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gong)上海市(shi)委 上海市(shi)人民政(zheng)府印发《新时(shi)代新征程促进民营(ying)经济(ji)高质量发展的若(ruo)干措(cuo)施》的通知
各区党委和人民政(zheng)府,市(shi)委、市(shi)人民政(zheng)府各部(bu)、委、办、局,各市(shi)级机关,各人民团体:
市(shi)委、市(shi)人民政(zheng)府同意《新时(shi)代新征程促进民营(ying)经济(ji)高质量发展的若(ruo)干措(cuo)施》,现印发给你们,请(qing)认真贯彻执(zhi)行(xing)。
中共(gong)上海市(shi)委
上海市(shi)人民政(zheng)府
2025年4月1日
新时(shi)代新征程促进民营(ying)经济(ji)高质量发展的若(ruo)干措(cuo)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大大总书记在民营(ying)企业座谈会(hui)上的重要讲话(hua)精神,坚持(chi)“两个毫不动摇”,支(zhi)持(chi)引导民营(ying)企业和民营(ying)企业家敢作(zuo)敢为、善作(zuo)善成,进一步促进新时(shi)代新征程上海民营(ying)经济(ji)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措(cuo)施。
一、持(chi)续优化(hua)民营(ying)经济(ji)发展环境
(一)严格实施市(shi)场(chang)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guan)理要求,持(chi)续开展市(shi)场(chang)准入壁垒(lei)排查清理,确保清单之外(wai)无违(wei)规另设市(shi)场(chang)准入行(xing)政(zheng)审批和市(shi)场(chang)准入限制性条件(jian),未列入负面清单的领域,民营(ying)企业均可依法平等进入。
(二)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起草涉及经营(ying)主体经济(ji)活动的地(di)方性法规、政(zheng)府规章、规范性文件(jian)以及具体政(zheng)策措(cuo)施,应(ying)当依法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保障各类经营(ying)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shi)场(chang)竞争。对滥用行(xing)政(zheng)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xing)为严格执(zhi)法。
(三)确保建设工程招(zhao)投标全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推进招(zhao)投标电子化(hua)平台建设,加强建设工程招(zhao)投标信息(xi)公开,持(chi)续推行(xing)现场(chang)分散评标与远程分散评标。统一建设工程企业信用评价标准,全面取消不合理限制。规范建设工程特别(bie)是政(zheng)府投资项目的承发包(bao)行(xing)为,保护承发包(bao)双方合法权益,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guan)理。
(四)保障民营(ying)企业平等参与政(zheng)府采购。进一步规范政(zheng)府采购市(shi)场(chang)秩序,提高采购透明度。持(chi)续清理差别(bie)歧视条款和违(wei)规设置(zhi)的供应(ying)商备选库、名录库、资格库等。规范开展框架协议采购,定期更新入围供应(ying)商名单。用好政(zheng)府采购预留份额、价格评审优惠等政(zheng)策,对超过400万元的工程采购项目中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预留份额由30%以上提高至40%以上的政(zheng)策延续至2026年底(di)。强化(hua)政(zheng)府采购诚(cheng)信履约,及时(shi)支(zhi)付合同价款,保证采购质量。加大政(zheng)府采购创新产品力度,发挥首台(套)保险补偿机制作(zuo)用,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创新产品迭代应(ying)用。
二、加快完善民营(ying)企业投融资支(zhi)持(chi)政(zheng)策
(五)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扩大有效投资。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围绕国家产业结构调(diao)整引导目录中鼓励类领域和我市(shi)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投资建设先进产业项目,加大政(zheng)策扶持(chi)和要素配置(zhi)力度。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能源(yuan)、保障性租赁住(zhu)房等领域项目建设和运营(ying)管(guan)理。出台电力系统调(diao)节能力建设相关支(zhi)持(chi)政(zheng)策,鼓励民营(ying)企业进入虚拟电厂(chang)、车网互动、新型储能等领域。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参与绿色燃料、循环经济(ji)等绿色低碳转型重点应(ying)用场(chang)景建设。鼓励民营(ying)企业参与数据、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算力补贴,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租用智算资源(yuan)进行(xing)大模型研发训练和应(ying)用,支(zhi)持(chi)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有企业使用民营(ying)企业建设的数据储存和算力资源(yuan)。鼓励民营(ying)企业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具身智能、低空经济(ji)等新型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商业银(yin)行(xing)为其提供优惠利率贷(dai)款,同时(shi)政(zheng)府专项资金管(guan)理单位在优惠利率基础上提供最高1.5个百(bai)分点利息(xi)补贴。建立民间投资重点项目库,提供土地(di)、能源(yuan)、资金等要素保障。
