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张静(jing)姝(shu) 通讯员刘乙璞)近年来,借用他人(ren)名义购房以规避政策或从中(zhong)获利的买(mai)房纠纷频发(fa),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ren)民法院审结(jie)了一起涉借名买(mai)房的合同纠纷,帮助房产实际出资人(ren)要回债权(quan)转让款。
2013年,王某承(cheng)接甲企业建设施工装修项目,施工完毕结(jie)算过程(cheng)中(zhong),王某与甲企业协商(shang)一致,同意将80余万元工程(cheng)款作(zuo)为购房款,购买(mai)甲企业开(kai)发(fa)的一套房产,甲企业为其出具收据和相关收款证明。
在办(ban)理过程(cheng)中(zhong),王某的好友李(li)某提出,以李(li)某名义购买(mai)上述房屋,能够以较低的内部价签(qian)约,每平米可以便宜(yi)千余元,王某为省钱便以李(li)某名义与甲企业签(qian)订购房合同。同时,王某签(qian)订债权(quan)转让协议,将甲企业另外欠付其的50余万元应收工程(cheng)款债权(quan)转让给李(li)某,李(li)某将此(ci)50余万元用于购买(mai)上述房屋。至此(ci),王某向甲企业支(zhi)付两笔(bi)购房款共计130余万元,并以李(li)某名义办(ban)理了购房手续及不动产权(quan)证书。该(gai)房屋交(jiao)房后,一直由王某使用至今。
办(ban)证后,李(li)某以该(gai)房屋在银行办(ban)理了抵押贷款,因(yin)贷款期间无(wu)法过户,故该(gai)房屋一直没有过户至王某名下。后因(yin)李(li)某无(wu)力偿还即将到期的银行贷款,王某为避免房屋被(bei)查封拍(pai)卖,又另行支(zhi)付给李(li)某120余万元并签(qian)订相应买(mai)卖合同手续,以便将该(gai)房屋过户到王某名下。
因(yin)通过李(li)某支(zhi)付过购房款130余万元,且(qie)又向李(li)某个人(ren)转账(zhang)120余万元,王某认为,其作(zuo)为上述房屋原购房款的实际出资人(ren)和实际使用人(ren),是房屋的真正权(quan)利人(ren),李(li)某仅(jin)出借名义购买(mai)房屋,对房屋无(wu)任(ren)何实际出资和其他贡献,李(li)某应返还王某第一次支(zhi)付的两笔(bi)购房款130余万元。因(yin)构成该(gai)130余万元购房款的两笔(bi)款项80余万元及50余万元性质(zhi)不同,关于另一笔(bi)80余万元款项在其他法院另案起诉,王某仅(jin)在本(ben)案中(zhong)主(zhu)张返还50余万元债权(quan)转让款。
李(li)某辩称,上述关于50余万元的债权(quan)转让协议真实、合法、有效且(qie)债权(quan)转让已(yi)履行完毕,上述房屋系李(li)某所有的房屋,后王某支(zhi)付购房款也是合法有效的,王某要求李(li)某偿还款项,没有请(qing)求权(quan)基础,也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不同意返还款项。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查明的事实,上述房屋的全部购房款均(jun)由甲企业欠付王某的工程(cheng)款折抵购房款的形式支(zhi)付。且(qie)王某提交(jiao)为涉案房屋交(jiao)纳有线电视费、水电费、物业费、供暖费的发(fa)票及收据等证据,证明其一直占有使用涉案房屋,但一直未(wei)过户。后王某与李(li)某签(qian)订房屋买(mai)卖合同,王某向李(li)某支(zhi)付120余万元后,双(shuang)方办(ban)理房屋过户手续。
对此(ci),李(li)某主(zhu)张其系涉案装修工程(cheng)的实际施工人(ren),用于折抵购房款的上述工程(cheng)款也属于李(li)某,但其未(wei)提交(jiao)任(ren)何证据予以证明,亦未(wei)提交(jiao)支(zhi)付购房款的相关证据予以佐证,故法院对其意见不予采信。
故综合现有证据足以认定涉案房屋系由王某实际出资,并由王某实际占有使用,李(li)某并未(wei)实际出资,但王某以工程(cheng)款折抵购房款后,李(li)某又要求王某支(zhi)付120余万元购房款才将涉案房屋过户至王某名下。李(li)某实质(zhi)上没有出资而(er)获得(de)收益,有违诚信原则。故王某要求李(li)某返还50余万元款项的诉讼请(qing)求,法院予以支(zhi)持。
编辑 甘浩
校对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