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手(shou)就位 梦(meng)想启航(兵之声)
范(fan)吉平 《人(ren)民日(ri)报》(2025年04月15日(ri)第 18 版)
大漠之中(zhong),演练打响。尖锐的防空警报与风声相互(hu)交织,紧张的战斗气氛瞬间席卷整个阵(zhen)地。“预(yu)备!”发射车扩(kuo)音器中(zhong)传来铿锵有(you)力的口(kou)令(ling),雷达飞旋,导(dao)弹蓄势待发。
在地空导(dao)弹兵这个大家庭里,每一枚导(dao)弹发射离架、弹响靶落的背后,都有(you)一批默默付出的发射装(zhuang)填号手(shou)。我就是其中(zhong)一员(yuan)。
2015年,我怀揣梦(meng)想,背起行囊离开家乡,踏上了军旅路。初来乍到,尽管训练非常努力,但成效总是达不到预(yu)期。我渐渐失去信心(xin),甚至萌生(sheng)了退伍的念头。班(ban)长及时察觉(jue),语重(zhong)心(xin)长地对我说:“训练中(zhong),空有(you)蛮力是干不好的,要不断学习、改(gai)进方法(fa),以他人(ren)之长补(bu)个人(ren)之短,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脱颖(ying)而出。”这句(ju)话,点醒了我。
前进之路固然充满艰难(nan)险阻,唯有(you)不懈努力、刻苦(ku)钻研才能迎来蜕变。历(li)经时间的磨(mo)砺与挑战的洗礼,我逐渐从一名青涩新兵成长为发射班(ban)长。善于总结经验(yan),勇于直面困难(nan)并努力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法(fa),是在军营收获成长的关键。
一次战斗准备结束后,我如往常一样,梳理撤(che)收架设过程中(zhong)的细节,发现长距离的电(dian)缆拖拽耗时长、进度慢。我暗(an)下决心(xin),一定要做出一款更高效的新式电(dian)缆卷盘。
自此,完成每日(ri)的训练工作后,我加班(ban)加点在学习室里研究,一遍遍绘制设计图、一次次实验(yan)论证,经过十(shi)几次焊接调整,终(zhong)于做出一款新式电(dian)缆卷盘。它功能性强且操作便捷,可以在撤(che)收过程中(zhong)直接将电(dian)缆进行分类,大大提高了武器装(zhuang)备撤(che)收架设效率。
一次,部队按计划将于两个月后奔(ben)赴训练场(chang),但连队仅有(you)的大型吊车吊装(zhuang)员(yuan)却即将退伍。紧急情况下,我主动请缨实行吊装(zhuang)任务,立下“军令(ling)状”:“两个月内,保证完成任务。”请教吊装(zhuang)员(yuan)、自学原(yuan)理……为快速掌握吊装(zhuang)要领,我制作出重(zhong)量相等、形状相似的模拟导(dao)弹反复进行吊装(zhuang)练习,及时梳理难(nan)题(ti)、不断强化操作能力。功夫不负有(you)心(xin)人(ren),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大家圆满完成了吊装(zhuang)任务。那一刻,我很开心(xin),不仅为战胜(sheng)了困难(nan),更为战胜(sheng)了自己。
号手(shou)就位,梦(meng)想启航。随着装(zhuang)备升级换代加快,作为号手(shou)必须有(you)迎难(nan)而上的决心(xin),练就攻坚克难(nan)的专业能力。踔(chuo)厉奋发担使命(ming),大家一定要用实际行动诠释忠诚担当,为强军事业贡(gong)献力量!
(编辑(zhe)为南部战区空军某旅二级上士,钟嘉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