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li)解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的(de)原理(li)性贡献(深入学习贯彻(che)习近(jin)平新(xin)时代中国特色社(she)会主义思想·原创性概(gai)念标识性概(gai)念纵(zong)横谈)
陈曙光 《人(ren)民日报》(2025年04月(yue)17日第 13 版)
价值观是一个思想学问(hua)体系的(de)核心,是社(she)会意识形(xing)态的(de)重要内(nei)容。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de)精(jing)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de)思想道德基础。世界(jie)上不同民族、不同学问(hua)圈都有自(zi)己(ji)的(de)核心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hua)深入发展的(de)时代背(bei)景下,形(xing)成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de)价值共识和最大公约数,对于推动人(ren)类(lei)文明进步、世界(jie)共同繁荣(rong)具有重大意义。2015年9月(yue),习近(jin)平主席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hua)时指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zi)由(you),是全人(ren)类(lei)的(de)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de)崇高目标。”此后,习近(jin)平总(zong)书记在国际国内(nei)多个场合强(qiang)调要坚守和弘扬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引发国际社(she)会广泛共鸣。习近(jin)平总(zong)书记提出的(de)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成为引领人(ren)类(lei)文明进步的(de)基本遵循,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理(li)论作出了原理(li)性贡献。
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超越地(di)理(li)边界(jie)、制度差异,实现(xian)人(ren)类(lei)思想史上深刻的(de)价值理(li)念创新(xin)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de)活动范(fan)围在这(zhe)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de)原始(shi)封闭状态由(you)于日益完善的(de)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zi)然形(xing)成的(de)不同民族之间的(de)分(fen)工消灭得越是彻(che)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jie)历史。”随着世界(jie)历史进程的(de)深入发展,全球共同市场亟(ji)待确立普遍认可的(de)价值基准(zhun),世界(jie)普遍交往亟(ji)须奠定共同的(de)价值规范(fan),全球治理(li)也迫切需要找寻超越意识形(xing)态和政治制度的(de)利益交汇点。
习近(jin)平总(zong)书记着眼于超越社(she)会形(xing)态的(de)“价值一般”,提出超越地(di)理(li)边界(jie)、制度差异的(de)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是人(ren)类(lei)思想史上一次深刻的(de)价值理(li)念创新(xin),是对世界(jie)上一切进步力量普遍价值追求的(de)最高抽象和概(gai)括,为不同地(di)域、不同社(she)会制度、不同意识形(xing)态、不同宗(zong)教信仰的(de)国家和民族共同发展奠定了共同价值基础,为全人(ren)类(lei)的(de)普遍交往确立了基本价值规范(fan),为纷乱的(de)国际社(she)会实现(xian)最广泛的(de)团结(jie)提供了共同价值纽带。
深刻理(li)解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需要把握其核心内(nei)涵。
第一,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是世界(jie)普遍交往的(de)价值遵循。一种(zhong)真正有助于世界(jie)普遍交往的(de)价值理(li)念,必须具有规范(fan)功能,能够有效引导和匡(kuang)正世界(jie)交往行为,为世界(jie)交往提供基本的(de)价值准(zhun)则。西方总(zong)是试(shi)图将自(zi)己(ji)的(de)价值观提升为全人(ren)类(lei)的(de)“普世价值”,然而,真正的(de)普遍性不可能奠基于单一学问(hua)形(xing)态之上,也不可能仅仅从西方这(zhe)一局部实践中抽象出来,而应该(gai)是包容不同文明的(de)普遍共识和最大公约数。因此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并非真正的(de)普遍价值观,本质上是由(you)西方的(de)特殊(shu)性伪装起来的(de)普遍性,是虚假的(de)普世价值观。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是基于全人(ren)类(lei)的(de)共同实践活动,从世界(jie)各地(di)不同文明中抽象出来、为满足全人(ren)类(lei)的(de)共同需要和共同利益而形(xing)成的(de)价值共识。这(zhe)种(zhong)共识致力于“扩大利益汇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致力于凝聚不同民主形(xing)式、不同信仰追求、不同学问(hua)背(bei)景、不同地(di)区人(ren)民的(de)价值公约数,从而为世界(jie)性的(de)普遍交往提供价值遵循。
