经的剩余物有了(le)更(geng)好的去处
记者眼前,展位中(zhong)的厨房、卫生间等样板间,看起来跟日常并无(wu)区别,实则(ze)大有不同。
以前,农(nong)田里的秸(jie)秆等农(nong)林剩余物或是直接焚烧,或是回收(shou)之后制作成牲畜(chu)饲(si)料,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家具(ju)板材。
在万华(hua)禾香板材的生产车间,农(nong)林剩余物“变身”无(wu)醛添加板材,需经历分拣、烘干到涂胶组坯(pi),再到最终入库的15道工序。
“2006年,大家第一批无(wu)醛添加人造板成功下(xia)线,打破了(le)传统板材依赖(lai)甲醛胶黏剂的局限。”万华(hua)生态(tai)产业集团股(gu)份有限企业董事长郭兴田先容,这项技(ji)术不仅获得了(le)国家科技(ji)进(jin)步奖二等奖,更(geng)为家装(zhuang)行业带来了(le)一场绿色革(ge)命。
以农(nong)林剩余物为原料,万华(hua)生态(tai)集团生产的无(wu)醛板材可以应(ying)用于地板、护墙板、室内(nei)门、橱柜等领域,成为传统木材的理想替代品。
不只是在原材料端做(zuo)足“绿色”文章,万华(hua)生态(tai)集团还将绿色理念贯穿到生产经营(ying)全过程(cheng)——
在能源端,绿色大家居产业园启用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利用太阳(yang)能满足生产用电需求;在物流端,在全国布局16个产业园,形成300至500公里物流半径圈,这种分布式产业集群模式,提升了(le)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le)碳排放。
这几年,万华(hua)生态(tai)集团推出“绿色工业化定制整装(zhuang)”模式,将传统分散式手工现场作业带入大规(gui)模工业化时代,将室内(nei)装(zhuang)修(xiu)拆解为十大工业模块体系,通过“工厂生产,到家安装(zhuang)”模式,实现装(zhuang)修(xiu)材料的高效利用和快速交付。
记者在展位看到,“绿色工业化定制整装(zhuang)”是将家具(ju)、电器等所有的元(yuan)素(su)集成好后,统一配送到消费者家中(zhong),然后像(xiang)拼积木一样装(zhuang)到一起。
“这种模式不仅节材70%以上,还让拆下(xia)来的旧家具(ju)得以回收(shou)再利用,形成了(le)一个资源循环体系。”郭兴田表示(shi),“大家的目标是构建一个从源头到终端的绿色闭环,以技(ji)术创新为驱动,推动家装(zhuang)行业向低碳、节能、环保方向迈进(jin)。”
这些年,像(xiang)万华(hua)生态(tai)集团一样,在资源循环利用上下(xia)功夫的企业越来越多,曾经的剩余物变成了(le)可以得到更(geng)好利用的“香饽饽”,这样的探索,既节约了(le)资源,也开辟了(le)消费的新风尚。
数智化转型(xing)催生新产品
这几年,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ji)术不断突破发展,为生态(tai)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le)越来越多的“利器”,搭建了(le)越来越多的应(ying)用场景。
前不久,《国家生态(tai)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xing)方案》印发,中(zhong)国生态(tai)环境监测的数智化转型(xing)正在深入推进(jin)。
在此(ci)次展会中(zhong),有专门的展区聚焦生态(tai)环境智慧监测这一领域。
在聚光科技(ji)的展位,一台处在C位的“超感官”机器狗吸(xi)引了(le)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据现场工作人员先容,这台机器狗上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搭载扫(sao)描式激光气体遥测仪、红外热成像(xiang)设备等仪器,自主完成工业园区的巡(xun)检流程(cheng),能够快速锁定泄漏点等异常情况,为园区安全生产保驾(jia)护航。
气候变化是当下(xia)全球共(gong)同关注的话题,而应(ying)对(dui)气候变化的前提是精准掌握温室气体的变化数据。
灵(ling)析光电研发的中(zhong)国首台套(tao)高精度(du)温室气体分析仪,吸(xi)引了(le)众多参观者驻足咨询。“在环境生态(tai)监测中(zhong),温室气体的监测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大气中(zhong)的二氧化碳增长是十分缓慢的,这就要求仪器的灵(ling)敏度(du)非常高才行。”灵(ling)析光电相关负(fu)责人先容,“这款产品采用国际领先的技(ji)术,在支撑中(zhong)国自主碳监测网络建设方面(mian)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在不少监测站应(ying)用。”
《国家生态(tai)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xing)方案》中(zhong)提到,到2027年,中(zhong)国将实现包括“无(wu)人运维、智能采样、黑灯(deng)实验室、立体遥测”在内(nei)的多项创新。目前,不少企业已经在仪器智能体、无(wu)人化实验室等方面(mian)有所创新和斩获。
