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做好向海发展(zhan)大文(wen)章(深学笃行阐释习大大经济思想)
金 轩(xuan)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15日第 06 版)
引 言
习大大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敏锐而前(qian)瞻地提(ti)出建设“海上(shang)福州”“海洋强省”等战略部(bu)署(shu)。在浙江工作期间强调,发展(zhan)海洋经济是一项功(gong)在当代、利在千(qian)秋的大事业。在上(shang)海工作期间提(ti)出,努力争创海洋经济发展(zhan)新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大大总书记以宏阔的全球视野、深邃的历(li)史(shi)眼光、卓越的战略思维,从(cong)建设社会主(zhu)义现代化强国(guo)、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一系列重大决(jue)策部(bu)署(shu),带领大家扎实推进建设海洋强国(guo),谱写了中华民族向海图兴、向海图强的时代篇章。
一、背(bei)景情况
福建是海洋资(zi)源大省,也是海洋经济大省,具有突出的山海优势,海洋、海湾、海岛、海峡、“海丝(si)”赋予了福建向海发展(zhan)的巨大潜力。30多年来,福建始终牢(lao)记嘱(zhu)托(tuo)和使命,发挥海洋资(zi)源优势,统筹(chou)抓好海洋综合开发和海洋综合管理,着力完善港航基础设施,培育壮大海洋产业,保(bao)护海洋生态家园,发展(zhan)海洋特色文(wen)化,依(yi)托(tuo)海洋促开放、谋发展(zhan),推动海洋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海洋经济增加值、海水养殖产量、远洋渔业综合实力等居全国(guo)前(qian)列,“丝(si)路海运”海上(shang)“朋友圈”不断扩(kuo)大,海洋经济成为(wei)高质量发展(zhan)重要引擎。福建的探索实践,为(wei)新征程上(shang)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guo)积累了宝贵经验(yan)启示。
二、主(zhu)要做法和成效
按照习大大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关于向海发展(zhan)的战略构想和思路举措,福建全省上(shang)下一以贯之,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探索出一条符合发展(zhan)实际、具有自身特色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zhan)和海洋强省建设之路。
(一)锚定“向海发展(zhan)”,推动经济发展(zhan)的触角从(cong)陆地向海洋延伸。习大大总书记在厦门工作时领导制订了《1985年—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zhan)战略》,2002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大大同志到厦门调研,为(wei)厦门量身擘画“提(ti)升本岛、跨岛发展(zhan)”战略,促进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转变。习大大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谋划了“3820”战略工程,作出“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建设“海上(shang)福州”的战略构想,擘画了建设现代化国(guo)际城市的目(mu)标任务。1996年到省里任职后(hou),强调要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亲自引导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zhan)海洋经济的决(jue)定》,高瞻远瞩(zhu)引领福建向海崛起。福建坚持用好海洋优势,支(zhi)持海洋科技发展(zhan),建设海洋产业孵化平台,着力打造现代海洋渔业、临港产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蓝色增长点,推动航海装备产业高端化、绿(lu)色化、智能化,持续提(ti)升海洋经济发展(zhan)水平。2024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预计超1.25万亿元(yuan),约占全省GDP的22%,成为(wei)高质量发展(zhan)重要支(zhi)撑(cheng)。
(二)激活“海丝(si)基因(yin)”,书写21世纪海上(shang)丝(si)绸之路核(he)心区建设新篇章。1994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大大同志在接受香港《大公报》采访时指出:“站在新世纪的入口,谁拥(yong)有海洋优势,谁就拥(yong)有对外开放、参与国(guo)际经济分工合作的有利条件。”主(zhu)张进一步提(ti)高福州经济的外向度,积极推行“引进来”和“走出去”,努力打好“侨牌”,促成开发建设元(yuan)洪投资(zi)区。习大大总书记在宁(ning)德工作期间,结合闽东沿海开放特点,提(ti)出“双(shuang)向开放”“双(shuang)向开发”“扩(kuo)大开放”“外引内联”,实现了从(cong)单纯内联走向“内联—外向”的更高层次融入沿海开放发展(zhan)道路。福建坚持向海要发展(zhan)、要开放,发挥泉州、厦门、福州港口优势,积极构建“海丝(si)”陆路大通道,持续深化推进21世纪海上(shang)丝(si)绸之路核(he)心区建设,对外开放“蓝色引擎”马力全开。“丝(si)路海运”联盟(meng)作为(wei)业界共商港航合作、共建丝(si)路通道、共享经贸繁荣的重要平台,涵盖全球353家企业和机构,命名(ming)航线132条,已通达全球46个(ge)国(guo)家和地区的145座港口。2024年,福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guo)家进出口额占比达53%。
