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uo)军队参加(jia)联合国(guo)维和行(xing)动三十五周年——
为和平而来 为和平坚守
本报记(ji)者 任皓宇 黄炜鑫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yue)23日第 17 版)
中国(guo)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直升机起飞实行(xing)空中武装巡逻任务。
陆振宝摄
中国(guo)赴黎巴嫩维和部队进行(xing)信号源定位考核(he)。
张博禹摄
中国(guo)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飞行(xing)员赵嘉文驾驶(shi)直升机实行(xing)物资运输任务。
陆振宝摄
中国(guo)赴南苏丹(瓦乌(wu))维和医疗分队医生正在实施急(ji)性阑(lan)尾炎手术。
向(xiang) 成摄
中国(guo)赴南苏丹(瓦乌(wu))维和工兵分队工兵在制砖。
张晓昆(kun)摄
中国(guo)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官兵在实行(xing)靶场清排任务。
张博禹摄
今年是中国(guo)军队参加(jia)联合国(guo)维和行(xing)动35周年。监督停(ting)火、稳定局势、保护平民、安全护卫、支援保障……35年来,中国(guo)积(ji)极参加(jia)联合国(guo)维和行(xing)动,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足迹(ji)遍布(bu)20多个(ge)国(guo)家(jia)和地区(qu)。
为和平而来,为和平坚守。中国(guo)维和官兵始终认真践(jian)行(xing)《联合国(guo)宪章(zhang)》宗旨和原则,用过硬(ying)的专业素质、顽(wan)强的战斗作(zuo)风和良好(hao)的精神风貌,出色完成各项维和任务。“中国(guo)蓝盔”已成为联合国(guo)维和行(xing)动的关(guan)键力量,他们以实际行(xing)动传递和平友谊(yi),给当地民众带去信心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zuo)出卓(zhuo)越贡献。
中国(guo)赴黎巴嫩维和部队——
清除雷患 保障安全
炸毁的建(jian)筑,破(po)损的路面,历经战火的黎巴嫩南部地区(qu)满(man)目疮痍。散碎的砖瓦前,中国(guo)第二十三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爆炸物处理小组组长卿圣(sheng)和身着防护服(fu),手持探雷器,仔细探寻面前的每一(yi)寸土地。随着“嘀嘀嘀”的报警声响起,他反复扫(sao)描确(que)认,插上标识物。此后,他的同事将负责销毁发现的地雷和未爆弹药。
在黎巴嫩南部与以色列边境,300多个(ge)用于标记(ji)停(ting)火线的蓝桶连接(jie)成“蓝线”,这是联合国(guo)为黎以划定的长约121公里的临时停(ting)火线。“目前,我(wo)们主要为黎巴嫩和以色列边界的‘蓝线’附(fu)近各项清障及建(jian)设(she)作(zuo)业等提供排爆保障支撑。”卿圣(sheng)和说,“黎以停(ting)火协议达成以来,当地居民陆续(xu)踏上回家(jia)的路,我(wo)们希翼能为居民返乡(xiang)提供安全畅通的绿色通道。”
这是卿圣(sheng)和第二次赴黎巴嫩实行(xing)维和任务。“这里夏天(tian)气(qi)候炎热,毒蛇毒虫较多,实行(xing)任务时全身湿透是常(chang)有之事。”卿圣(sheng)和说,“尽管条件艰苦,我(wo)们却始终保持作(zuo)业标准,不松懈一(yi)分一(yi)毫。找到地雷,销毁地雷,防止遗留地雷对平民造成伤害,是我(wo)们扫(sao)雷兵的使命。”
自2006年3月(yue)首(shou)次部署到任务区(qu)以来,中国(guo)已累计派出维和人员8300余人次赴黎巴嫩实行(xing)维和任务。黎以边境的雷场地形复杂(za)、高度危险。19年来,中国(guo)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历经黎以战火洗礼(li),以专业和勇气(qi)一(yi)次次成功完成各项任务,守护当地民众安全,完成黎以边境“蓝线”观察哨建(jian)设(she)、巡逻道路修复、蓝桶栽桩(zhuang)等1.3万余项施工任务,安全高效(xiao)清排近200万平方(fang)米疑似雷区(qu)、爆炸物散落区(qu)和1.42万米巡逻道路,发现并销毁地雷及各类未爆物1.8万余枚,修复道路320公里,栽桩(zhuang)蓝桶135根。此外,中国(guo)维和部队还进行(xing)医疗救助9万余人次,实施手术2500余台次。中国(guo)赴黎巴嫩维和部队的出色表现赢(ying)得了联合国(guo)、黎巴嫩政府和民众的高度肯定。
