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延东小区——一个(ge)有近(jin)六千(qian)人(ren)居住的(de)老社区,曾为200多辆电动车的(de)充电问题(ti)发愁。如今,一大(da)批共享充电桩成功(gong)“落户”,不仅方便(bian)了(le)居民,也为老旧小区充电设施(shi)建设“打了(le)个(ge)样”。
老小区充电不再难
傍晚时分,家住延东小区的(de)黄先生(sheng)开车回到小区,轻车熟路地将(jiang)他(ta)的(de)新能源爱(ai)车停到一个(ge)画着绿色(se)停车框、立(li)着崭(zhan)新充电桩的(de)车位旁。他(ta)拿出手机,对着桩上的(de)二维码(ma)扫了(le)一下,拔下充电枪插入车身,“嘀”的(de)一声(sheng),充电指示灯亮起。看着爱(ai)车开始(shi)“补能”,黄先生(sheng)脸上露出了(le)轻松(song)的(de)笑容。
“我在这小区住了(le)十几年(nian),电动车也买(mai)了(le)两年(nian)了(le),”黄先生(sheng)感慨地说,“以前充电老麻烦了(le)!只能开到外面的(de)商业充电站去,价格贵不说,关键是充好(hao)电还得专门跑(pao)一趟去取车,来回折腾。现在好(hao)了(le),小区里(li)装了(le)这么(me)多充电桩,下班回来顺手就能充上电,刮风下雨也不怕,多方便(bian)!充电费比外面便(bian)宜(yi)不少!”
黄先生(sheng)的(de)感受(shou)是延东小区238位新能源车主的(de)共同心声(sheng)。延东居民区是长白新村街道辖区内一个(ge)大(da)型老旧小区,共有2575户居民,常(chang)住人(ren)口近(jin)5800人(ren)。随着新能源车越来越多,小区721辆机动车中,新能源车占比已超过(guo)三分之一,家门口充电难成了(le)很多人(ren)的(de)“心病(bing)”。
“桩”在哪儿?先听大(da)家怎(zen)么(me)说
“要在小区里(li)装充电桩,首先得让大(da)家伙儿都明白、都支撑。”为了(le)把这件好(hao)事(shi)办好(hao),长白新村街道、延东居民区党总支和居委会(hui)、业委会(hui)没少下功(gong)夫。他(ta)们先是召集居民代表、业委会(hui)、物(wu)业一起开了(le)好(hao)几次会(hui),听取各(ge)方意见,方案(an)初步定下来后,就在小区的(de)微信群、楼道口公告栏里(li)反复(fu)公示。
更有心的(de)细节(jie)是,在正式动工安装前一周,工作人(ren)员在每(mei)一个(ge)计划安装充电桩的(de)点位旁边,都插上了(le)一个(ge)醒(xing)目的(de)小牌子,写(xie)清楚这里(li)要装充电桩。
“这样一来,大(da)家提前就能看到,有啥想(xiang)法、意见可以马上提出来,大家也好(hao)及时调整。”杨浦区延东居民区书记兼主任(ren)李蔚说。正是这种充分的(de)沟(gou)通和信息透明,让充电桩的(de)安装过(guo)程慢慢开始(shi)捋顺。首期60个(ge)共享充电桩很快在小区多个(ge)区域“安家落户”,可以同时为120辆车提供充电服务。
企业投钱出力,小区居民得实惠
这些充电桩是怎(zen)么(me)来的(de)?钱从哪儿出?小区物(wu)业经理唐卫忠(zhong)揭(jie)开了(le)谜底:“大家与‘特易充’新能源企业开展合作,简单地说,就是他(ta)们企业出钱来建这些充电桩,以后八年(nian)的(de)维修保(bao)养(yang)也都归他(ta)们负责。大家小区、业主、业委会(hui),一分钱都不用(yong)掏!”
居民使(shi)用(yong)时,通过(guo)手机扫码(ma)付费即可。费用(yong)是阶梯(ti)电价,白天(6点到晚上10点)每(mei)度电1.341元,晚上(10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是1.031元。
唐经理还补充道:“这还不是全部,这个(ge)充电服务费产生(sheng)的(de)收益,有10%返还给大家小区,进到公共收益账户里(li)的(de)!这笔钱可以用(yong)来为小区做更多事(shi)。”
车位靠协调,“桩”多也需(xu)邻里(li)情
充电桩多了(le),新的(de)小“插曲”也偶尔出现。因为是老小区,停车位本就紧张。有时候,燃油(you)车临时停在了(le)充电车位上,或者充电的(de)车需(xu)要排队怎(zen)么(me)办?
“大家车上一般(ban)都留了(le)电话,”新能源车主刘先生(sheng)说,“要是碰到充电车位被(bei)占了(le),或者需(xu)要充电的(de)车比较多,大(da)家就打个(ge)电话互相沟(gou)通一下。比如跟燃油(you)车主说‘麻烦挪一下,我么(me)换个(ge)车位’。小区地方就这么(me)大(da),互相体谅、协调一下呗(bai),大(da)部分人(ren)还是很好(hao)说话的(de)。”这种邻里(li)间的(de)默契与互助,也成了(le)小区和谐氛围的(de)一部分。
自去年(nian)10月投用(yong)以来,这些充电桩的(de)使(shi)用(yong)率非常(chang)高,有些甚至超过(guo)了(le)每(mei)月120度电的(de)“饱和”状(zhuang)态。为此,特易充企业已经根据后台数据增设了(le)12个(ge)充电桩,后续还计划根据需(xu)求动态增设,尽量满足(zu)居民们的(de)充电需(xu)求。
盼政策“撑腰”,好(hao)事(shi)能办得更顺畅
虽然充电桩项目得到了(le)绝大(da)多数居民的(de)支撑和好(hao)评,但在具体推进中,社区工编辑也感到一丝“使(shi)不上劲”的(de)地方。
延东居民区书记兼主任(ren)李蔚坦言(yan):“现在大家碰到的(de)一个(ge)实际(ji)困难,就是社区公共区域装充电桩不像加装电梯(ti)那样,有非常(chang)明确的(de)政策条文(wen)支撑。比如说,加装电梯(ti),只要三分之二的(de)同楼业主同意,大家就可以按规定流程走了(le)。但是推广(guang)安装充电桩,如果有个(ge)别居民就是不同意,大家就只能反复(fu)去协商,或者只能避开那个(ge)点位。”李蔚认为,想(xiang)为社区、为居民多做实事(shi),希翼能有更明确的(de)政策法规让这些公共设施(shi)的(de)建设能更顺畅一些。
尽管存在小小的(de)挑战,延东居民区共享充电桩项目的(de)成功(gong),为解决(jue)老旧小区充电难问题(ti)提供了(le)一个(ge)值得借鉴的(de)范本。它带来的(de)不仅是便(bian)利,更是社区治理模式的(de)一次有益探索(suo)。长白新村街道相关负责人(ren)表示,将(jiang)认真(zhen)总结延东的(de)经验,争取形成一套可复(fu)制、可推广(guang)的(de)做法,让更多老旧小区的(de)居民也能早日在家门口实现“充电自由”,共享绿色(se)出行的(de)便(bian)捷生(sheng)活。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