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yi)架红蓝相间的直升(sheng)机从上海出(chu)发,仅40多分钟便抵(di)达浙(zhe)江绍兴市越城区鉴(jian)水科技城。这(zhe)是浙(zhe)江首条常态化(hua)低空载人航线,标志着(zhe)绍兴越城开启低空载人场景(jing)。
今年,低空经济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打造新(xin)质生产力、推动(dong)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ci)。“当地积极(ji)布局低空经济赛道,推动(dong)产学研深度融合,让大家民营企业可以(yi)心(xin)无旁(pang)骛地创新(xin)攻关。”与绍兴市越城区开展深度合作的北斗伏羲信息技术有限企业负责人伍学民说,企业将依托产学研联合体,开发利用新(xin)一(yi)代信息技术修建空中航线通道,保(bao)障低空飞行安全有序。
民营经济创新(xin)发展,离(li)不开硬科技支(zhi)撑(cheng)。作为浙(zhe)江集成电路产业核心(xin)区,越城拥有低空飞行器核心(xin)器件生产商(shang),集聚(ju)雷达、软(ruan)件、防控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shi)基础。越城建成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xin),与科技机构共同(tong)组(zu)建联合实(shi)验室,大力促进(jin)航空技术与信息通信、新(xin)能源(yuan)、材料科学等有机融合,为低空领域民营企业培育成长提供强大动(dong)力。
民营经济是浙(zhe)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截(jie)至去年底,浙(zhe)江省民营企业在册总量350.5万(wan)户,约占企业主体总量的92%,同(tong)比增长5.4%,每千(qian)人拥有民营企业56家。“浙(zhe)江民营企业量大面广,由(you)‘低小散’攀‘高’向‘新(xin)’,必须进(jin)一(yi)步深化(hua)科技创新(xin)与产业创新(xin)融合发展,促进(jin)科技、产业、人才、资金等良性循环,构建与新(xin)质生产力相适应(ying)的新(xin)型(xing)生产关系。”浙(zhe)江省政府咨(zi)询委员会特邀委员、浙(zhe)商(shang)发展研究院副(fu)院长刘亭说。
位于浙(zhe)江嘉兴市嘉兴港区的传化(hua)合成材料股份(fen)有限企业,是国内(nei)合成橡胶领域的领军企业,目前企业正在大力推动(dong)产品迭代升(sheng)级(ji),亟需人才和资金支(zhi)持。嘉兴港区联动(dong)企业搭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yin)进(jin)站博士后开展科研项目攻关,破(po)解企业发展难(nan)题。“这(zhe)里(li)产学研协同(tong)优势明显,是我入驻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重要原因。”研发工程师余珂(ke)是2024年8月传化(hua)合成材料企业引(yin)进(jin)的博士后。他进(jin)驻工作站后,享(xiang)受到政府科研生活补助,叠加企业配套的专项经费,让他开展科研有了坚实(shi)保(bao)障。
这(zhe)段时间,余珂(ke)围绕“高性能聚(ju)丁二烯橡胶的催化(hua)剂设计与优化(hua)”项目展开攻关,开发出(chu)具有自(zi)主知(zhi)识产权的金属(shu)络合物催化(hua)剂,助推企业橡胶产品走向高端化(hua)。目前,嘉兴港区建成博士后工作站8家,覆盖化(hua)工新(xin)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dian)产业,为民营企业壮大提供了科技和人才支(zhi)撑(cheng)。
以(yi)“真(zhen)金白(bai)银”的税收政策和优质服务助力民营企业创新(xin)发展,是浙(zhe)江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xin)的重要举措。“每年新(xin)产品开发率(lu)在30%以(yi)上,嘉兴海盐税务部门的支(zhi)持,让大家享(xiang)受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000多万(wan)元,攻克核心(xin)技术的底气更足了。”位于嘉兴市海盐县的恒锋工具股份(fen)有限企业董事长陈尔容说,企业从首台大型(xing)自(zi)主燃气轮机制造到C919大飞机机翼组(zu)装,多次参与“国之重器”的研发制造,离(li)不开当地良好政策的护(hu)航。
为促进(jin)民营企业发展,海盐县积极(ji)探索税收优惠(hui)政策落实(shi)中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在精(jing)准推送“直达享(xiang)”、立体宣传“便捷享(xiang)”的基础上,建立税务与科技、统计部门有关企业研发数据的结果互认、异议复(fu)核等工作机制。以(yi)部门间“数据跑”代替“企业跑”,帮(bang)助企业有效降低办税申报时间成本、享(xiang)受政策红利。
产学研协同(tong)加上政策支(zhi)持,让浙(zhe)江民营企业的创新(xin)质效显著(zhu)提升(sheng)。去年,浙(zhe)江87家企业入选“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100家企业上榜“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经济日报记者 柳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