第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zi)由(you)是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和平与发展是人(ren)类(lei)的(de)共同事业,公平与正义是人(ren)类(lei)的(de)共同理(li)想,民主与自(zi)由(you)是人(ren)类(lei)的(de)共同追求。要以宽(kuan)广胸怀理(li)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nei)涵的(de)认识,不将自(zi)己(ji)的(de)价值观和模式强(qiang)加于人(ren),不搞意识形(xing)态对抗。
第三,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为构建人(ren)类(lei)命(ming)运(yun)共同体奠定价值基础。人(ren)类(lei)命(ming)运(yun)共同体是利益共同体,也是价值共同体,充(chong)分(fen)表达(da)了全人(ren)类(lei)共同的(de)利益关系和价值追求。“共同价值”是全人(ren)类(lei)具有普遍意义的(de)价值共识,是构建人(ren)类(lei)命(ming)运(yun)共同体的(de)价值底座和压舱石。大家要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zi)由(you)的(de)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推动构建新(xin)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ren)类(lei)命(ming)运(yun)共同体,共同创造世界(jie)更加美好的(de)未来。
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是引领当今世界(jie)文明进步的(de)基本遵循,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理(li)论作出原理(li)性贡献
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理(li)论在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jie)发展的(de)最新(xin)成果,是习近(jin)平新(xin)时代中国特色社(she)会主义思想具有原创性、标识性的(de)概(gai)念之一,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li)论。中国式现(xian)代化(hua)创造的(de)人(ren)类(lei)文明新(xin)形(xing)态之所以在世界(jie)文明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因为其在彰显(xian)社(she)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de)同时,反映了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在坚守学问(hua)主体性的(de)前提下,汇入人(ren)类(lei)文明发展大潮;在发扬自(zi)身价值理(li)想的(de)基础上,为“人(ren)类(lei)常识的(de)总(zong)和”贡献具有普遍性的(de)价值理(li)念和常识成果。
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兼顾价值一般与价值特殊(shu)的(de)双重内(nei)涵,弥补了只及一点不及其余的(de)片面性。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是在承认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she)会制度和意识形(xing)态价值差异性实践的(de)前提下,画出了人(ren)类(lei)不同文明的(de)价值同心圆,彰显(xian)了价值共同性和价值一般的(de)统一。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是假的(de)普遍性,是消磨差异的(de)普遍性,是抽象的(de)同一性,主张建构超越时空的(de)同质性价值秩序(xu),否定价值的(de)特殊(shu)性,追求无原则、无差别、无矛盾和凝固不变的(de)绝对同一,结(jie)局就是“同而不和”“同则不继”。中国倡(chang)导的(de)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是真的(de)普遍性,是包容矛盾和差异的(de)普遍性,是具体的(de)同一性,强(qiang)调多样性背(bei)后的(de)共同性,追求有原则、有差别的(de)和谐(xie)共处,最终是“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与所谓“普世价值”在价值公共性的(de)范(fan)围划(hua)定上存在本质区别。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强(qiang)调时空与主体条件(jian)的(de)有限性,并不试(shi)图用某种(zhong)特定的(de)价值“涵盖”一切国家、地(di)区、民族与主体;所谓“普世价值”则强(qiang)调价值公共性的(de)无限性,并不为自(zi)身适用范(fan)围设(she)定时空与主体边界(jie)。西方为什么热衷编织(zhi)“虚假的(de)普遍性”的(de)神话(hua)?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其奥妙:“为了达(da)到自(zi)己(ji)的(de)目的(de)不得不把自(zi)己(ji)的(de)利益说成是社(she)会全体成员的(de)共同利益,就是说,这(zhe)在观念上的(de)表达(da)就是:赋予自(zi)己(ji)的(de)思想以普遍性的(de)形(xing)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li)性的(de)、有普遍意义的(de)思想。”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事实上不过是西方的(de)特殊(shu)价值,是产生于西方独特学问(hua)土壤的(de)价值观。
