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tian)工(gong)队(dui)工(gong)程师伴(ban)随机器人率先(xian)出发,机器人与人类(lei)跑者共同在北京亦庄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开跑 |
![]() |
来自(zi)天(tian)工(gong)队(dui)的机器人“天(tian)工(gong)Ultra”冲过终点,以2小(xiao)时40分42秒的成绩(ji)获得冠(guan)军(jun) |
![]() |
比赛结束,参赛的工(gong)程师与机器人在终点合影留念 |
![]() |
全球(qiu)首次机器人半(ban)程马拉松的完(wan)赛奖牌(pai)非常独特 |
![]() |
工(gong)程师把(ba)机器人装扮成哪吒模样 |
![]() |
工(gong)程师们(men)正在调试机器人,为比赛做准备 |
![]() |
松延动力N2旋风(feng)小(xiao)子队(dui)机器人获得比赛第三(san)名(ming) |
![]() |
逐日行者队(dui)机器人受(shou)到跑者追捧 |
![]() |
赛后,观众们(men)与机器人互动 |
![]() |
赛后,小(xiao)孩好奇地与机器人握手 |
图/文 羊城晚报记者 钟(zhong)振彬
4月19日,全球(qiu)首次人形机器人半(ban)程马拉松在北京亦庄起跑。机器人半(ban)马创新办赛形式,20支机器人队(dui)伍挑战21.0975公里半(ban)程马拉松赛道,展示技(ji)术成果(guo),检验核心技(ji)术,突(tu)破极(ji)限,全面展示国产机器人技(ji)术实力与未(wei)来无限可(ke)能。
清(qing)晨6时30分,北京南海子公园(yuan)南门广场上,20台形态各异的人形机器人在工(gong)程师簇拥下完(wan)成最后调试。这些“选手”中,最高的“天(tian)工(gong) Ultra”身高1.8米,银色机身覆盖着规则散热孔,搭载的 “慧思开物(wu)”智能平台能实时调整步态;最矮的北职大“0306小(xiao)巨人”仅75厘(li)米,圆头圆脑的设计(ji)让(rang)围观小(xiao)朋友(you)直(zhi)呼“像会走路的不倒翁”。随着发令枪响,全球(qiu)首次人形机器人半(ban)程马拉松正式开跑,21.0975公里的赛道不仅是技(ji)术竞技(ji)场,更成为观察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窗(chuang)口。
率先(xian)冲过终点的是“天(tian)工(gong) Ultra”,这个身高1.8米的“大个子”以2小(xiao)时40分42秒的成绩(ji)创造纪录(lu)。其研发团队(dui)负责人魏嘉星难掩兴奋:“跑到后半(ban)程,它的‘关节’也(ye)有点‘累’,但大家(men)提前(qian)设计(ji)了(le)散热‘小(xiao)风(feng)扇(shan)’,总算(suan)扛住了(le)。”这台机器人每一步都像人类(lei)一样自(zi)然,甚至能在转弯时放慢速度避免摔倒,让(rang)一旁观赛的跑步爱好者直(zhi)呼“比我家孩子学走路还稳”。
紧随其后的是身高1.2米的松延动力N2小(xiao)顽童队(dui),以2小(xiao)时51分18秒摘得亚(ya)军(jun)。冲刺阶段,它突(tu)然加速摆动“手臂”,活像动画片里的小(xiao)战士,惹得观众席爆发出笑声。更有趣的是,它冲过终点后还“转身”和旁边的机器人“击掌(zhang)”,虽然动作(zuo)有点僵硬,却成为全场最萌瞬间,不少小(xiao)朋友(you)跟着模仿起这个机械感十足的互动。
并非所有机器人都能顺利完(wan)赛:“行者二(er)号”的机器人跑到14公里时突(tu)然 “卡(ka)壳”,原地“发呆”了(le)3分钟(zhong),工(gong)程师们(men)在旁边急得直(zhi)冒汗,远程“指挥”它调整方向。观众们(men)也(ye)跟着紧张:“是不是没电啦?”“快给它加加油!”“0306 小(xiao)巨人”在5公里处不小(xiao)心“摔了(le)一跤”,而它歪(wai)歪(wai)扭(niu)扭(niu)自(zi)己站了(le)起来,现(xian)场响起一片掌(zhang)声,市民李女士边拍视频边说:“看着它努力爬起来的样子,像极(ji)了(le)我家孩子学骑(qi)车时的模样。”
退休工(gong)程师张先(xian)生(sheng)则盯着“天(tian)工(gong) Ultra”的脚部看了(le)全程:“它的‘脚’能拐很大的弯,以后搬东(dong)西上楼梯肯定更灵活。”这话(hua)也(ye)道出了(le)不少人的期待——赛场上,大个子机器人稳稳当当的步伐让(rang)人想到“搬快递”,小(xiao)个子灵活的动作(zuo)则像 “在家帮忙递东(dong)西”。数据显示,中国机器人市场正越做越大,预(yu)计(ji)2025年规模能占全球(qiu)一半(ban),但也(ye)有专家提到,核心零(ling)部件还需要加把(ba)劲研发,就像机器人跑马拉松需要更耐(nai)用的“鞋(xie)子”和“电池”。
比赛过后,有人给机器人“擦汗”(清(qing)理散热孔),有人给它们(men)“充电”(更换(huan)电池),随后工(gong)程师们(men)带着“选手”们(men)在终点拍了(le)张具有历史意(yi)义(yi)的大合影。这场充满欢乐(le)和意(yi)外的比赛,让(rang)人们(men)看到机器人不再是实验室里的“高冷机器”,而是能跑能“摔”、会“努力”的“小(xiao)伙(huo)伴(ban)”。正如现(xian)场一位爸(ba)爸(ba)对孩子说的:“说不定下次比赛,它们(men)就能跑赢爸(ba)爸(ba)啦!”而这些钢铁萌物(wu)的每一步,都在向未(wei)来的生(sheng)活靠近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