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9日讯(记者 佟明彪)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qiang)化(hua)食品安全全链(lian)条(tiao)监管(guan)的意(yi)见》(以下简称《意(yi)见》),国务院食安办会(hui)同公安部等(deng)部门共同召开新(xin)闻发布会(hui),国务院食安办、市场监管(guan)总局(ju)、公安部、交(jiao)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jia)卫生健(jian)康委、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对《意(yi)见》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长效制度(du)+具体举措 《意(yi)见》体现(xian)“四个强(qiang)化(hua)”
国务院食安办副主任、市场监管(guan)总局(ju)副局(ju)长柳(liu)军先容称,《意(yi)见》聚焦从农田到(dao)餐桌全生命周(zhou)期、全链(lian)条(tiao)监管(guan),对食用(yong)农产品和食品生产、贮存、运输、寄递和配(pei)送、销售(shou)、消费(fei)、进口等(deng)各环节进行了系统梳理。梳理过程中对应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食用(yong)农产品协同监管(guan)、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审查、食品贮存监管(guan)、食品运输协同监管(guan)、食品寄递和配(pei)送安全管(guan)理、网络食品销售(shou)新(xin)业态(tai)监管(guan)、餐饮(yin)服务综合监管(guan)、进口食品风险联防联控等(deng)8个方面需要健(jian)全完善的机制措施。
《意(yi)见》可以概括为“四个强(qiang)化(hua)”:一是(shi)强(qiang)化(hua)了制度(du)创新(xin)。《意(yi)见》总结了近年来各部门监管(guan)实践(jian)中好的经验做法,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xing)的创新(xin)举措,强(qiang)化(hua)了食品安全监管(guan)的顶层制度(du)安排。比如,建立了散装液态(tai)食品运输准运制度(du),运输电子联单(dan)管(guan)理制度(du),跨(kua)境电商零售(shou)进口食品负面清单(dan)制度(du)。
二是(shi)强(qiang)化(hua)了部门协同。《意(yi)见》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共享、通报协查、联动处置、双向衔接等(deng)工作机制,推动实现(xian)多部门综合治理,有效避免(mian)出现(xian)监管(guan)漏洞和盲区。
三是(shi)强(qiang)化(hua)了主体覆盖。《意(yi)见》进一步拓展了主体监管(guan)范畴,在传统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之外,将贮存、配(pei)送等(deng)环节的主体全部纳入(ru)监管(guan),实现(xian)主体全覆盖、过程全管(guan)控。
四是(shi)强(qiang)化(hua)了重点(dian)治理。《意(yi)见》聚焦民生关切(qie)的热(re)点(dian)问题,明确了监管(guan)的重点(dian)领域,比如校园食品安全,网络订餐配(pei)送等(deng)。
市场监管(guan)总局(ju)食品协调(diao)司司长司光(guang)先容称,《意(yi)见》在进一步强(qiang)化(hua)食品企业市场准入(ru)、注册许可的基础上,对寄递和配(pei)送作了专门规定,这也是(shi)首(shou)次将寄递配(pei)送纳入(ru)食品安全全链(lian)条(tiao)监管(guan)体系。在加强(qiang)网络订餐配(pei)送安全管(guan)理方面,《意(yi)见》要求(qiu)市场监管(guan)部门督促网络订餐平台、餐饮(yin)经营者履行法律法规规定义务,落实网络订餐配(pei)送环节食品安全责任。要求(qiu)网络订餐平台、餐饮(yin)经营者应根据国家(jia)职业技能标准,结合实际建立适合网络订餐配(pei)送行业劳动者的培训模式(shi),强(qiang)化(hua)食品安全法律知(zhi)识培训。
完善食用(yong)农产品协同监管(guan)
《意(yi)见》在完善食用(yong)农产品协同监管(guan)方面提出明确要求(qiu),特(te)别是(shi)提出了加强(qiang)食用(yong)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ru)衔接。对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管(guan)司副司长方晓华表示,农业农村部门将重点(dian)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shi)试行产地准出分(fen)类监管(guan)制度(du)。对部分(fen)抽检合格率偏低的品种,根据生产方式(shi)、质量控制能力划分(fen)质量安全风险等(deng)级,对采用(yong)安全绿色优质种植养殖方式(shi)、能够保障质量安全的,适当降低巡查检查频次,抽检合格后上市;对生产方式(shi)存在较高质量安全风险的,加强(qiang)过程管(guan)控,采收(shou)出塘前严格把关,每一批都要速测,提高监管(guan)的精准性(xing)。加强(qiang)与市场监管(guan)部门协同联动,在入(ru)市环节实行差异化(hua)准入(ru)。