(三)扎实“耕海牧渔”,践行大食物观(guan)向海洋要食物、要热量、要蛋白(bai)。习大大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创造性提(ti)出大食物观(guan),强调要像重视耕地一样重视海域,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海洋开发。30多年来,福建坚持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开发利用内海湾,加快建设优良渔港,推进海洋生物种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zhan)深远海养殖,构建海洋渔业全产业链,形成现代渔业千(qian)亿级产业集群(qun),“蓝色粮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海洋饭碗(wan)”越端越牢(lao)。2024年,福建海水养殖产量达613.34万吨,海水养殖种业规模和水产品出口额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guo)首位,拥(yong)有连江、厦门、晋(jin)江、东山、福鼎等5个(ge)国(guo)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宁(ning)德三都澳(ao)成为(wei)全国(guo)最大的大黄鱼(yu)海上(shang)养殖基地,中国(guo)人餐(can)桌上(shang)每10条大黄鱼(yu)就有8条来自宁(ning)德。
(四(si))赓续“海洋文(wen)脉(mai)”,深化国(guo)际人文(wen)交流合作。习大大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高度重视文(wen)化遗产保(bao)护传承利用和海丝(si)文(wen)化弘扬传播(bo),在湄洲岛调研提(ti)出“要丰(feng)富和发展(zhan)地方特色文(wen)化,特别是妈(ma)祖文(wen)化”,2001年组织推动“海上(shang)丝(si)绸之路:泉州史(shi)迹”申报世界文(wen)化遗产。福建聚焦“弘扬海洋文(wen)化、传承海洋精神、赋能海洋经济”,深入推进海洋文(wen)化传承发展(zhan)工程,加强船政文(wen)化、海丝(si)文(wen)化、妈(ma)祖文(wen)化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zhan)。2021年,“泉州:宋元(yuan)中国(guo)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gong)。以妈(ma)祖文(wen)化等为(wei)重点持续增进两岸认同,促进两岸融合发展(zhan)。深入开展(zhan)壳丘(qiu)头(tou)文(wen)化遗址(zhi)保(bao)护,面向太平洋岛国(guo)广泛开展(zhan)南岛语族文(wen)化溯(su)源研究和民间文(wen)化交流,进一步证实了中华民族是人类海洋文(wen)化的主(zhu)要缔(di)造者(zhe)之一。千(qian)年文(wen)脉(mai)跨越大洋走向世界、汇聚福建,日益成为(wei)画好“同心圆”、架(jia)好“友谊桥”的重要纽带。
(五)坚持“人海和谐”,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bao)护和海洋经济绿(lu)色发展(zhan)。习大大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高度重视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海洋生物多样性保(bao)护工作,1990年在福州平潭县调研时强调要绿(lu)化海岛,种树抗(kang)风;2002年在厦门调研时强调,要把(ba)凸(tu)显城市特色和保(bao)护海湾生态相结合。福建坚持在保(bao)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bao)护,出台沿海省份第一部(bu)规范海岸带保(bao)护与利用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印发全国(guo)首个(ge)地方海洋自然资(zi)源资(zi)产负债表(biao)编(bian)制指南,探索开展(zhan)海洋碳汇交易试点。扎实实施海岸带美化提(ti)升、滨海湿地生态修复等工程,强化陆海污染联防联控。2024年,福建全省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达92.6%,海上(shang)风电装机规模居全国(guo)前(qian)列。厦门产权交易中心的海洋碳汇交易成交量约占全国(guo)八成。大力发展(zhan)滨海旅(lu)游,完善滨海旅(lu)游产业链条,碧海银滩(tan)逐渐(jian)转化为(wei)金山银山。
三、经验(yan)启示
