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zheng)策红(hong)利的持(chi)续释(shi)放(fang)、金融科技的深度渗透(tou)以及消费升级的内在驱动,消费金融成为2024年上市金融公(gong)司年报亮点(dian)。
发挥好协同效应
2024年,上市银行零售业务普(pu)遍进入调整期,消费贷(dai)业务增长强劲。在扩内需、促消费的背景下,消费贷(dai)成为零售业务的新增长点(dian)。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xian)示,2024年四季度末(mo),不含个人住房贷(dai)款的消费性贷(dai)款余(yu)额达21.01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全年增加1.24万亿元。多家银行在2024年年报中披露的个人消费贷(dai)款数据有明显(xian)增长。其中,平安银行个人消费贷(dai)款余(yu)额4746.63亿元,同比增长13%;招(zhao)商银行个人消费贷(dai)款余(yu)额3961.61亿元,较上年末(mo)增长31.38%;中国农业银行含信用卡在内的个人消费贷(dai)款余(yu)额1.3万亿元,新增2943亿元,增速28.3%;中国建设(she)银行境内个人消费贷(dai)款余(yu)额5278.95亿元,增幅25.21%;兴业银行个人消费贷(dai)款余(yu)额973.13亿元,较上年末(mo)增长13.18%。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随着国家提(ti)振消费政(zheng)策的出台,银行零售业务有望逐(zhu)步提(ti)速。消费贷(dai)业务有望在政(zheng)策支撑(chi)下继续增长,成为银行重要(yao)的利润来(lai)源。
近年来(lai),消费的重要(yao)性在政(zheng)策层(ceng)面(mian)不断强化。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适(shi)度宽松的货(huo)币政(zheng)策,综(zong)合运用准备金、再贷(dai)款再贴现等工具保(bao)持(chi)流动性充裕,并研究创设(she)新的结构性货(huo)币政(zheng)策工具,加大消费重点(dian)领(ling)域低成本资(zi)金支撑(chi)。财政(zheng)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zhai)3000亿元支撑(chi)消费品以旧换新,已提(ti)前下达首批资(zi)金810亿元,覆盖家电(dian)、手机等12类商品。
对于政(zheng)策利好,中国邮政(zheng)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货(huo)币政(zheng)策与财政(zheng)政(zheng)策协同发力,能够实现供(gong)给与需求的有效配合。上述举措一方面(mian)通过降(jiang)低消费信贷(dai)成本,提(ti)高(gao)了居(ju)民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mian)通过从供(gong)给侧发力改善供(gong)给质(zhi)量(liang),提(ti)高(gao)了居(ju)民的消费意(yi)愿(yuan)。这些都有助于创造消费金融服(fu)务空间。
“参与消费券发放(fang)与促销活(huo)动”在多家金融机构的年报中被提(ti)及:中国工商银行通过品牌系(xi)列促消费活(huo)动,发放(fang)立(li)减(jian)金、流量(liang)券等优惠;中国建设(she)银行承接196个城市76.96亿元消费补贴金额,拉动民生(sheng)消费742亿元。
银行承接政(zheng)府消费券的模式印证了政(zheng)策与金融工具的协同效能,能够带来(lai)双赢。田利辉认为,一方面(mian),银行参与发放(fang)和(he)管理消费券能够扩大客户(hu)基础,增强用户(hu)黏性,并能借此机会推广其他金融产品和(he)服(fu)务;另一方面(mian),银行作为中介平台,负责处理消费券的分发、验证以及资(zi)金结算等工作,可以提(ti)高(gao)整个流程的安全性和(he)效率。
从2024年年报中可以看到,金融机构与政(zheng)府部门协同促消费效果明显(xian)。对于下一步的合作方向,田利辉建议,双方需要(yao)协同数字化基建,打通政(zheng)务数据与银行风控系(xi)统。
金融服(fu)务场景化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ti)振消费的通知》明确要(yao)求,金融机构需围绕扩大商品消费、发展服(fu)务消费和(he)培(pei)育新型消费,丰富完善金融产品和(he)服(fu)务。
面(mian)对经济复苏(su)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需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大规模投(tou)放(fang)消费信贷(dai)、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fu)务流程等方式,持(chi)续促进消费潜力释(shi)放(fang)。
