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人间(jian)四月天,春光不负读书人。“4?23”世界读书日期间(jian),京华大地(di)到处洋溢(yi)着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朝阳公园北京书市主展场人头攒(zan)动,大家徜徉(yang)在书海里挑选心仪(yi)的图书;北京阅读季启动,发布“京华好书”及阅读研学活动;“旧书新知”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地(di)开展,吸引着古(gu)旧书爱好者前来“寻宝”;西城区57家“悦读湾”成为群众身(shen)边的精神驿(yi)站、平谷区邀请名家讲师走进校园启智开讲,解锁(suo)阅读课“行走新模式”……这(zhe)些学问现(xian)象也(ye)是书香京城建设的生动实践(jian)。
“旧书新知”扎根首都走向全国
2023年北京市创立“旧书新知”品牌,经过一年多时间(jian)的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线上(shang)线下旧书交易体系持续壮大,去年共有400多家实体书店增设了旧书新知专区。
东城区自去年11月以来携手(shou)孔夫子旧书网举(ju)办“旧书新知书香致远”系列主题活动,把旧书古(gu)籍带入曹(cao)雪(xue)芹故居纪念馆(guan)、观中?中轴线在地(di)学问博物馆(guan)、史家胡(hu)同博物馆(guan)、明城墙遗址公园等东城区历史古(gu)建、名人故居学问特色空间(jian),通过古(gu)籍旧书主题内容与古(gu)建场馆(guan)相匹配,将精品旧书学问主题市集与东城区学问地(di)标(biao)有机结(jie)合。
可以说,“钟鼓书韵”、中轴线上(shang)“读书报(bao)国”已成为北京市民学问交流的亮丽风景。“我在这(zhe)片胡(hu)同住了大半辈子,二(er)十年前报(bao)国寺书市还是零散小摊,如今西城区政府规划出敞亮的学问市集,真有种老树发新芽的欣喜。”已经退休的李大爷轻(qing)抚28元淘到的《道教图文百科》向记者感(gan)慨,他(ta)每个月雷打不动地(di)支(zhi)出500元“淘书基金”,用时光丈量着古(gu)旧书市的蝶变轨迹。
海淀区作为科教学问高地(di),今年的旧书进校园学问市集活动以“开学季”“与“毕业季”为节点,深度融入中关村(cun)高校学问圈,打造高校学问新地(di)标(biao)。活动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0所重点高校,每场会有数十家古(gu)籍书店、独立书商携万册旧书进驻校园,组织开展“经典重读”“图书漂流站”“封面(mian)艺术长(chang)廊”等古(gu)旧书特色活动,以创新形式激活高校“书香基因”,推动常识共享(xiang)与青春共鸣,让经典在青年手(shou)中焕发新生。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旧书新知”品牌还积极走出去,就在去年首次于香港书展设立专区,还参加了山东、江苏、河北、天津、上(shang)海等地(di)方展会。“让旧书找(zhao)到新知己,从旧书获取新常识”的活动理念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jian)和(he)平台。今年北京市将持续深入推进繁荣(rong)旧书市场工作,常态化开展“旧书新知”系列活动。同时积极融入京津冀宣传学问协同发展格局,加强与其(qi)他(ta)省市的联动,让有价值的旧书回到流通体系,更好满足群众阅读需(xu)求,助力营(ying)造良好的城市学问氛围。
“真金白银(yin)”扶持北京实体书店
北京市打造“旧书新知”品牌的同时,也(ye)在“真金白银(yin)”地(di)扶持着实体书店。全市目前拥(yong)有实体书店超过2100家。就在去年对346家实体书店分别从房租补贴、示范书店奖励等四个项目类别和(he)2138场阅读学问活动给予(yu)了奖励扶持。
今年北京市继(ji)续扶持实体书店,按(an)照相关政策要求,就同一年度内,经评审符合扶持条件的实体书店,单店获得的扶持奖励总金额,大型书店不超过300万元、中小型书店不超过100万元。另外,符合公共学问服务奖励条件的,大型书店不超过200万元,中小型书店奖励最高70万元。