二是(shi)用(yong)好承诺达标合格证。引导生产经营主体规范开具、收(shou)取(qu)、保存,通过提供便捷式(shi)打印、上门速测等(deng)服务,鼓励引导小(xiao)农户开具,提高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使用(yong)的覆盖面;同时,与市场监管(guan)部门一道推动食用(yong)农产品批发市场严格查验把关,有证的快速入(ru)市,无证的进行检测,合格才能进入(ru)市场销售(shou)。
三是(shi)“下狠手(shou)”整治抽检合格率偏低品种。针对这些品种的种植养殖特(te)点(dian)、药(yao)物残留风险隐患等(deng)制定“一品一策”攻坚治理方案,突出严打严管(guan)、重典治乱,从严查办违法使用(yong)禁(jin)用(yong)药(yao)物行为,严格管(guan)控常规药(yao)物残留超标,情形严重的移(yi)送司法部门,推动落实行政(zheng)拘留、行刑衔接等(deng)措施。
加快建立食品运输协同监管(guan)机制
针对《意(yi)见》在食品运输协同监管(guan)方面提出的要求(qiu),交(jiao)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绣春表示,交(jiao)通运输部将积极配(pei)合相关部门加快建立食品运输协同监管(guan)机制,以更严标准和更完备的制度(du)来保障食品运输安全。一是(shi)持续(xu)提高货车技术(shu)水平,加快发展智(zhi)能化(hua)、厢式(shi)化(hua)、清洁化(hua)的货运车辆,为相关部门明确运输散装液态(tai)食品的准入(ru)条(tiao)件和技术(shu)标准提供装备保障。二是(shi)配(pei)合有关部门制定实行运输准运制度(du)的散装液态(tai)食品重点(dian)品种目录,为实施专车专用(yong)提供基础保障。三是(shi)配(pei)合市场监管(guan)部门制定食品运输电子联单(dan)管(guan)理制度(du),建立健(jian)全对食品和食用(yong)农产品运输发货方、承运方、收(shou)货方的协同监管(guan)机制,加强(qiang)食品运输全过程协同监管(guan)。
完善进口食品风险联防联控机制
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ju)局(ju)长李劲松表示,《意(yi)见》要求(qiu)完善进口食品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对此海关总署将在现(xian)有监管(guan)合作基础上,围绕进口食品安全合作共治,重点(dian)做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shi)建立常态(tai)化(hua)合作机制。海关总署与市场监管(guan)部门建立健(jian)全进口食品安全监管(guan)协作机制,通过强(qiang)化(hua)进口食品安全信息通报与处置、监管(guan)协同配(pei)合、联合开展风险会(hui)商研判等(deng)措施实现(xian)进口食品安全监管(guan)多部门联动。
二是(shi)加强(qiang)重点(dian)领域监管(guan)合作。海关总署将会(hui)同相关部门,完善进口食品贮存环节安全责任和要求(qiu),强(qiang)化(hua)监督管(guan)理;配(pei)合商务部门建立跨(kua)境电商零售(shou)进口食品“负面清单(dan)”,强(qiang)化(hua)对跨(kua)境电商零售(shou)进口食品的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跨(kua)境电商零售(shou)进口食品监管(guan)制度(du)。
三是(shi)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海关总署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进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宣(xuan)传教育(yu),切(qie)实提升企业保障进口食品安全的意(yi)识和能力;加大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企业的惩戒力度(du),坚决保护人民群(qun)众健(jian)康安全。
四是(shi)深(shen)化(hua)监管(guan)技术(shu)合作。海关总署将积极与市场监管(guan)等(deng)部门探索在智(zhi)慧化(hua)监管(guan)、检验检测、人才能力建设、国际交(jiao)流以及信息宣(xuan)传等(deng)领域合作,全方面提升进口食品安全共治能力和水平。
