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第三(san)中级人(ren)民法院,七旬老人(ren)与医美企业因8000万元(yuan)利润分成对簿公堂,双方互不(bu)退让,案件陷入僵局。
“彭先生,调解方案您考虑(lu)得怎么样?”“法官,对方本就应该把欠我的利润款给我。”随即听筒里(li)就传来“咔嗒”一声闷响。半小时前,法官杨扬打给另一方当事人(ren)林敬企业时,收到(dao)的意见(jian)同样坚决,“法官,彭英不(bu)能这么不(bu)劳而获,大家在这个(ge)医美项目里(li)投入了(le)大量的人(ren)力、物力和财力,但彭英这么多年基本没做什么,还一直纠缠大家,企图拿走高额利润,大家不(bu)可能接受(shou)……”
杨扬陷入了(le)沉思,这起标的8000余万元(yuan)的合同纠纷案件并不(bu)复杂,依法判决很快可以(yi)结案,可这样真的能结案了(le)事吗?她没有放弃。近日,新(xin)京报记者(zhe)从北京市第三(san)中级人(ren)民法院获悉,法官杨扬通过抽丝剥茧发(fa)现了(le)调解关键,最终成功促成了(le)双方握手言和。
医美项目的利润分成之(zhi)争(zheng)
新(xin)京报记者(zhe)了(le)解到(dao),七年前,彭英和林敬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约定由(you)彭英为林敬企业办理一款医美产品的报批、注(zhu)册等事宜,并约定双方就销售利润按比例(li)分成。企业曾向彭英分配过一次利润,其后未再依约进(jin)行过利润分配。于是,彭英将林敬企业起诉至法院,要求支付剩余利润分成款,林敬企业则(ze)主张解除合同,要求彭英返(fan)还已付利润款。
法官仔(zai)细核查事实后认为,林敬企业主张彭英违约并要求解除合同的理由(you)明显站不(bu)住(zhu)脚(jiao)。按照合同约定,彭英为林敬企业办理完(wan)这款医美产品的报批、注(zhu)册手续后,基本没有其他义务的约束,合同未终止,彭英就有权要求继续分得利润,其诉讼请求可以(yi)得到(dao)法律支撑。
但林敬企业表示(shi),其与彭英的合同约定5年期限已到(dao),彭英提出(chu)合同终止的前提是林敬企业必须先向彭英交付该项目相关经营资(zi)料。林敬企业则(ze)认为这是商业秘密,无法交付。“如果不(bu)能终止合同,未来彭英很可能再次起诉要求分得企业之(zhi)后的利润,这并不(bu)合理。”
把契约终止作为突破口(kou),用真诚(cheng)专业化解矛盾
通过与林敬企业进(jin)一步(bu)沟通,法官杨扬了(le)解到(dao),林敬企业在合同终止的前提下,愿意承担彭英主张的5年期内利润款。杨扬敏(min)锐地意识到(dao)这有希翼成为化解双方矛盾的突破口(kou)。
通过仔(zai)细阅卷和充(chong)分调查后,杨扬认为彭英对该项目运营并不(bu)实际掌握,即便拿到(dao)项目经营资(zi)料,彭英将其用于实际生产经营的可能性也不(bu)大。而且法官注(zhu)意到(dao),这款医美产品注(zhu)册证书还有半年多就到(dao)期了(le)。同时,法官在案卷中发(fa)现一笔300余万元(yuan)的分润款已结算,但彭英并未在诉求金额中扣除。带着这些考量,法官想尝试说服彭英终止合同,并以(yi)此作为条件促使林敬企业配合付款。
碰巧的是,彭英的代理律师刚刚离职,为了(le)继续对接调解工作,法官直接找到(dao)了(le)彭英本人(ren)。彭英已年近七旬,性子(zi)急,总爱挂电话。但法官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一次又(you)一次地耐心劝解。
终于,功夫不(bu)负有心人(ren),某天彭英竟(jing)主动打来电话,“法官,您之(zhi)前的建议我认真考虑(lu)了(le),我觉得您审(shen)理案件特别细致,有些我没想到(dao)的问(wen)题都问(wen)到(dao)了(le)。您说调解对大家双方都有利,我同意调解。”
于是,在法官的主持下,经过几轮关于合同终止、支付金额、付款时间以(yi)及付款方式等方面的深入协商,双方终于达成了(le)互利共赢(ying)的调解方案。
(文中人(ren)物均为化名)
新(xin)京报记者(zhe) 吴梦真 编辑 杨海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