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把价值观念与价值实现(xian)形(xing)式相对区分(fen)开(kai)来,超越了西方将二者混为一谈的(de)认知误区。价值观念与价值观念的(de)实现(xian)形(xing)式(即(ji)价值模式)是不同的(de)。一般来说,价值观念不一样,价值观念的(de)实现(xian)形(xing)式也不一样。但也要看到,同样的(de)价值观念,完全可以表现(xian)为不同的(de)价值模式。比如,资本主义民主的(de)实现(xian)形(xing)式,既(ji)可以是两(liang)党制也可以是多党制,既(ji)可以是总(zong)统制也可以是议会制,既(ji)可以是君(jun)主立宪制也可以是民主共和制,既(ji)可以是直接民主也可以是间接民主。相反,同样的(de)价值模式,背(bei)后可能体现(xian)出不同的(de)价值观念。比如,同为民主选举,中国体现(xian)的(de)是全过程人(ren)民民主理(li)念,本质是人(ren)民当家作主;西方体现(xian)的(de)是资产阶级(ji)民主价值,本质是资本当家作主。
习近(jin)平总(zong)书记指出:“大家要本着对人(ren)类(lei)前途命(ming)运(yun)高度负责的(de)态度,以宽(kuan)广胸怀理(li)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nei)涵的(de)认识,敬重不同国家人(ren)民对价值实现(xian)路径的(de)探索,把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具体地(di)、现(xian)实地(di)体现(xian)到实现(xian)本国人(ren)民利益的(de)实践中去。”中国始(shi)终是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的(de)倡(chang)导者,但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不追求相同的(de)价值实现(xian)形(xing)式和实践路径。也就是说,中国倡(chang)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zi)由(you),但不会输出中国的(de)社(she)会制度、发展道路、民主模式,不会谋求齐一化(hua)的(de)价值实现(xian)形(xing)式。大家反对所谓“普世价值”,并不是反对自(zi)由(you)、民主、人(ren)权等价值理(li)念,而是反对西方无视价值观念与价值实现(xian)形(xing)式的(de)区别,将自(zi)由(you)、民主、人(ren)权等的(de)具体实现(xian)形(xing)式等同于价值观念本身,无条件(jian)地(di)、无差别地(di)推广于西方以外的(de)世界(jie)。
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把意识形(xing)态属性和人(ren)类(lei)属性相对区分(fen)开(kai)来,避免了专注意识形(xing)态属性的(de)视域局限。习近(jin)平总(zong)书记指出:“各国历史、学问(hua)、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ren)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zi)由(you)的(de)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价值观本身就是意识形(xing)态,不存在脱离意识形(xing)态属性、纯粹客观中立的(de)所谓“价值观”。但在价值观问题上,搞政治意识形(xing)态挂帅也是错误的(de)。适应不同时空范(fan)围的(de)价值观,其立场站位和主体预设(she)不尽一样,其意识形(xing)态属性也是有强(qiang)弱之别的(de)。所谓“普世价值”凸显(xian)的(de)是资本立场,有着明确的(de)主体预设(she),代表了资产阶级(ji)的(de)根本利益,从属于资产阶级(ji)意识形(xing)态,因而具有强(qiang)烈(lie)的(de)资本主义意识形(xing)态属性。比如,所谓“自(zi)由(you)”,就是“资本”和资本占有者的(de)自(zi)由(you);所谓“民主”,就是资产阶级(ji)内(nei)部的(de)民主,就是资本家之间的(de)民主,就是有钱人(ren)的(de)游戏;所谓“人(ren)权”,就是资产阶级(ji)的(de)权利,“平等地(di)剥削劳动力,是资本的(de)首要的(de)人(ren)权”“被宣布为最主要的(de)人(ren)权之一的(de)是资产阶级(ji)的(de)所有权”;所谓“平等”,就是“平等地(di)剥削劳动力”,就是“法律面前的(de)资产阶级(ji)的(de)平等”,就是价值规律面前人(ren)人(ren)平等,就是“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的(de)商品等价交换原则,就是资产者购买(mai)无产者劳动力的(de)等价交换原则,就是用我的(de)劳动创造之物与我交换的(de)平等,就是买(mai)卖平等,就是“简直把不平等叫做平等”;所谓“博爱”,就是要求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互爱合作,就是要求无产者与资产者互敬互爱,就是要求无产阶级(ji)向(xiang)资产阶级(ji)感恩戴德。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则凝聚了人(ren)类(lei)不同文明的(de)价值共识,反映了世界(jie)各国人(ren)民普遍认同的(de)价值理(li)念的(de)最大公约数,超越了意识形(xing)态、社(she)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异,凸显(xian)的(de)是全人(ren)类(lei)立场,代表了全人(ren)类(lei)的(de)共同利益,属于主体间的(de)价值共识,不专属于某一套固定的(de)政治意识形(xing)态体系,没有特定的(de)政治意识形(xing)态目的(de),因而具有弱意识形(xing)态属性。因此,中国倡(chang)导全人(ren)类(lei)共同价值,绝不意味着向(xiang)全世界(jie)输出意识形(xing)态、输出价值观。
(编辑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jin)平新(xin)时代中国特色社(she)会主义思想研(yan)究中心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