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uo)网财经3月20日讯(xun)(记者 畅帅(shuai)帅(shuai))日前召开的全国(guo)两会为2025年中国(guo)经济发(fa)展(zhan)擘画新蓝图,面对国(guo)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xing)势,如何解读今年两会释放出的关键信号?如何看待当前中国(guo)经济中长(chang)期(qi)发(fa)展(zhan)面临的挑战?多位北京大学(xue)光华管理学(xue)院的学(xue)者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全要素生产率仍(reng)是经济增长(chang)的重要动能
北京大学(xue)光华管理学(xue)院教授、院长(chang)刘(liu)俏表示,中国(guo)已经不(bu)再是全球经济的一个“因变量”,而是成为了推动增长(chang)的“自变量”。全国(guo)两会对今年工作的指示方向,与去年中央政治局(ju)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一道,重构了宏观政策范式,为经济增长(chang)提供了有力支撑。
刘(liu)俏进(jin)一步(bu)说明,这些宏观政策范式的重构主要体现在三(san)个方面:宏观政策基调更加积极,政策施力侧重从生产端和产出端向需求端倾斜,以及(ji)需求端创新政策工具的逐(zhu)步(bu)推出。
“从中长(chang)期(qi)看,全要素生产率仍(reng)然是经济增长(chang)的重要动能。”刘(liu)俏说,中国(guo)应着(zhe)重关注(zhu)科技革命催(cui)生出的新节点行业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chang)被掣肘的领域,通过体制机(ji)制改革和技术变革实现农业领域TFP的大幅提升,大力提升价值链上游程度,进(jin)一步(bu)提升研发(fa)强(qiang)度,并大幅提升基础研究的占比。
我国(guo)宏观经济仍(reng)需增量政策提振
北京大学(xue)光华管理学(xue)院副教授、北京大学(xue)经济政策研究所(suo)副所(suo)长(chang)颜(yan)色表示,2025年前两个月宏观经济稳步(bu)增长(chang),但总(zong)体经济新旧动能表现分化明(ming)显:一方面,高技术产出和投资增长(chang)迅速,新动能正在成为经济增长(chang)的主要支撑;另一方面,以房地(di)产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增长(chang)乏力,消(xiao)费需求依然有很(hen)大提升空间。
展(zhan)望2025年,颜(yan)色认为,我国(guo)宏观经济仍(reng)需增量政策提振。首先,宏观政策应加大创新力度,以应对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对当前房地(di)产收储政策的实行机(ji)制进(jin)行系统性优化;二是将“以旧换(huan)新”补贴扩展(zhan)至餐饮、文旅等具有粘性的服务业;三(san)是加大生育补贴力度。其次,财政政策应加快(kuai)落地(di)节奏、持续(xu)用力,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为经济增长(chang)提供有力支撑。最后,货币政策也应切(qie)实解决当前实际利率居高不(bu)下的问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激发(fa)市场(chang)主体的活力。
“优进(jin)优出”高水平开放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ming)确指出:“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fa)展(zhan)。”北京大学(xue)光华管理学(xue)院副教授唐(tang)遥表示,在中国(guo)内循环基础不(bu)断夯实的背景下,前瞻(zhan)性地(di)布局(ju)高水平开放,对于中国(guo)及(ji)世(shi)界经济的长(chang)期(qi)稳定(ding)发(fa)展(zhan)意义重大,这要求中国(guo)优化国(guo)际贸易和投资政策。
唐(tang)遥建议,在“优进(jin)”层面,鉴于国(guo)内需求中消(xiao)费占比不(bu)断攀升,中国(guo)需要引入更为多元化的产品、服务以及(ji)生产要素,以此满足国(guo)内市场(chang)需求,提升国(guo)内资源利用效率。具体而言,在进(jin)口方面可探索与不(bu)同国(guo)家或关税同盟达成互惠协(xie)定(ding),并承诺逐(zhu)步(bu)将大部分进(jin)口关税降至零(ling);在外资领域应鼓励更多服务业企业来华投资,切(qie)实落实全面取消(xiao)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的决策;在人员交流方面要持续(xu)提升外国(guo)人员进(jin)出的便利性,吸引外国(guo)人力资本更多参与中国(guo)国(guo)内经济活动。
而在“优出”层面,唐(tang)遥认为,中国(guo)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协(xie)同共进(jin),工业能力迅速提升,中国(guo)现已具备输出价值创造环节以及(ji)助(zhu)力其他国(guo)家发(fa)展(zhan)工业的物质(zhi)、技术和资金(jin)条件。
因此,他建议:贸易方面,中国(guo)应持续(xu)提高中间品出口占比,促使中间品与其他国(guo)家的生产要素在当地(di)融合,实现经济价值创造层面的共享与共赢;对外投资方面,引导出海企业秉持因地(di)制宜(yi)、长(chang)期(qi)主义、互利共赢的原则扎根当地(di),搭建更多中国(guo)与世(shi)界各国(guo)经济联通的桥梁;此外,中国(guo)金(jin)融系统应探索服务产业出海及(ji)全球市场(chang)的路(lu)径,稳步(bu)推进(jin)金(jin)融强(qiang)国(guo)建设。
结构性的改革势在必行
“从中长(chang)期(qi)看,大家必须实施结构性的改革举(ju)措,才能将短期(qi)政策与促进(jin)长(chang)期(qi)增长(chang)结合好。”北京大学(xue)光华管理学(xue)院教授、北京大学(xue)经济政策研究所(suo)所(suo)长(chang)陈(chen)玉宇谈(tan)到,消(xiao)费结构的问题由来已久,需要综合性的结构改革举(ju)措。中国(guo)要在未来10到20年拥有强(qiang)有力的增长(chang),就必须提升居民消(xiao)费的比重,以实现更平衡、更持续(xu)的经济活力。
陈(chen)玉宇表示,新出台的《提振消(xiao)费专项行动方案》,为国(guo)内需求的扩张提供了强(qiang)有力的刺激,也为未来中长(chang)期(qi)内拥有一个更可持续(xu)与更平衡的增长(chang)开了好头。
陈(chen)玉宇认为,应借此次解决短期(qi)经济周期(qi)问题的契(qi)机(ji),构建起长(chang)期(qi)解决宏观结构问题的目标和框架。为了降低对净出口的过度依赖、切(qie)实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并促进(jin)经济更平衡、更具内生活力,必须进(jin)行结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各行业内部的“内卷”现象,为未来的经济发(fa)展(zhan)开辟(pi)道路(lu)。
对于结构改革的要点,陈(chen)玉宇建议:一要展(zhan)开更多的研究和政策讨论,厘(li)清居民消(xiao)费需求比重过低的结构性原因,确立中长(chang)期(qi)的结构调整目标,逐(zhu)步(bu)推进(jin)制度性的结构调整;二要遵循市场(chang)规律,由市场(chang)力量引导产业结构变化,消(xiao)除市场(chang)结构变化的摩擦和制度化阻力;三(san)要改革财政和国(guo)有企业;四要更快(kuai)地(di)推进(jin)社会保障网的建设和水平提升;五要借助(zhu)当前发(fa)展(zhan)契(qi)机(ji),促进(jin)城市化,促进(jin)城市新居民的安居乐业工程;六要创造更多和更高质(zhi)量的工作岗位,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chang)作为高质(zhi)量增长(chang)的核(he)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