构建全链(lian)条(tiao)打击(ji)食品安全犯罪新(xin)机制
《意(yi)见》对强(qiang)化(hua)行刑衔接、依法打击(ji)违法犯罪,提出明确要求(qiu)。对此,公安部环境资源(yuan)和食品药(yao)品犯罪侦查局(ju)副局(ju)长许成磊表示,公安部将重点(dian)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shi)强(qiang)化(hua)专项打击(ji)。始终坚持对食品安全犯罪“零容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将打击(ji)食品安全犯罪作为全国公安机关“昆仑”专项工作重点(dian),紧盯《意(yi)见》强(qiang)调(diao)的食用(yong)农产品、肉制品、校园食品以及境外疫区食品等(deng)重点(dian)领域,聚焦食用(yong)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贮存运输、网络直(zhi)播带货、网络订餐等(deng)重点(dian)环节,统筹运用(yong)小(xiao)集群(qun)、小(xiao)区域、小(xiao)专题打击(ji)模式(shi),实施精准打击(ji)、深(shen)度(du)打击(ji)、规模打击(ji)、联动打击(ji),构建全链(lian)条(tiao)打击(ji)食品安全犯罪新(xin)机制。
二是(shi)强(qiang)化(hua)衔接合力。进一步健(jian)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加强(qiang)与市场监管(guan)、农业农村等(deng)行政(zheng)主管(guan)部门的“检打”联动,及时通报侦办案件中发现(xian)的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联合开展专项打击(ji)治理。
三是(shi)推动源(yuan)头治理。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引导各地在全环节、全要素、全链(lian)条(tiao)打击(ji)犯罪的同时,注重深(shen)挖案件背后反映出的食品造假“潜规则(ze)”及风险隐患,会(hui)同相关部门持续(xu)完善从农田到(dao)餐桌的食品安全全链(lian)条(tiao)闭环监管(guan),深(shen)化(hua)以案促改促治,推动堵(du)塞漏洞和薄弱环节,最大限度(du)防止(zhi)小(xiao)问题、小(xiao)风险演化(hua)为大事件、大案件,推动食品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
四是(shi)提升能力水平。引导各地公安机关做专做强(qiang)食品安全犯罪侦查力量,依托“专业+机制+大数(shu)据”新(xin)型警务运行模式(shi),积极构建专业带动、全警行动、部门联动、群(qun)众发动“四动”工作格局(ju)。
构建“最严谨的标准”体系 强(qiang)化(hua)食品安全全链(lian)条(tiao)监管(guan)
食品安全标准是(shi)强(qiang)制性(xing)标准,是(shi)食品生产经营的基本遵循(xun)、也是(shi)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国家(jia)卫生健(jian)康委食品司副司长田建新(xin)表示,国家(jia)卫生健(jian)康委围绕强(qiang)化(hua)全链(lian)条(tiao)监管(guan)持续(xu)构建“最严谨的标准”体系。从食品的种植养殖、到(dao)生产加工、运输销售(shou)、再到(dao)饮(yin)食消费(fei),各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比如,针对食品原料和种养殖源(yuan)头污染的防控,有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农药(yao)(兽药(yao))最大残留量等(deng)通用(yong)标准;针对食品生产加工、餐饮(yin)制作、畜禽屠宰加工等(deng)生产过程,有相关的操作卫生规范类标准;针对奶粉、豆制品等(deng)上市销售(shou)的食品,有产品类标准,还有食品添加剂、营养强(qiang)化(hua)剂质量规格标准;针对3岁以内婴幼儿以及有消化(hua)吸取(shou)障碍的特(te)殊人群(qun),有婴幼儿配(pei)方食品、特(te)殊医学用(yong)途配(pei)方食品等(deng)标准;针对与食品接触的食品用(yong)消毒剂、容器、包装材料等(deng),有食品相关产品类标准;此外,还有对污染物的限量等(deng)进行配(pei)套检测的检验方法类标准。共累计发布标准1660项,涵盖日常消费(fei)的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通过对原料污染物管(guan)控、加工过程风险控制、产品合规检验,以及对特(te)殊人群(qun)重点(dian)保障,实现(xian)了对全人群(qun)、全品类、全环节的风险管(guan)控,为全链(lian)条(tiao)监管(guan)提供依据和支(zhi)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