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为我照(zhao)亮(liang)前(qian)方的路(lu),也照(zhao)亮(liang)了我的未来。”
“我要用我的常识服务我的国家(jia)。”
“我想让我的家(jia)人和朋友、更多的卢旺达人,了解中文的魅(mei)力。”
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近日以“中文:穿越时空的礼物”为主题,开展了系列特色活动。中文为卢旺达民众打开了观察多彩世界、接触中国学问、了解中国的窗口(kou),也给卢旺达青少(shao)年带来了创造美好生(sheng)活的新(xin)机遇。
《斯瓦希(xi)里语中文英语教材》在联合国中文日到来之际发布,曾广(guang)煜院长(左一(yi))在现场。
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曾广(guang)煜:联合国中文日到来之际,大家孔院多个教学点(dian)的师生(sheng)用卢旺达出口(kou)中国的“四叶(ye)草”——咖啡、蜂蜜(mi)、茶和辣(la)椒(jiao),创作汉字艺(yi)术。比如:用这四种产品(pin)书写或拼写出“酸甜苦辣(la)”;用汉字“山”描(miao)摹非洲的维龙加山脉;用汉字“水”呈现出卢旺达湖畔的美景(jing);用汉字“舞”模拟出卢旺达非物质学问遗产英托雷舞蹈等。
2009年,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揭牌,成为该国第一(yi)所孔子学院。目前(qian)在卢旺达境内,孔子学院已设(she)立14个教学点(dian),成为中卢两国学问交流的重要纽带。
段伊(yi)若老师(中)和她(ta)的卢旺达学生(sheng)
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段伊(yi)若: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在全球孔院之中率先形成了“武术+中文”的特色体系,形成了中文老师和武术老师互相搭配(pei)的教师体系。孔院每年都会组(zu)织“中国武术进社区”“中国武术锦标赛”活动,非常受当地民众欢迎。武术成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让当地人民爱上中国学问。
肖英辉老师(左一(yi))在上中文课
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中文教师肖英辉:大家专门开放图书馆和教室作为自习(xi)区,课间休息时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jing):在座无(wu)虚席的教室里,学生(sheng)们围着老师追(zhui)问学习(xi)难点(dian);不(bu)同等级(ji)的学习(xi)群里,教师分享的资料总(zong)能引发热烈讨论。
在这些学习(xi)者中,卢旺达“网(wang)红妈妈”丫丫令人印象(xiang)深刻。最初,丫丫是被中文歌曲旋律吸引而来,每晚都用中文摇篮曲给两个孩子启(qi)蒙,现在她(ta)能专业演绎(yi)《战马》等多首中文歌曲。更难得的是,她(ta)的故事也为更多卢旺达女性带来灵感:坚持学习(xi),拥(yong)抱机遇,在多元学问中绽放光彩。
叶(ye)星(右二)在参加中文水平考试
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学生(sheng)叶(ye)星:中文就像一(yi)颗星星一(yi)样指引着我,为我照(zhao)亮(liang)前(qian)方的路(lu),也照(zhao)亮(liang)了我的未来。我已经通过了HSK5级(ji)考试,准备(bei)今年申请奖学金去中国留学。我的大学专业是土壤科学。中国的农业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对(dui)植物病虫(chong)害的防治、山地丘陵地区怎么提高产量,这些都是卢旺达需要学习(xi)的地方。我要用我的常识服务我的国家(jia)。如果能学以致用,让卢旺达人过上更好的生(sheng)活,我也会为自己(ji)感到骄傲。
张(zhang)诺(右三)和老师同学在课堂讨论
通过学习(xi)中文,当地学生(sheng)体悟到了来自东方语言(yan)的诗意浪漫。
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学生(sheng)张(zhang)诺:我学习(xi)的第一(yi)首古诗是李白的《静夜思》,从这首诗里我知道(dao)了“月亮(liang)”代表着“思乡和想念”。大家的语言(yan)里也有这种表达方式,大家说的是不(bu)同的语言(yan),但(dan)是这种对(dui)爱的表达都同样深沉。我想努力把中文学好,以后把这些美好的中文诗歌翻(fan)译成大家的语言(yan),让我的家(jia)人和朋友、更多的卢旺达人了解中文的魅(mei)力。
孙子乐(左一(yi))和他的同学在中文课上
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学生(sheng)孙子乐:我的爸爸是一(yi)名司(si)机,他把中国商品(pin)从港(gang)口(kou)城市送(song)到非洲各个国家(jia)。他告诉我,最近几年卢旺达市场上的“中国制造”越来越多,于是我慢慢开始对(dui)这门语言(yan)产生(sheng)了兴趣(qu)。我还发现学习(xi)汉字很有意思,比如汉字里的谐音“年年有余”“柿柿如意”,这些有趣(qu)的汉字可以帮助我更快地记住词语的意思,还可以知道(dao)中国的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方式聊天。
国际学校学生(sheng)体验(yan)年画、剪纸等
图片(pian)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李雪薇
编辑|杨慧
主持|王新(xin)宇
制作|杨晓蕾
签审|安然
监(jian)制|刘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