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中国(guo)维和官兵还积(ji)极与各国(guo)友军进行(xing)技(ji)术交流,相(xiang)互学习。在此前举行(xing)的一(yi)次扫(sao)雷排爆经验交流活动中,中国(guo)维和官兵向(xiang)友军先容了任务区(qu)常(chang)见地雷、标准作(zuo)业流程等基本情况,展示了重型排爆服(fu)、航弹探测器、频率干扰仪等10余种专业装备。双(shuang)方(fang)就协同未爆物处置和安全实行(xing)扫(sao)雷等问题进行(xing)研讨,共同努力为维护地区(qu)和平稳定作(zuo)出贡献。
联合国(guo)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发言人安德烈亚·泰(tai)嫩蒂表示,排雷工作(zuo)极其危险,中国(guo)维和部队一(yi)直以高度的奉献精神和专业水平完成排雷工作(zuo),在保护当地民众安全和减(jian)少贫困等方(fang)面发挥了重要作(zuo)用。
中国(guo)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
支援保障 遨游空中
“物资装载(zai)完毕,飞机性能良好(hao),请(qing)求起飞!”当地时间3月(yue)17日清晨6时20分,伴着轰鸣的旋翼声和飞扬的尘(chen)土,中国(guo)第五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机长张雷向(xiang)塔台请(qing)求起飞。得到同意指令后,张雷驾驶(shi)飞机迎着朝阳向(xiang)任务目的地飞去。
自2019年从苏丹达尔富(fu)尔部署至阿卜耶伊任务区(qu)以来,中国(guo)维和直升机分队连续(xu)5年在阿卜耶伊任务区(qu)实行(xing)空中武装巡逻、人员转运和物资运输等任务。多年来,中国(guo)维和官兵始终牢记(ji)维和使命,全力履职担当,用实际行(xing)动在任务区(qu)上空飞出一(yi)道道绚丽的和平航迹(ji),被(bei)联合国(guo)阿卜耶伊临时安全部队(以下(xia)简称“联阿安全部队”)称为“一(yi)支不可或(huo)缺的航空力量”。
今年3月(yue)上旬,任务区(qu)周边局势陡然升温,武装冲突不断。因地面运输车队频繁遭截,卡(ka)杜格利营区(qu)燃料耗尽,电力关(guan)闭(bi),车辆装备无法启动。危急(ji)关(guan)头,直升机分队承担了为联阿安全部队开辟空中油料运输通道、送去补给物资的特殊任务。此时,前往大规(gui)模冲突区(qu)域实行(xing)空中运输任务风险高、难度大,“直升机运着柴油过去,相(xiang)当于背着炸药包”。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作(zuo)为任务区(qu)唯一(yi)一(yi)支空中军事力量,张雷主动请(qing)缨(ying)实行(xing)首(shou)架(jia)次飞行(xing)任务。
午后的室外气(qi)温超过40摄氏度,机舱内温度高达55摄氏度。尽管酷(ku)热难耐,但张雷和副驾驶(shi)始终保持高度警惕,不停(ting)变换航向(xiang)以规(gui)避冲突点,努力操控直升机平稳飞行(xing)以减(jian)少机上搭载(zai)的油罐颠簸。因战火升起的硝烟不断从机身两侧(ce)掠过,1个(ge)多小时的飞行(xing)后,着陆点终于出现在视野中,张雷操纵(zong)直升机迅速下(xia)降,平稳落地。卸载(zai)物资时,外军士兵激动地说:“中国(guo)‘蓝盔’,总是来得比我(wo)们希翼的更快(kuai)。”
由于冲突持续(xu),直升机分队坚持为卡(ka)杜格利、提士汶、阿布(bu)库萨等维和营区(qu)的维和友军送去油料、食物等补给物资,确(que)保任务点维和部队正常(chang)运行(xing)。与此同时,为最大程度保护平民不受战乱波及,分队还与联阿安全部队联合制订武装巡逻计划,增加(jia)空中武装巡逻频次,动态监控周边安全局势,为联合国(guo)及时采取行(xing)动化解地区(qu)冲突、保护当地平民提供及时准确(que)的情报支援。
“中国(guo)维和直升机分队是阿卜耶伊任务区(qu)人员货(huo)物运输补给的重要力量。”联阿安全部队司令部参谋长亚历山大·德·里马表示。
任务区(qu)航线混乱,基础设(she)施简陋,通联手段匮乏,业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提高实行(xing)任务效(xiao)率,降低飞行(xing)安全风险,直升机分队技(ji)术人员重新架(jia)设(she)天(tian)线,检修通信设(she)备,探索任务区(qu)环境特点;机组成员一(yi)边实行(xing)空中任务一(yi)边摸索尝试,验证各类通信手段的最大传输距离,最终成功实现飞行(xing)任务途中全程有效(xiao)通联。
此外,直升机分队还通过规(gui)范场地标识和消防设(she)施、召集塔台人员开展航空英语及装备操作(zuo)业务集训、统一(yi)风险评估(gu)标准等方(fang)式,在联阿安全部队任务区(qu)建(jian)立了一(yi)套(tao)标准化航空业务流程。联阿安全部队航空处处长皮娜在对直升机分队的直升机进行(xing)核(he)查时频频竖起大拇指:“中国(guo)直升机分队的标准,始终值(zhi)得信赖!”
