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chun)暖花开,在市属(shu)公园和街心(xin)花园,经(jing)常(chang)能看到老人们舒展筋骨的身影。春(chun)季虽(sui)是(shi)锻炼黄金期,老年(nian)人锻炼运(yun)动时还(hai)是(shi)要格外当心(xin)。
北京(jing)晚报记者(zhe)梳(shu)理本市近5年(nian)相关案例发现(xian),“小运(yun)动”若不当心(xin)也会出现(xian)“大状(zhuang)况”,老年(nian)人须警惕“健身变伤身”“遛(liu)公园遛(liu)进医院”的风险。
公园锻炼受伤
老年(nian)人占比近六成
记者(zhe)在中国裁(cai)判文书网查询发现(xian),2020年(nian)至今(jin),以北京(jing)的公园为区域限定,近5年(nian)内,全市各(ge)级(ji)法院共审结了48起人员受伤索赔案件。从受伤人员年(nian)龄分布看,“一老一小”特征明显:10岁以下儿童15起,占比约31%,60岁以上老年(nian)人28起,占比约58%。
老年(nian)人在公园意外受伤后,约87%的案件涉及公园的设备(bei)设施,因此将公园管理方列为被(bei)告,约13%涉及被(bei)撞伤,因此将“肇(zhao)事”的个人列为被(bei)告。值得注意的是(shi)责任的划分,约83%的案件中,老年(nian)人被(bei)判决需要对损害(hai)后果承担一部分责任,有的甚至需要自己负(fu)全责,仅有4起案件,老年(nian)人自身无过错。
老人把景观石当座位
擅入“禁区”被(bei)绳(sheng)栏绊倒
马大爷在海(hai)淀区一个公园遛(liu)弯,“看到远(yuan)处有几个人坐在一堆大石头上休息,刚好有个人起身离开,我就想赶快坐到石头上休息。”不承想,马大爷行进途中被(bei)设置在石头堆前的绳(sheng)索围栏绊倒摔伤致骨折。马大爷事后将公园管理方诉至法院,索赔5.8万余元。
马大爷认为,公园的石头堆处一直有游(you)客休息,公园在对此知晓(xiao)的情况下,应确保自人行道至石头堆的路线畅通无阻,不应该设置绳(sheng)索护栏,公园对此存在过错。
“那处石头堆是(shi)公园的一处景观石,虽(sui)然很多游(you)客会擅自进入公园禁止进入的景观区域,但这种现(xian)象属(shu)于侵(qin)害(hai)了其他游(you)客及公园相应权益(yi)的行为,马大爷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li)人,自身没有对行为的过错和风险进行妥善识别,应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公园管理方辩称。
法院审理认为,公园在马大爷摔伤后接到家属(shu)反(fan)映,第一时间(jian)到场协(xie)助其前往医院就医,在整个事件的处置过程中不存在过错。此外,在路缘石已将人行步(bu)道与景观区域隔开的情况下,马大爷应对园内景观区域及休息区域具备(bei)识别能力(li),也就是(shi)说,游(you)客应该在园内的人行步(bu)道中行走及休息。公共区域内配套(tao)设施设置情况、其他游(you)客的不当行为等因素(su),均非游(you)客可以进入公共场所(suo)景观区域的正当、合理理由。最终,法院判决驳回了马大爷的全部诉求。
老人散步(bu)时被(bei)5岁男(nan)孩撞倒
骨折构(gou)成伤残索赔20万
家住朝阳区的刘先生每天去家附近公园的塑胶跑道慢走。一个周六,公园跑道的人不少,其中就有刘先生和5岁男(nan)孩君(jun)君(jun)及其奶奶。
“我正走着路,突然一个嬉戏(xi)奔(ben)跑的男(nan)孩冲到我面前,我躲避不及就被(bei)撞倒了。”刘先生说,自己在男(nan)孩奶奶陪同下去医院就医,经(jing)诊断,右(you)侧(ce)肱骨头骨折,构(gou)成十(shi)级(ji)伤残。事后,刘先生将孩子的父母诉至法院,索赔20万余元。
庭审中,双方对事发前几分钟的情形各(ge)执一词。刘先生坚(jian)称自己是(shi)被(bei)乱跑的孩子撞倒的,孩子奶奶却说,虽(sui)然君(jun)君(jun)有三次回头在等待自己,但每次都是(shi)待在原地(di)不动,并没有到处乱跑,因此也就没有与刘先生发生身体接触。
