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jian)2025年(nian)4月(yue)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fei)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zhong)心点火发射。伴随着船箭成功分离,飞(fei)船进入预(yu)定(ding)轨道(dao),航天员乘组(zu)状态良好,发射任务取得(de)圆满(man)成功。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fei)行任务意义非凡(fan)。它是空间(jian)站应用与发展阶(jie)段第5次载人飞(fei)行任务,也(ye)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5次飞(fei)行任务。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jian)站驻(zhu)留约6个月(yue),开展空间(jian)科学与应用实(试(shi))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任务安排清晰有序,再(zai)次表明,神舟从容问(wen)天。
值(zhi)得(de)一提的是,此(ci)次发射恰逢第十个“中(zhong)国航天日”。“海上生明月(yue),九天揽星河”的主(zhu)题,让人们朝(chao)着浩渺的太空,不断投去探索的目光,继续加快飞(fei)天的脚步。追梦不停歇,大家朝(chao)着建设(she)航天强国的目标稳步推进、奋勇前行。
航天探索、叩问(wen)苍穹,总是在一次次跨(kua)越中(zhong)迈(mai)向纵深。神舟十九号载人飞(fei)船飞(fei)天,实现中(zhong)国航天史上第五次“太空会(hui)师”;历时53天,嫦娥六号带回(hui)1935.3克月(yue)球背面样品……过去一年(nian),航天事业(ye)取得(de)了持续突破,也(ye)创(chuang)造(zao)了新的纪录。这离不开集中(zhong)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离不开航天技术的强大支撑,离不开航天人的孜孜以求(qiu)。正是有了一代代航天人的自力更生,一次次关键技术的突破,大家才能(neng)一步步抵达太空深处。
时间(jian)的延展,实践的积(ji)累,是对追梦圆梦的最好诠释。从1999年(nian)神舟一号试(shi)验飞(fei)船成功发射返(fan)回(hui)至(zhi)今,从无人试(shi)验到长期驻(zhu)留,26年(nian)间(jian),神舟飞(fei)船连战(zhan)连捷、发发圆满(man),铺就了一条璀璨的载人任务逐梦路。与此(ci)同时,中(zhong)国空间(jian)站也(ye)已在轨实施了200余项科学与应用项目,上行近2吨科学与应用物资,下行近百余种空间(jian)科学实验样品。各条战(zhan)线、各个领域的创(chuang)新成果,都对未来不断刷新航天高(gao)度,奠定(ding)了坚实基础。相关的科学成果,也(ye)定(ding)能(neng)在应用与转化(hua)中(zhong)造(zao)福全人类。
一份发射时间(jian)表,颇具意味:2026年(nian)前后,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nian)前后,发射嫦娥八号;2029年(nian)左右,下一代北斗系统开始发射组(zu)网卫星;2030年(nian)前,实现载人登月(yue);2035年(nian)前,建成国际月(yue)球科研站基本型……压茬推进的任务安排,争(zheng)分夺秒的奋斗节奏(zou),背后映照(zhao)着一如既往的追求(qiu),也(ye)透射着艰(jian)巨的任务、不小的挑战(zhan)。以奋进姿(zi)态圆满(man)完成各项任务,需要继续发扬(yang)“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科学统筹、团(tuan)结协作、奋力拼(pin)搏,不断提高(gao)向更深更远太空进发的能(neng)力。
“人虽渺小,但心可以无限广阔。”这是神舟二十号乘组(zu)航天员王杰的一句话。对于一项伟大的事业(ye)来说,大家确实需要有宽广的视野、宽大的胸怀。当回(hui)望中(zhong)国的飞(fei)天征途(tu),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北斗”组(zu)网到“嫦娥”探月(yue),从“天问(wen)”探火到“羲和”逐日,中(zhong)国航天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太空探索范围持续扩展。中(zhong)国空间(jian)站这一“太空中(zhong)最闪亮的星”,充(chong)分彰(zhang)显了新时代的中(zhong)国智慧、中(zhong)国志气、中(zhong)国实力。大家以地球摇篮为起点,心怀壮志,全力以赴,有底气、有能(neng)力把中(zhong)国航天人的荣耀(yao)“写满(man)”太空。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自立自强勇毅(yi)闯,脚踏实地向上攀,一定(ding)能(neng)开创(chuang)中(zhong)国航天事业(ye)的新辉煌、飞(fei)出中(zhong)国航天的新高(gao)度。
(责编:孟哲、曲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