(六)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参与“两重”“两新”。加强对民营(ying)企业参与“两重”“两新”的引导、培训、服务,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zheng)策。鼓励民营(ying)企业用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gai)造再贷(dai)款政(zheng)策,可与我市(shi)技术改(gai)造贷(dai)款贴息(xi)政(zheng)策叠加同享,最高贷(dai)款贴息(xi)不超过企业实际贷(dai)款利率。
(七)加大金融机构信贷(dai)投放力度。用好支(zhi)持(chi)小微企业融资协调(diao)工作(zuo)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无缝续贷(dai)”“无还本续贷(dai)”服务。深化(hua)“政(zheng)会(hui)银(yin)企”四方合作(zuo)机制。推进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融资服务中心下沉至更多重点产业园区和街镇。鼓励商业银(yin)行(xing)用好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liu)信用信息(xi)共(gong)享平台。落实我市(shi)中小微企业信贷(dai)奖补政(zheng)策,取消科技、绿色低碳等重点行(xing)业不良贷(dai)款补偿门槛,提升补偿比(bi)例至55%,对首次贷(dai)款额外(wai)再提高5%。支(zhi)持(chi)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完善供应(ying)链管(guan)理,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zuo),开展供应(ying)链金融服务。支(zhi)持(chi)供应(ying)链上民营(ying)中小微企业开展订单贷(dai)款等业务,鼓励民营(ying)企业开展供应(ying)链票据业务。推动中小微企业政(zheng)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增量扩面,推进“商会(hui)批次贷(dai)”。支(zhi)持(chi)金融机构推出汇率避险产品,降低企业汇率避险成本。运用碳减排支(zhi)持(chi)工具,对民营(ying)企业绿色低碳等项目给予信贷(dai)支(zhi)持(chi)。
(八)拓宽民营(ying)企业融资渠(qu)道。加强上市(shi)辅导、法律服务等,助力民营(ying)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等多层次资本市(shi)场(chang)上市(shi)融资。提升并购服务水平,鼓励民营(ying)企业聚(ju)焦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并购重组,培育科技领军民营(ying)企业和链主型龙头民营(ying)企业。支(zhi)持(chi)民营(ying)上市(shi)企业运用回(hui)购、股东增持(chi)等工具进行(xing)市(shi)值管(guan)理。符(fu)合条件(jian)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金额度内自主借用外(wai)债。依托上海常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zuo),优化(hua)民营(ying)企业常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鼓励政(zheng)府投资基金、产业扶持(chi)资金等支(zhi)持(chi)民间投资项目。
三、着(zhe)力解决拖欠民营(ying)企业账款问题
(九)持(chi)续开展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xing)动。完善防范化(hua)解政(zheng)府和国有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长效机制,对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情况加强审计监督。推动大企业优化(hua)供应(ying)链管(guan)理,提高账款支(zhi)付效率。健全中小企业合同纠纷法律救济(ji)机制,提升企业合同管(guan)理水平和风(feng)险防范能力。推动行(xing)业协会(hui)和相关机构建立账期信息(xi)定期披露(lu)制度。加快处置(zhi)违(wei)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反馈线索。
(十)强化(hua)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依法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动态调(diao)整市(shi)场(chang)监管(guan)领域失信惩戒措(cuo)施清单。优化(hua)“信用上海”门户网站(zhan),及时(shi)处理民营(ying)企业投诉信息(xi)。将政(zheng)府违(wei)约失信情况纳入政(zheng)务诚(cheng)信评价指标体系。优化(hua)公共(gong)信用修复(fu)“一件(jian)事”功能,探索信用修复(fu)集体救助机制,便利民营(ying)企业依法恢复(fu)信用。
四、依法保护民营(ying)企业和民营(ying)企业家合法权益