在展会现场,记者看到了(le)谱育科技(ji)搭建起来的自动化实验室。现场工作人员先容,在这个自动化实验室中(zhong),操(cao)作人员只需要将待检测的样本放进(jin)来,设定好需要检测的项目,系统便(bian)会自动通过机器人或传输轨道将样本送到指(zhi)定位置进(jin)行检测,完成后自动生成报告,既保证了(le)检测结果的统一性,又提高了(le)检测效率。
谈到生态(tai)环境监测的数智化转型(xing),聚光科技(ji)总经理韩双(shuang)来有自己的理解:“无(wu)人运维、数智化改造已经成为当前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智能化或数字化改造,传统的站房升级为智能站房,仪器也逐(zhu)步向无(wu)人化方向发展,实验室中(zhong)的仪器也会配备机械臂(bi)、视觉传感和AI大脑,实现自动和智能分析。这些发展趋势不仅契合市场需求,也为企业创新指(zhi)明了(le)方向。”
产业发展有了(le)更(geng)多保障
晨光中(zhong),光伏板像(xiang)粼(lin)粼(lin)波浪吞吐阳(yang)光;夜幕(mu)下(xia),污(wu)水处理厂的彩(cai)灯(deng)勾勒出江河(he)筋骨(gu)——生态(tai)环保产业在城(cheng)市里拔节生长,地方政府化身“护苗园丁”。
在今年展会期间,江苏省泰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小兵向大家推介泰州生态(tai)环保产业。
地市级政法委书记,为何(he)会跑到展会推介生态(tai)环保产业?原来,张小兵还有另一个身份——泰州市节能环保产业链链长。
“每个季度(du),泰州市委、市政府领导(dao)班子都会听取产业发展情况汇(hui)报。除了(le)联系生态(tai)环保产业以外,我还负(fu)责联系一个重点园区、若干个重点企业和省级重大项目的推进(jin)工作。”张小兵先容,当前,泰州市委、市政府通过市领导(dao)联系服务重点产业链、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等工作机制,加快形成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近(jin)年来,泰州市出台了(le)一系列(lie)优惠(hui)政策和扶持(chi)措施,为生态(tai)环保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le)良好的环境。目前,泰州市拥有生态(tai)环保类规(gui)上企业280余家,实现产值近(jin)500亿元(yuan),涌现出了(le)一批具(ju)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产品和技(ji)术不断走向世界,覆盖欧美、非洲、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今年展会的主宾市,山东省青岛市也是政企组团来参展。
“在主场日活动上,大家重点推介了(le)中(zhong)国—上海(hai)合作组织(zhi)生态(tai)环保创新基地(山东),通过构建‘一窗(chuang)口三平台’,聚力打造面(mian)向以上合组织(zhi)国家为重点的生态(tai)环保国际交流合作、技(ji)术创新与产业实践(jian)的旗(qi)舰平台。”青岛市生态(tai)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吉海(hai)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shi),希翼以展会为契机,搭建起政府、产业、科研、学界多方深度(du)对(dui)话的桥梁,广泛开展务实合作,为美丽中(zhong)国建设和环保产业发展贡献青岛力量。
近(jin)年来,青岛以污(wu)染防治攻坚战为突破口,加速推进(jin)“美丽青岛”建设。在此(ci)过程(cheng)中(zhong),青岛通过实施蓝天碧海(hai)净土(tu)保卫战、无(wu)废(fei)城(cheng)市建设等专项攻坚行动,持(chi)续释放环保产业政策红利与需求潜力,催生出覆盖水气土(tu)废(fei)处理全链条的创新型(xing)企业矩阵。
经过系统性培育,青岛环保产业已形成多层级发展格局,诸多企业攻克海(hai)洋(yang)生态(tai)修(xiu)复、危废(fei)资源化等多项“卡脖子”技(ji)术,推动全市收(shou)获313个空气优良好天,近(jin)岸海(hai)域水质优良面(mian)积占比提高至99.3%,初(chu)步构建起产业生态(tai)化与生态(tai)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中(zhong)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表示(shi),近(jin)年来,中(zhong)国生态(tai)环保产业践(jian)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绿色科技(ji)创新和先进(jin)绿色技(ji)术推广应(ying)用,做(zuo)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ying)链,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取得显(xian)著成效,对(dui)生态(tai)环境高水平保护和推进(jin)经济社(she)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le)不可替代的作用。(记者 刘发为)
《人民日报海(hai)外版》(2025年04月22日 第 08 版)
责编:秦炜轩、李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