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广东省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neng)教育新(xin)闻发布会上,广东宣布将推出五项举(ju)措以推进教育数字(zi)化转型。教育部义教信息科技(ji)课程标准专家组(zu)组(zu)长、北(bei)京航(hang)空航(hang)天大学教授熊璋表示,这五项举(ju)措经过缜密设计,全面且具有前瞻性。
对五项措施(shi)如何更好地落地实(shi)施(shi),熊璋也提出了(le)建议:
在加强教育新(xin)基建支撑力方面,应注重配合建设效果的评估机制。建设要瞄(miao)准需求(qiu)和应用(yong),考虑取得的效果,通(tong)过效果来反推建设是否合理、合适。
在提高平台智能(neng)化服务力方面,在用(yong)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同时(shi),也要充分考虑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相对偏远的小城市、乡(xiang)村的服务力的区别,让服务力适合于每(mei)一名学生。服务力要充分考虑评价(jia)方式(shi)的改革,突破应试化、功利化教育的评价(jia)方式(shi),而应有全程的评价(jia)。全域(yu)数字(zi)孪生是过程性评价(jia)的基础,因此在做基础建设时(shi)需充分考虑数据的建设。
在提升教师数字(zi)胜任力方面,应让各学科老师都具有双核(he)素养,包括本学科素养与(yu)人工智能(neng)素养。应该有节奏、有计划地培训教师,并制定培训后的考核(he)、认证体系。
在强化优质(zhi)内容供给力方面,需注重内容创新(xin)和跨学科能(neng)力。人工智能(neng)容易把(ba)不同学科的内容编织(zhi)成一张大网,按照(zhao)交叉学科发展、复合人才(cai)培养要求(qiu),通(tong)过个性化、自主式(shi)、沉浸式(shi)、合作式(shi)学习的优质(zhi)内容供给,使(shi)学生拥有复合型常识、实(shi)现全面发展。
在激发湾区合作创新(xin)力方面,广东对教育数字(zi)化转型的部署,置于建设粤(yue)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的任务与(yu)机遇中,与(yu)港澳相对接,在人才(cai)培养、师资、课程、协同等方面,都可以开展合作与(yu)创新(xin)。
羊城晚报记者 蒋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