(十一)加强民营(ying)经济(ji)法治保障。研究制定我市(shi)民营(ying)经济(ji)促进条例,适时(shi)修订《上海市(shi)优化(hua)营(ying)商环境条例》。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严格区分经济(ji)纠纷与违(wei)法犯罪。依法规范牟利性职业索赔(pei)、职业举报行(xing)为,建立投诉举报异常名录并共(gong)享运用,对牟利性职业索赔(pei)投诉可依法不予受理或终止(zhi)调(diao)解。形成“职业闭店”风(feng)险经营(ying)者(zhe)名单,对涉及名单内经营(ying)者(zhe)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股东等变更登记加强审查。引导民营(ying)企业合规经营(ying),完善合规指引正面清单,探索建立高频违(wei)法行(xing)为披露(lu)负面清单。
(十二)优化(hua)涉企行(xing)政(zheng)检查。全面推行(xing)“风(feng)险+信用”分级分类检查制度。发布各领域“无感监管(guan)”对象清单和“无事不扰”事项清单,实施差异化(hua)的检查频次和抽(chou)查比(bi)例。全面推行(xing)涉企“检查码”,统一涉企行(xing)政(zheng)检查标准要求,提高规范性、一致性、协同性。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xing)远程监管(guan)和预警防控(kong),减少非(fei)必要现场(chang)检查。
(十三)深化(hua)包(bao)容审慎监管(guan)。依法拓展市(shi)场(chang)监管(guan)、交通运输、学问(hua)市(shi)场(chang)等领域轻微违(wei)法行(xing)为依法不予行(xing)政(zheng)处罚事项,细化(hua)轻微违(wei)法行(xing)为依法不予实施行(xing)政(zheng)强制措(cuo)施情形。联合苏(su)浙皖制定出台新版长三角地(di)区市(shi)场(chang)监管(guan)领域轻微违(wei)法行(xing)为依法不予行(xing)政(zheng)处罚和从轻减轻行(xing)政(zheng)处罚规定,并发布长三角免罚轻罚典型案例。
(十四)依法依规办理涉企案件(jian)。依法审慎适用涉产权诉讼强制性措(cuo)施,完善防止(zhi)超标的查封长效机制,加大涉案财物追(zhui)缴处置(zhi)及权益异议救济(ji)力度。健全经济(ji)犯罪案件(jian)特定环节提级审批机制,加强对涉企案件(jian)的执(zhi)法监督。完善公安机关刑事办案协作(zuo)机制,归口接收审核异地(di)公安机关刑事办案协作(zuo)请(qing)求。加强商事调(diao)解与仲裁、公证、鉴定联动,优化(hua)诉调(diao)对接机制,为企业提供多元化(hua)商事争议解决服务。拓展涉外(wai)海事临时(shi)仲裁适用范围,建立仲裁机构调(diao)解结案减退仲裁费用长效机制。
(十五)营(ying)造清朗网络舆论环境。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xing)动,引导在沪网络平台设立涉企侵权信息(xi)举报专区,依法依规打击惩治涉企造谣传谣、以负面舆情进行(xing)勒索等行(xing)为,维护民营(ying)企业网上合法权益。
五、大力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创新开放发展
(十六)鼓励民营(ying)企业积极(ji)参与重点科技攻关任务。鼓励民营(ying)企业申报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国家重大攻关任务。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与科技主管(guan)部(bu)门设立联合科研基金,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开展选题。鼓励民营(ying)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开展科技攻关,参与重点创新任务。鼓励民营(ying)企业承担市(shi)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市(shi)级科技重大专项和市(shi)级科技项目。完善基础研究多元化(hua)投入机制,运用后(hou)补贴等政(zheng)策激励民营(ying)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参与公共(gong)数据资源(yuan)开发利用,促进政(zheng)企数据融合。
(十七)推动科技创新资源(yuan)共(gong)享。支(zhi)持(chi)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向民营(ying)企业开放重点实验(yan)室(shi)和公共(gong)研发平台,共(gong)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仪(yi)器设备、科学数据和科技报告等。推动民营(ying)企业平等使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逐步提高企业用户机时(shi)。对未纳入我市(shi)“科技创新券”适用范围的民营(ying)企业用户,原则(ze)上给予每年最高不超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使用费50%、总额不超过100万元补贴。推动市(shi)属国有企业向各类经营(ying)主体开放更多国资数字化(hua)转型应(ying)用场(chang)景。
(十八)集聚(ju)各类功能性机构。聚(ju)焦加快“五个中心”建设主攻方向,鼓励民营(ying)企业在我市(shi)设立研发中心、全球供应(ying)链管(guan)理中心、资金结算中心、贸易总部(bu)等功能性机构,在创新产品申报、研发用品出入境、人才(cai)落户、跨境资金结算和数据流(liu)动等方面提供支(zhi)持(chi)和服务。