除了“真金白银(yin)”的扶持,北京市也(ye)在鼓励引导实体书店持续开展阅读进基层活动,丰富市民群众精神学问生活;同时积极参与公共学问点重活动,包括参与北京学问论坛、春季朝阳公园书市、秋季地(di)坛书市、北京十月文学月、“京彩学问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书香行”等,将新时代书香京城建设朝品质化、纵深化方向高质量推进。
在公共图书馆(guan)方面(mian),2023年年底开馆(guan)的北京城市图书馆(guan),在社会各(ge)界的注(zhu)视(shi)和(he)陪伴中完成了从零到一的突破。去年一年接待(dai)读者370万人次,举(ju)办“睿寻——公共艺术展”“城市音乐荟”“非遗零距离”“古(gu)韵今赏”等3400余场活动。2024年10月,北京城市图书馆(guan)还获得了国际图书馆(guan)协会和(he)机构联合会(IFLA)颁发的“2024年度公共图书馆(guan)奖”,这(zhe)是中国首次荣(rong)获世界公共图书馆(guan)界最高荣(rong)誉。
北京市的15分钟公共学问服务体系也(ye)更趋(qu)完善,遍布城乡、风格各(ge)异的实体书店、公共图书馆(guan)、公共学问服务空间(jian),已成为首都北京的新型“城市会客厅”。截至去年底,北京四级公共学问服务网络拥(yong)有设施(shi)(市、区、街(jie)乡、社区/村(cun))共7123个,四级公共图书馆(guan)(室)共6026个。另有社区书屋、益民书屋、城市书房等各(ge)类阅读空间(jian)蓬勃兴(xing)起,全民阅读基础设施(shi)逐(zhu)步完善。
“京华好书”让阅读供给更有品质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zhe)是新时代社会风尚所倡导的全民阅读学问氛围。去年,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精心推出12期170种“京华好书”。推荐的《阿娜河畔》荣(rong)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京华好书”推动“读好书”、引导“爱读书”、鼓励“善读书”,让阅读供给更有品质,阅读氛围更加浓厚。
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前夕,北京阅读季启动,并发布了“京华好书2024年度好书”。包括《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ben)》《星汉灿(can)烂:中国天文五千年》《人工智能安全》《北京城的脊梁:中轴线的故事》《拥(yong)抱无人机时代》等20种优秀(xiu)作品。
“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作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品牌活动,已成功举(ju)办十四届,在营(ying)造京城阅读氛围、提升市民学问素养方面(mian)成效显著。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前后,北京阅读季还将统筹全市各(ge)区、出版机构、网站等开展新书首发、诵读活动、一区一品等书香京城系列活动,营(ying)造全城尚读的浓郁氛围。
帮助读者找(zhao)到心仪(yi)“好书”,助力提升全民阅读素养,北京发行集团也(ye)在努力着。旗下北京图书大厦全国新书首发平台举(ju)办了《向上(shang):7步实现(xian)跳级人生》《跟着名家学写作》《寻访北京名人故居》等重磅年度新书首发活动;中关村(cun)图书大厦推出《地(di)出:人类初次看见完整地(di)球》新书首发式,中国书店推出鼓楼人艺新作《胡(hu)同里的赛先生》首映(ying)礼活动。
此(ci)外,北京发行集团旗下书城门店还主动出击,到陶(tao)然亭公园、日坛公园、北海公园、朝阳公园、城市绿心森林公园里举(ju)办图书集市。将“有限”的阅读空间(jian)扩展到“无限”的大自然中去。市民在休闲游憩锻炼之余,可以信步走到图书集市前,阅读美文好书,享(xiang)受四时美景,将精神美学、生活美学与健康美学合而为一,同时成为书香京城里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文/北京青年报(bao)记者 张恩杰(jie)
编辑/刘(liu)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