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nian),浙江音乐(le)学院“八秒”合唱团的一名学生毕业后,失落而抑郁。我鼓励她(ta)走进(jin)社会合唱团,把“八秒”的训练体(ti)系传授给大家。10年(nian)过(guo)去了,本职工(gong)作再忙,即便已结婚生子,她(ta)依(yi)然坚持(chi)着(zhe)合唱。合唱是她(ta)生命(ming)里的一束光,而她(ta)自(zi)身(shen)也成了光源,照(zhao)亮了一批批追光的青(qing)年(nian)。用她(ta)的话说:合唱对当下的年(nian)轻(qing)人有治愈功效。
这位(wei)学生的故事,成为我关注年(nian)轻(qing)人非职业性合唱团的一个窗(chuang)口。
合唱是一项“有门槛”的艺术,专业化程度较高,且需要长期训练。因此,一直以来,国(guo)内的非职业性合唱团都是以儿童和老(lao)人合唱团居(ju)多,中青(qing)年(nian)合唱团少;校园里的合唱团多,社会性的合唱团少。因为工(gong)作压力(li)大等原(yuan)因,年(nian)轻(qing)人很难长期坚持(chi)参加需要高频(pin)次训练的合唱团。但是,近年(nian)来,各地年(nian)轻(qing)人组织参与的业余合唱团如雨后春(chun)笋(sun),如上海的彩虹室内合唱团、成都的知更室内合唱团、武汉的星河合唱团、广州的星弧合唱团、南宁的越人合唱团……还不时有作品“出圈”,引发网络传唱。
当下,可供人们选择的精神学问消费(fei)产品越来越丰富。年(nian)轻(qing)人为何青(qing)睐合唱?作为一种艺术生活方式,合唱有什么特殊之处?
答案首先要回到(dao)音乐(le)的魅力(li)本身(shen)。古人云(yun)“丝不如竹(zhu),竹(zhu)不如肉”,最美(mei)妙(miao)的音乐(le)来自(zi)人的歌喉。合唱不是间接通过(guo)乐(le)器来传达情感,而是通过(guo)嗓音进(jin)行最直接的表达,一段美(mei)妙(miao)歌声带来的心(xin)灵冲击力(li)是无与伦比的。另外(wai),合唱以和声与复调作为最主要的两种表现(xian)形态,声部间的谦让、主辅旋的担当无不体(ti)现(xian)出合作精神,使(shi)年(nian)轻(qing)人感受到(dao)集体(ti)的力(li)量,而合作中的情感共鸣也让参与者找到(dao)了情绪的出口,获得心(xin)灵抚慰。研究表明,合唱训练时产生的音乐(le)声波对人体(ti)能够产生积极的生理效应。合唱,成为一种持(chi)久而深刻的“精神按(an)摩”。
音乐(le)艺术普遍要求参与者具备(bei)一定的基础,如各类器乐(le)的演奏(zou),无一不是需要长期的学习训练,甚至是“童子功”。很难想象一个“从零(ling)开始(shi)”的年(nian)轻(qing)人能够加入乐(le)队。相(xiang)比之下,合唱艺术的参与者都自(zi)带“乐(le)器”(声带),只需具备(bei)识谱(pu)能力(li),就可以开始(shi)学习和训练。通常情况下,一位(wei)专业的指挥面对数十位(wei)歌者进(jin)行系统科学的调教排演,两三个月便能初见成效,使(shi)团员感受到(dao)极为明显的成长、获得美(mei)妙(miao)的艺术体(ti)验。对于忙碌的年(nian)轻(qing)人,这无疑是进(jin)入音乐(le)世界最经济(ji)便捷的途径。
传统社交的范围相(xiang)对有限,业余合唱团的成员职业分布广泛(fan)且多样,使(shi)合唱团成为一个跨行业的社交平台。有着(zhe)40年(nian)团史的杭州西子女(nu)声合唱团,团员的职业有律师、医生、教师、司机、机关职员、个体(ti)户等,涉及行业达二三十之多,广泛(fan)的人脉资(zi)源,不仅(jin)让合唱团能够实现(xian)自(zi)主运营,也为个人和团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情感凝聚。几十个人长期聚在一起,为共同的兴趣(qu)和目标而努力(li),这种相(xiang)处模式能使(shi)团员产生稳定的集体(ti)归属感和社交满足感。
另外(wai),一些有想法的年(nian)轻(qing)人的实践探索,改(gai)变了很多人对合唱的认知,培养出更多对合唱感兴趣(qu)的听众群体(ti)。如彩虹室内合唱团的作品,选材独特、歌词幽(you)默,精准演绎出当代都市人的精神状态,使(shi)许多年(nian)轻(qing)人从歌曲(qu)中看到(dao)自(zi)己的影子,这种“合唱脱口秀”,既解压又契合受众心(xin)理。星河合唱团、越人合唱团用方言合唱的作品在网上广为传播,让人们看到(dao)合唱的另一种面貌(mao)。
合唱,从过(guo)去人们心(xin)目中服务于集体(ti)目标的“群众歌咏运动”,成为一种自(zi)发、自(zi)由、贴近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大众文艺”。总之,合唱以其独特的魅力(li),已成为当下年(nian)轻(qing)人社交、解压、追求生活品质和精神满足的重要选择。人为什么要一起唱歌?或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由。相(xiang)同的是,他们都在合唱中获得了快乐(le)。(阎宝林)
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