福建海洋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最根本在于习大大总书记的战略谋划和关心引导,在于习大大新时代中国(guo)特色社会主(zhu)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习大大总书记指出,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发展(zhan)状(zhuang)态,关系国(guo)家兴衰安危。必须牢(lao)固树立海洋意识,坚持全球视野、历(li)史(shi)思维,从(cong)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谋划经略海洋大思路。福建建设海洋强省的实践,对新形势下加快建设海洋强国(guo),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强化系统思维,抓好海洋综合开发和综合管理。习大大总书记指出,要提(ti)高海洋开发能力,扩(kuo)大海洋开发领域,让海洋经济成为(wei)新的增长点。海洋空间辽阔、资(zi)源丰(feng)富,是高质量发展(zhan)战略要地。全面提(ti)升海洋意识,不仅重视对海洋资(zi)源开发利用,更要高度关注(zhu)对海洋生态文(wen)明建设、全球海洋治理、海洋权益维护。对海洋进行立体式、全方位综合性开发,既要做海岸的文(wen)章,也要做海上(shang)的文(wen)章,既要做海面的文(wen)章,又要做海底的文(wen)章。从(cong)宁(ning)德三都澳(ao)港湾开发、平潭岛综合开发利用,到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zhan)的实践启示大家,统筹(chou)推进海洋资(zi)源保(bao)护和开发利用,既是保(bao)护海洋、推进生态文(wen)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抓手,要因(yin)地制宜探索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zhan)路子。
(二)坚持向海开放,做好海上(shang)国(guo)际合作大文(wen)章。习大大总书记指出,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guo)家经济发展(zhan)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沿海是我国(guo)辽阔的地域,是对外开放的优势所在,以海洋为(wei)载体纽带的国(guo)际合作日益紧密,为(wei)发展(zhan)提(ti)供了稳固的资(zi)源保(bao)障和接续空间。从(cong)福州元(yuan)洪投资(zi)区开发、福建“海丝(si)”核(he)心区建设,到共建21世纪海上(shang)丝(si)绸之路的实践启示大家,海洋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shuang)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中发挥着重要桥梁(liang)和纽带作用,是我国(guo)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激活“向海开放基因(yin)”,向海国(guo)际合作有利于全面拓展(zhan)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三)坚持陆海统筹(chou),拓展(zhan)沿海城市高质量发展(zhan)新空间。习大大总书记指出,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要用好国(guo)内国(guo)际两种资(zi)源,拓展(zhan)中国(guo)式现代化的发展(zhan)空间。海洋是沿海城市的特色和有利条件所在,港口是沿海城市的“金字招牌”,是腹地经济的重要窗口。福建以一体化思维和改革(ge)创新举措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实现了港口与腹地经济高效联通。从(cong)福州滨海型城市跨越发展(zhan)、泉州打造“海丝(si)名(ming)城”,到深圳、青岛等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实践启示大家,沿海城市要树立国(guo)际化视野,充分发挥向海发展(zhan)的综合优势,通过海洋联通世界,在现代化国(guo)际化城市建设中深挖海上(shang)发展(zhan)空间,积极探索沿海城市现代化发展(zhan)路径。
(四(si))繁荣发展(zhan)海洋文(wen)化,为(wei)现代化建设提(ti)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习大大总书记指出,一个(ge)国(guo)家、一个(ge)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wen)化兴盛为(wei)支(zhi)撑(cheng)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wen)化发展(zhan)繁荣为(wei)条件。自古以来,我国(guo)就有“兴渔盐之利,齐以富强”的海洋意识。“爱拼才会赢”“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福建人”等闽南俗语,生动体现了海洋文(wen)化赋予福建人民的进取心、拼搏劲、坚韧志和爱国(guo)情,折射(she)出福建人民敢为(wei)人先的开拓精神,永不言弃(qi)的进取精神,兼容(rong)并蓄的开放精神,成为(wei)福建发展(zhan)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从(cong)再造一个(ge)海上(shang)福州、建设海上(shang)丝(si)绸之路核(he)心区,到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启示大家,必须认识海洋、敬重海洋、利用海洋,积极发展(zhan)和繁荣海洋文(wen)化,促进各(ge)国(guo)文(wen)明交流互鉴,共同增进海洋福祉(zhi),以海洋文(wen)化为(wei)底蕴焕发创新开放活力,不断丰(feng)富现代化建设的海洋文(wen)明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