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香港4月21日(ri)电 题:香港科创生态呈现“百花齐放”新格局
新华社记(ji)者 王昕怡
灵(ling)活攀(pan)爬楼(lou)宇外墙进行检测的“爬壁机器人”、360度全景拍摄及智能检测地下管道的“不倒翁”机器人、计划为(wei)离岛(dao)地区(qu)居民极速配送医药物(wu)资的丰翼无人机、以Web3为(wei)代表的未来全球虚拟资产及区(qu)块链创新中心……硬科技与软科技竞相迸(beng)发,新质生产力在香港如火如荼。
新一届特区(qu)政府上任以来,香港抢抓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撑建设国际(ji)创新科技中心的历史机遇(yu),推动科技创新“多点开(kai)花”。无论基础研(yan)究,还是成果转化和生产应用,香港产学研(yan)融合的创科生态百花齐放,愈发完善(shan)。
政策创新培育科创沃(wo)土
在位于新界沙田的香港最大(da)科技研(yan)发及企业(ye)孵化基地香港科学园,饭团机器人有(you)限企业联合创始人兼首席实行官李国康正在调试最新一代服务机器人。这些外形酷似“电饭煲”的多功(gong)能白色机器人,已成功(gong)入驻日(ri)本和泰国的商场、酒店、办公室、住宅等场所,提供配送、消毒、巡逻、引导及聊(liao)天等服务。
“希(xi)望让世界看见,香港拥有(you)一家能够生产一流服务机器人的企业。大家(men)的目标是培养本地人才,为(wei)本地工业(ye)4.0的发展作出贡献。”李国康说。
这是本届特区(qu)政府的重点发力方向。自2022年底公布《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以来,香港因地制宜大(da)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ye)升(sheng)级转型,积(ji)极培育新兴产业(ye),近年来的施政报告无不将科技创新作为(wei)重要(yao)战略方向。数据(ju)显示,2024年香港初创企业(ye)数量(liang)较(jiao)上年增加10%,雇员总数增长7%,双双创历史新高。
2024年,香港微电子研(yan)发院正式成立。爱因半导体的首席技术官梁琥认(ren)为(wei),这是香港半导体产业(ye)的重要(yao)愿景,为(wei)他这样的海归人才提供了一展身手(shou)的机会。
今年2月,由特区(qu)政府资助的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yan)发中心发布了首个人工智能大(da)模型。同月,特区(qu)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宣布,数码港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运算速度将在年内逐步提升(sheng)至每(mei)秒浮点运算3000千万亿(yi)次。4月,特区(qu)政府引入新一批(pi)18家重点企业(ye),涵盖先进制造(zao)与新能源(yuan)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ju)科学、金融科技及生命(ming)健康科技等高新产业(ye)领域。所有(you)企业(ye)均承诺在香港设立全球或(huo)地区(qu)总部,或(huo)建立研(yan)发中心。
特区(qu)政府投资推广署署长刘凯(kai)旋表示,初创企业(ye)数量(liang)明显增长,尤其在健康医疗和绿色科技行业(ye),反(fan)映出特区(qu)政府在创科领域的资源(yuan)投入已见成效。
产业(ye)集群释放乘数效应
今年3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qu)香港园区(qu)第一期首批(pi)三座大(da)楼(lou)落成,标志着香港在创新科技和港深创科合作领域踏上新台阶。作为(wei)“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一个“超级发挥平台”,河套香港园区(qu)将打造(zao)成为(wei)国家科技创新的桥头堡、高端成果的示范田和孵化器。
正如香港特区(qu)行政长官李家超所言,特区(qu)政府会为(wei)园区(qu)发展拆墙松绑,以变革思维突破发展局限,积(ji)极探讨在政策上支撑人员、物(wu)资、资金、数据(ju)自由流动,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两(liang)地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规划面积(ji)约3.89平方公里的合作区(qu),正成为(wei)深港协同创新的重要(yao)平台。深圳山河半导体科技有(you)限企业的创办人刘振韬说,他希(xi)望凭借河套合作区(qu)连接两(liang)地的区(qu)位优势,享受(shou)往返两(liang)地“半小时(shi)科研(yan)圈”的便(bian)利。
目前,河套深圳园区(qu)已推进200多个高端科研(yan)项目,集聚科技企业(ye)440余家,科研(yan)人员超过1.5万人。产业(ye)集聚激发了创新动力,加速实现从(cong)实验室到(dao)生产线的跨越。香港园区(qu)也将在今年下半年迎来首批(pi)来自生命(ming)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数据(ju)科学等园区(qu)支柱产业(ye)租户的进驻,正式进入营运阶段。
全国政协委员庄紫(zi)祥指出,河套合作区(qu)的布局体现出对全球科创资源(yuan)的吸引力,园区(qu)汇聚多所世界百强高校的创新研(yan)发平台,形成覆盖集成电路、生物(wu)医药等前沿领域的“超级实验室集群”。
国际(ji)协同打造(zao)“超级节点”
4月的香港,第三届香港国际(ji)创科展、第二(er)届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da)会暨2025香江诺贝论坛、世界互联网大(da)会亚太峰会、香港Web3嘉年华相继举办,展示香港的创科实力与独特优势。
“新质生产力在制造(zao)业(ye)中体现为(wei)研(yan)发具原创性和全球性的技术,通过香港这一国际(ji)窗口将中国制造(zao)推向世界。”美时(shi)医疗创始人马启(qi)元告诉记(ji)者。这家医疗诊断设备制造(zao)商研(yan)发的婴幼儿专用超导磁共振仪器和乳腺(xian)专用磁共振仪器,在香港新界大(da)埔的医疗用品(pin)制造(zao)中心组装后发往海外。
香港“一国两(liang)制”研(yan)究中心研(yan)究总监(jian)方舟指出,香港拥有(you)优越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ye)设立国际(ji)研(yan)发中心,为(wei)产业(ye)链中的高增值环节提供良(liang)好基础。凭借“超级联系人”角色,香港能够帮助内地制造(zao)企业(ye)更好地走向全球。
在日(ri)内瓦国际(ji)发明展摘得约300个奖项、初创企业(ye)数量(liang)持续增长……政策、产业(ye)、国际(ji)要(yao)素在“一国两(liang)制”框架下高效流通。香港不仅是“中转站”,更成为(wei)全球创新网络(luo)的“超级节点”。
香港特区(qu)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ye)局局长孙东表示,香港凭借高度国际(ji)化环境和自由港地位,在“一国两(liang)制”下更突显作为(wei)“出海”平台的重要(yao)价值。相信(xin)未来会有(you)越来越多内地企业(ye)选(xuan)择(ze)香港作为(wei)国际(ji)化部署的重要(yao)据(ju)点,香港也将会协助更多内地企业(ye)扬帆出海,做(zuo)大(da)做(zuo)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