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nan)平顶山男子谢某某,冒(mao)充平顶山市鲁(lu)山县委领导亲(qin)戚,十年间先后三次(ci)向(xiang)鲁(lu)山县四棵树(shu)乡政(zheng)府工作(zuo)人员索要19箱香菇(gu)和19箱黑木耳,共计价值5700元。图/网络视(shi)频截(jie)图
近日,据澎湃资讯报道,河南(nan)平顶山男子谢某某,冒(mao)充平顶山市鲁(lu)山县委领导亲(qin)戚,十年间先后三次(ci)向(xiang)鲁(lu)山县四棵树(shu)乡政(zheng)府工作(zuo)人员索要19箱香菇(gu)和19箱黑木耳,共计价值5700元。谢某某一审被判拘役四个月,并处(chu)罚金3000元。
这(zhe)一事件令人啼笑皆非又发人深省,县领导的假亲(qin)戚为何能屡屡得逞,把乡政(zheng)府工作(zuo)人员给骗了呢?
此事中,谢某某的涉案金额并不大,乡政(zheng)府工作(zuo)人员倘若真有求于(yu)“县委领导亲(qin)戚”,大概也不会只送(song)香菇(gu)木耳。也就是说,就案件性质而言(yan),相比于(yu)此前冒(mao)充“领导亲(qin)戚”,打着“领导干部(bu)”旗号(hao)进行诈骗、涉案金额动辄上百(bai)万元的案件,此事在金额上显(xian)然没有那么高。但由此暴露出的一些基层政(zheng)府工作(zuo)人员的“关系学病”,却是值得警惕(ti)的。
谢某某能屡屡得逞,固(gu)然与当地乡政(zheng)府工作(zuo)人员缺乏必要的警惕(ti)性和辨别能力有关。但问题(ti)是,假如谢某某果真是上级领导的亲(qin)戚,这(zhe)种索要礼物的行为就是正常(chang)的吗?
此事中,乡政(zheng)府工作(zuo)人员没有主(zhu)动跟领导亲(qin)戚“攀关系”、送(song)大礼,却对其索要礼物“来者不拒(ju)”,正说明(ming)了其存在的心理顾虑。怕以此得罪领导、更怕因拒(ju)绝对方(fang)给自身(shen)或者乡政(zheng)府的工作(zuo)带(dai)来不必要的麻烦。
正是这(zhe)种顾虑,使得乡政(zheng)府工作(zuo)人员在面对谢某某的无理索要时(shi),选择了妥协和顺从,没有坚守(shou)原则(ze)和底线。
而这(zhe)种顾虑心理的存在,则(ze)暴露了一个问题(ti):基层工作(zuo)人员面临的工作(zuo)环境,或许仍然少不了各种关系、人情的羁绊(ban)。至少,在某些基层工作(zuo)人员看来,与领导或其亲(qin)戚搞好关系有助于(yu)工作(zuo)开展、有利于(yu)自己“进步”。这(zhe)种不良风气,一定程度(du)上助长了谢某某的诈骗行为。
另一方(fang)面,对领导亲(qin)戚的某种“敬畏”心理,也暴露了个别基层工作(zuo)人员“唯上”的政(zheng)绩观。在每次(ci)满足谢某某要求的操作(zuo)中,难说没有“在领导面前美言(yan)几句”的小心思。
另外,谢某某索要的香菇(gu)和黑木耳,是乡政(zheng)府工作(zuo)人员自掏腰包买的,还是花的乡政(zheng)府公帑,也需查清楚。谢某某十年间,多次(ci)实施诈骗行为,如果因此造(zao)成的是乡政(zheng)府的财(cai)政(zheng)损失,那么其相应的审批流程和监督(du)机制,显(xian)然应及时(shi)补(bu)上漏洞。
谢某某以县领导亲(qin)戚的身(shen)份,骗了乡政(zheng)府工作(zuo)人员19箱香菇(gu)和19箱黑木耳,看似不算什么大事,涉事者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这(zhe)场闹剧背后暴露的基层政(zheng)治生态问题(ti)需要予以正视(shi)。
基层工作(zuo)人员直面民众,其工作(zuo)作(zuo)风和服务心态直接关系到各种惠民政(zheng)策能否顺利落地。为他们营造(zao)风清气正的工作(zuo)环境,同时(shi)加强对基层权力运行的规范监督(du),才能打破不良的关系网络和人情枷锁,让(rang)每一个基层工作(zuo)人员不被所谓的“关系”所左(zuo)右,真正在公平、公正、透明(ming)的环境中开展工作(zuo)。
撰稿 / 流水(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