(十九)加强民营(ying)企业常识产权服务和保护。发挥常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su)维权中心作(zuo)用,依法为重点领域民营(ying)企业提供专利快速(su)预审服务。依托常识产权维权援(yuan)助工作(zuo)站(zhan)和多元解纷体系,为民营(ying)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深入实施专利转化(hua)运用专项行(xing)动,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组建产业常识产权创新联合体。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开展常识产权共(gong)享保护,组建若(ruo)干重点产业专利池,探索常识产权开源(yuan)共(gong)享新模式,加强常识产权管(guan)理标准建设。引导编(bian)制重点产业、行(xing)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南,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加大行(xing)刑衔接力度,依法打击侵犯常识产权、窃取商业秘密等违(wei)法犯罪行(xing)为。完善海外(wai)常识产权纠纷应(ying)对服务网络布局,及时(shi)发布纠纷预警信息(xi),做好培训和引导。
(二十)助力民营(ying)企业国际化(hua)发展。建设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在浦东新区(上海自贸试验(yan)区)、临港新片区和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打造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聚(ju)焦政(zheng)策法规、跨境融资、数据流(liu)动、投资保护、风(feng)险防范等需求,提供综合服务。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实施全球化(hua)发展战略,优化(hua)产业链全球布局。加强对中小企业海外(wai)参展参会(hui)的组织服务。提升民营(ying)企业应(ying)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lei)能力,针对出口贸易、链主企业、上下游供应(ying)商,做好分类辅导。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开展重点领域境外(wai)投资,提高境外(wai)投资便利化(hua)水平。加大对民营(ying)外(wai)贸企业内外(wai)贸一体化(hua)发展、全球产业布局的信用保险支(zhi)持(chi)力度。鼓励商业银(yin)行(xing)为民营(ying)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投资等一揽子跨境人民币(bi)综合金融服务。用好浦东新区立法授权,为促进民营(ying)企业参与对外(wai)开放提供法治保障。
六、切实加强民营(ying)经济(ji)发展服务保障
(二十一)优化(hua)惠企政(zheng)策服务。制定涉企政(zheng)策要广泛听取民营(ying)企业和行(xing)业协会(hui)商会(hui)意见,特别(bie)是充分听取中小企业意见。依托我市(shi)惠企政(zheng)策“随申兑”平台,提升政(zheng)务服务“一网通办”服务水平,为各类经营(ying)主体提供“政(zheng)策找企业”智能服务,提升政(zheng)策申兑便利性、透明度,拓展“免申即享”“直达快享”范围,加强惠企政(zheng)策宣传。
(二十二)强化(hua)各类要素保障。落实国家工商业土地(di)使用权到期续期政(zheng)策,鼓励民营(ying)企业在符(fu)合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厂(chang)区改(gai)造、开发地(di)下空间等途径提高自有工业用地(di)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优化(hua)审批环节,提高服务效率。积极(ji)吸纳民营(ying)企业高层次人才(cai)进入职称评审专家库,通过“直通车”“绿色通道”等畅通民营(ying)企业专业技术人才(cai)职称评价渠(qu)道。
(二十三)完善与民营(ying)企业常态化(hua)沟通交流(liu)机制。用好12345市(shi)民服务热(re)线、重点企业“服务包(bao)”制度,通过座谈会(hui)、圆桌会(hui)等形式,完善政(zheng)企沟通机制,加强涉企政(zheng)策解读。加强招(zhao)商引资和企业服务一体化(hua),强化(hua)涉企问题发现和有效解决。
(二十四)全面构建亲清政(zheng)商关系。推动各级领导干部(bu)坦荡真诚(cheng)同民营(ying)企业家交往,依法依规为民营(ying)企业和民营(ying)企业家解难题、办实事。鼓励民营(ying)企业家与各级党委和政(zheng)府及部(bu)门积极(ji)沟通交流(liu),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ying)。
(二十五)支(zhi)持(chi)民营(ying)企业和民营(ying)企业家勇担时(shi)代重任。大力弘扬(yang)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ying)企业家诚(cheng)信守法、勇于创新,加强对民营(ying)企业先进典型和优秀民营(ying)企业家事迹的宣传报道。鼓励民营(ying)企业积极(ji)履行(xing)社会(hui)责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二十六)强化(hua)政(zheng)策措(cuo)施落实。建立我市(shi)促进民营(ying)经济(ji)高质量发展工作(zuo)协调(diao)机制。加强民营(ying)经济(ji)统计监测。各区、各部(bu)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促进民营(ying)经济(ji)高质量发展工作(zuo),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抓好各项任务举措(cuo)落实。市(shi)发展改(gai)革委要会(hui)同有关单位统筹(chou)推进相关工作(zuo),及时(shi)总结推广好经验(yan)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