“中国(guo)维和直升机分队常(chang)年在高温、大风沙等高风险条件下(xia)飞行(xing),曾成功穿越沙尘(chen)暴,完成多项特殊任务,探索并总结出很多宝贵经验。”中国(guo)首(shou)支维和直升机分队成员、中国(guo)第五批赴阿卜耶伊维和直升机分队指挥员柴华表示,面临复杂(za)困难的形势和任务,他和队员将毫不退缩,为联合国(guo)在阿卜耶伊地区(qu)的维和行(xing)动提供支撑,为冲突地区(qu)实现和平发展带去更多信心和希翼。
中国(guo)赴南苏丹(瓦乌(wu))维和部队——
修复道路 守护健康
烈日炙烤着大地,空气(qi)中弥漫着干燥的尘(chen)土气(qi)息(xi)。重型挖掘(jue)机轰鸣,履带碾过崎岖不平的地面,扬起一(yi)片片黄沙。战士们头戴蓝色头盔,身穿厚重的防弹衣,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浸湿了衣领。
“这是我(wo)们工作(zuo)的常(chang)态。”中国(guo)第十五批赴南苏丹(瓦乌(wu))维和工兵分队指挥长王(wang)艳辉(hui)告诉记(ji)者,“正在施工的这条‘图拉雷—温若克—阿莱(lai)克’补给线,是保障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出行(xing)的交通‘大动脉’,也是联合国(guo)粮(liang)食及农业组织等国(guo)际机构(gou)向(xiang)当地民众提供食物、药品救助的‘生命线’。目前正值(zhi)雨季,施工难度较大,尽快(kuai)修复这条道路是当务之急(ji)。”
自2024年12月(yue)部署至任务区(qu)以来,工兵分队先后高标准完成了机场平整、超级营地基础设(she)施建(jian)设(she)、难民营搬迁安置、地下(xia)掩体修建(jian)、多条补给线修复等各项授权任务,得到了联合国(guo)驻南苏丹特派团(以下(xia)简称“联南苏团”)、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广泛认可。“我(wo)们在施工中,总能遇到当地孩子向(xiang)我(wo)们敬礼(li),为我(wo)们竖起大拇指。”王(wang)艳辉(hui)说。
除工兵分队外,这里还驻扎有中国(guo)第十五批赴南苏丹(瓦乌(wu))维和医疗分队。在南苏丹瓦乌(wu)地区(qu)联合国(guo)营区(qu)一(yi)角,印有红十字标志的白色板(ban)房格外醒目。这里是联南苏团中国(guo)维和二级医院(yuan)的所在地,也是医疗分队的工作(zuo)地。
医疗分队主要负责联合国(guo)工作(zuo)人员及维和部队的日常(chang)医疗保障、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ji)医学救援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等工作(zuo)。截至目前,医疗分队共接(jie)诊救治患者600余人次,圆(yuan)满(man)完成各项医疗保障任务。
在医院(yuan)的公告板(ban)上,贴着一(yi)张瓦乌(wu)地区(qu)的地图,上面标注着一(yi)个(ge)个(ge)义诊点计划。“我(wo)们正与联合国(guo)卫生部门(men)对接(jie),将在本月(yue)开展首(shou)次驻地义诊,主要为当地妇女儿童提供健康检查,并进行(xing)传染病(bing)防治宣传。”医疗分队队长赵亮说。
走(zou)进药房,药剂师刘(liu)国(guo)栋正在仔细核(he)对药品清单。“抗疟疾药物、抗生素、儿科用药是我(wo)们的重点储备。”他指着货(huo)架(jia)上分类摆放的药品说,“考虑(lu)到当地气(qi)候特点,我(wo)们还特别增加(jia)了防暑和消化道疾病(bing)药物的储备量。”隔壁诊室里,技(ji)师徐云正在调试便(bian)携(xie)式B超机。“这台设(she)备是我(wo)们特意为义诊准备的。”她说,“虽然条件有限(xian),但我(wo)们力求为当地民众提供尽可能完善的诊疗服(fu)务。”
联南苏团评估(gu)组成员克里斯蒂安·马林说,中国(guo)维和部队不仅具备出色的工程作(zuo)业和医疗水平,还展现出高效(xiao)的应急(ji)处置能力,“我(wo)们从中国(guo)维和官兵身上学习到了很多经验”。
(曾雪彤、张博禹、王(wang)道奎、秦英章(zhang)、张晓昆(kun)、向(xiang)成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