深入渗透(tou)消费场景正在成为消费信贷(dai)服(fu)务的发力点(dian),这一点(dian)在多家上市公(gong)司的年报中得到充分体现。金融机构通过与零售商、电(dian)商平台等合作,构建场景化金融服(fu)务体系(xi),推动消费信贷(dai)产品迭代升级,实现金融与消费的深度融合。工商银行与银联合作在山姆(mu)超市、京(jing)东到家、叮咚买菜(cai)等平台开展消费促销活(huo)动,聚焦老百姓日常买菜(cai)场景,开展满(man)减(jian)、立(li)减(jian)活(huo)动。
场景化金融也体现在信用卡业务中。多家银行在年报中提(ti)到,对信用卡采取“支付场景精准营销”的策略。其中,文(wen)旅(lu)、美食、购物、跨境旅(lu)游、留学等成为信用卡业务推广的高(gao)频(pin)场景。
“场景化金融服(fu)务使得金融产品更加贴近日常生(sheng)活(huo)需求,提(ti)高(gao)了服(fu)务的便(bian)捷性和(he)用户(hu)体验感。”田利辉表示,场景化金融服(fu)务不仅有助于提(ti)高(gao)客户(hu)转化率,还能让金融机构更好地理解客户(hu)需求,从而设(she)计出更符(fu)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he)服(fu)务。
记(ji)者在多份年报中注(zhu)意(yi)到,年轻客群的消费场景受到重点(dian)关注(zhu)。多家金融机构在深入了解年轻客群的生(sheng)活(huo)方式、消费习惯及价值观基础上,打造专属于青年的服(fu)务体系(xi),满(man)足年轻客户(hu)在财富消费端的多样化需求。
中信银行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年轻客群:结合年轻用户(hu)喜好,发行多款游戏联名卡;聚焦年轻人出行、购物等消费场景,上线“有颜有个性”的“颜卡”系(xi)列产品;建立(li)新媒(mei)体渠道矩阵(zhen),在社交平台开立(li)官方账(zhang)号“中信银行信青年”,持(chi)续传播青年服(fu)务理念。中信银行年报显(xian)示,该行Z世代客群达4677.99万户(hu),“颜卡”系(xi)列信用卡累计发卡量(liang)突破1500万张(zhang),累计交易金额超3700亿元。
“年轻一代正逐(zhu)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对于个性化、便(bian)捷性的要(yao)求越来(lai)越高(gao)。”田利辉分析,金融机构在年轻客群中大力推广消费信贷(dai),背后的逻辑是客群战略卡位、场景精准匹配和(he)数据驱动定价。同时(shi),在传统领(ling)域外,在线教育、远程医疗服(fu)务及定制化旅(lu)行等新兴消费场景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构建可持(chi)续生(sheng)态
在消费信贷(dai)规模扩张(zhang)的同时(shi),金融机构越发重视(shi)消费金融生(sheng)态的可持(chi)续发展。
利率下行是年报中被多次提(ti)及的2024年消费信贷(dai)市场的显(xian)著特征之一。国有大型银行及股(gu)份制银行纷纷推出低利率产品。娄飞鹏指出,这种“薄利多销”策略的背后,是银行资(zi)金成本下降(jiang)与市场竞(jing)争加剧的双重作用,存在一定潜在风险(xian)。单纯追求低利率来(lai)吸引客户(hu),可能导致(zhi)银行收益无法有效覆盖成本。
部分银行在年报中披露,正在开发AI风控模型,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信贷(dai)流程。田利辉表示,数字化风控体系(xi)的完善为消费信贷(dai)扩张(zhang)提(ti)供(gong)了底(di)层(ceng)支撑。AI风控模型能够实时(shi)分析海(hai)量(liang)数据,快速识(shi)别潜在风险(xian)点(dian),有效降(jiang)低违约概率,而且能够进行动态风险(xian)预警(jing),实时(shi)监控还款行为,实现了“AI+金融”的深度融合。
除了从自身层(ceng)面(mian)控制风险(xian),金融机构也越来(lai)越重视(shi)消费者教育。建设(she)银行在“3·15消费者权益保(bao)护宣传周”“金融教育宣传月”等活(huo)动中,面(mian)向老年人、青少年、新市民等客群,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教育宣传活(huo)动,帮助广大消费者提(ti)升风险(xian)意(yi)识(shi),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025年《政(zheng)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ti)振消费”列为年度首要(yao)任务,明确提(ti)出实施提(ti)振消费专项行动,并通过财政(zheng)贴息、金融支撑(chi)等组合拳推动政(zheng)策落地。可以预见,未(wei)来(lai)金融机构在促消费领(ling)域的发力空间依然广阔。但(dan)同时(shi),持(chi)续释(shi)放(fang)消费动能仍需破解居(ju)民收入增长放(fang)缓、消费信心不足等深层(ceng)次挑(tiao)战。娄飞鹏表示,金融机构需进一步平衡规模扩张(zhang)与风险(xian)防控,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同时(shi)加强与政(zheng)府、企业的联动,共(gong)同构建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实现金融动能与消费升级的良性互动。(经济日报记(ji)者 赵(zhao)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