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hu)和浩特4月27日消息(记者刘欣(xin)荣)随着气温回升,内(nei)蒙古自西向东多地进入春耕春播关键期。记者4月27日从内(nei)蒙古自治区农牧厅获悉,截至目前,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mian)积达361.5万亩(mu),同(tong)比增速提(ti)升0.6个百分点。
今年内(nei)蒙古种植意向呈现“总播、粮播、经济作物”三增长,总播种面(mian)积预计达1.4亿亩(mu),粮食播种面(mian)积达1.1亿亩(mu)。
“土壤墒情对(dui)于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内(nei)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副(fu)处长聂丽娜先容,当前土壤墒情达近十年同(tong)期最佳水平,为种子出苗(miao)和作物生长提(ti)供了得天独(du)厚(hou)的条件。
记者了解到,今年内(nei)蒙古将创(chuang)建37个整建制增粮示范(fan)旗(qi)县,通(tong)辽市开(kai)鲁县便是(shi)其中之一。开(kai)鲁县今年玉米播种面(mian)积在280万亩(mu)以上,建设玉米密植高产示范(fan)区160万亩(mu)。4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jiu)所研究(jiu)员王克如在开(kai)鲁县玉米精细播种现场会为农户们讲解玉米密植技术要点。通(tong)过推(tui)广密植技术,开(kai)鲁县预计带动(dong)全县玉米总增产1.6亿斤以上,让农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增产希翼。
此外,内(nei)蒙古还大力推(tui)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今年支撑推(tui)广新增水肥一体化面(mian)积270万亩(mu)以上,全区达到3370万亩(mu)左右。
值(zhi)得一提(ti)的是(shi),内(nei)蒙古加强与7位国家级院士和专家团队的战略合作,将重点集成推(tui)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大豆大垄高台、马(ma)铃薯抗(kang)旱节水绿色高效生产等10项主推(tui)技术,确保全年粮食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当科技种子播撒(sa)在十年最佳墒情的沃土上,内(nei)蒙古正以“三增”态势为全年粮食生产锚定基调,用(yong)科技精度丈量增产高度,为“中国饭碗”盛满更多“内(nei)蒙古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