法院调取涉案公园的监控视频(pin)发现(xian),事发时刘先生和君(jun)君(jun)相向而行,虽(sui)然君(jun)君(jun)碰撞刘先生的瞬间(jian)视频(pin)影像不够(gou)清(qing)晰,但在此前,君(jun)君(jun)有边(bian)小跑边(bian)回头张望的动作,而且(qie)刘先生摔倒时君(jun)君(jun)与其距(ju)离最近,再结合事发后围观群(qun)众的反(fan)应以及双方处理的方式(shi),法院认为君(jun)君(jun)撞倒刘先生这一事实具有高度可能性,君(jun)君(jun)父母作为其监护人应当承担侵(qin)权责任。
法院同时也指出,当时双方距(ju)离4到5米时,刘先生已经(jing)看到君(jun)君(jun)向自己迎面跑来,且(qie)速度不快,刘先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li)人,理应避免碰撞,因此,刘先生对损害(hai)的发生亦存在过错。综(zong)上,法院认定双方各(ge)承担50%的责任,判决君(jun)君(jun)父母赔偿刘先生合理损失7.5万余元。
借公园座椅拉(la)伸
椅子翻了人骨折了
家住房山的75岁王老太经(jing)常(chang)去家附近的一处免费公园散步(bu)遛(liu)弯。一天早(zao)晨,王老太晨起锻炼,就在她拽着公园座椅抻拉(la)身体,并左右(you)摇摆(bai)时,座椅突然翻倒,王老太随之倒地(di)摔伤导致腰椎骨折,虽(sui)经(jing)手术治疗,但王老太还(hai)是(shi)构(gou)成了十(shi)级(ji)伤残。
事后,王老太的家属(shu)将公园设施养护企业(si)诉至法院,索赔18万余元。公园设施养护企业(si)则辩称,公园的椅子是(shi)方便游(you)客乘坐的,而不是(shi)用于锻炼的。王老太拽着椅子摇摆(bai)锻炼,把椅子拽倒了。王老太因损坏公共设施的行为而受伤,公园管理方没有赔偿义务。
法院审理认为,根(gen)据在案证据,公园座椅确实存在老化失修的情况,公园设施养护企业(si)未及时维修养护,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对损害(hai)发生存在明显过错,应在过错范围内承担侵(qin)权责任。
公园内的长椅是(shi)供游(you)客坐下休息时使用的,而非健身器材(cai),在用力(li)拉(la)拽时,本身就存在一定危险性。王老太作为老年(nian)人,应对自身安全尽到相当的注意义务,应当预见到不当使用公园座椅借力(li)锻炼可能发生的危险,没有予以防范,这也是(shi)损害(hai)后果发生的原因之一。
最终,法院综(zong)合双方过错程度,酌定公园设施养护企业(si)和王老太分别承担60%和40%的责任,判决前者(zhe)赔偿王老太合理损失10万余元。
使用公共设施设备(bei)不当
需对损害(hai)后果“买单”
房山法院张舒法官表示,公园是(shi)向不特定公众开放的服务场所(suo),属(shu)于公共场所(suo)范畴。公园管理方应当对入园游(you)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负(fu)有安全保障义务,应加强(qiang)安全隐患(huan)排查,对公园的设施设备(bei)进行定期检修,避免“被(bei)忽视”的安全风险。
“需要指出的是(shi),公园管理方的安全保障义务有一定范围,应以其管理义务和控制能力(li)为限。”张舒法官进一步(bu)说明,公共场所(suo)是(shi)否采取了必要措施防范危险的发生,是(shi)公共场所(suo)管理人是(shi)否应承担责任的评判标(biao)准。例如,公园已经(jing)设置了明显的禁行、禁入警示标(biao)志和围栏的路段、草地(di)等区域,明确告知、提示老年(nian)人需在成年(nian)人陪同下才能使用的设施、设备(bei),老年(nian)人仍擅闯擅用,就需要老人自己承担危险后果。
“就游(you)客而言,尤其是(shi)体能较弱、反(fan)应速度较慢的老年(nian)人,无论在何处游(you)玩,每个人都是(shi)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增强(qiang)安全意识,自觉遵守游(you)客行为规范,警惕‘习以为常(chang)’中的风险。”张舒法官提醒,公园的公共设施设备(bei)都有专门用途,并不是(shi)都可以用作运(yun)动、休息的器材(cai)。若游(you)客使用公共设施设备(bei)不当,使自己陷入危险境地(di),就要对自我损害(hai)后果“买单”。
北京(jing)晚报 记者(zhe) 张宇,案件当事人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