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biao)、张家界市食品药品检验(yan)所所长(chang)、九三学社张家界市委(wei)会(hui)副主委(wei)王涯。
红网时刻(ke)资讯记者 王嫣 朱丽萍 北京报道(dao)
如何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hua)解在诉前?遇到矛盾纠纷怎么稳妥有效解决?这一直是社会(hui)治(zhi)理的(de)难题之一。
2015年10月,中办(ban)、国办(ban)印发《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hua)解机制的(de)意(yi)见》,矛盾纠纷多元化(hua)解上升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决策。《政法领(ling)域立法规划(2023-2027)》也将《矛盾纠纷多元化(hua)解促进法》纳入,这一规划由中央政法委(wei)牵头,最高人民法院(yuan)等单位参与(yu)其中。
全国人大代表(biao)、张家界市食品药品检验(yan)所所长(chang)、九三学社张家界市委(wei)会(hui)副主委(wei)王涯自2023年当(dang)选(xuan)全国人大代表(biao)后(hou),深感肩头责任与(yu)使(shi)命(ming)愈发沉(chen)重,时刻(ke)牢记自己要发挥模范表(biao)率作用,当(dang)好党委(wei)、政府和人民群众之间的(de)纽带(dai)。如今的(de)他,是最高人民法院(yuan)第四届特约监督员。
近年来,王涯对基层多元解纷这块十分关注。在他看来,法院(yuan)一直存在案多人少(shao)的(de)矛盾,这样的(de)情况还(hai)在加剧(ju),但这个矛盾纠纷越是如此,越要化(hua)解。
当(dang)前,各地(di)矛盾纠纷多元化(hua)解理念共识尚未完全建立。办(ban)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wen)题用法、化(hua)解矛盾靠法,仍是当(dang)前努力追(zhui)求的(de)法治(zhi)环境。但“化(hua)解矛盾靠法”并不等同于“化(hua)解矛盾仅(jin)靠法院(yuan)”,人民群众还(hai)存在对调解人员不信任、对调解效力不认可、对基层解纷路径不清楚等问(wen)题,大量矛盾纠纷直接涌入法院(yuan),不少(shao)地(di)区仍有“法院(yuan)一头热”“自拉自唱”情况;矛盾纠纷解纷资(zi)源整合路径不一、模式多样,缺乏系统性统筹;多元调解化(hua)解力量发展不充分,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批准设立没有具(ju)体标准;没有可持续的(de)经费保障机制等,这些都是当(dang)下矛盾纠纷多元化(hua)解方面面对的(de)困境。
王涯坦言,眼下,《矛盾纠纷多元化(hua)解促进法》在国家层面还(hai)没推广开,各个地(di)方都还(hai)在探索(suo),在这一方面,还(hai)缺少(shao)一个法律方面的(de)刚性约束。
因此,王涯建议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hua)解;凝(ning)聚纠纷解决合力;强化(hua)组织保障和监督管理。在中央政法委(wei)的(de)统筹推进下,明确(que)各矛盾纠纷预防化(hua)解主体的(de)职能定位,进一步(bu)压实预防化(hua)解纠纷责任,加大部门联合、纠纷联解、数据联通,一 体化(hua)推进各项体制机制建设;明确(que)规定风险评估(gu)、排(pai)查分析、风险提示、社会(hui)心理疏(shu)导服务机制等防范机制,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和隐患。
与(yu)此同时,在党委(wei)领(ling)导下推进建设以调解、仲裁、公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jie)的(de)多元化(hua)解矛盾纠纷机制,鼓励和引导当(dang)事人优先选(xuan)择(ze)和解、调解化(hua)解矛盾纠纷。
此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feng)桥经验(yan)”,推进综治(zhi)中心实质化(hua)运行,发挥统筹各单位工作力量平台作用,凝(ning)聚预防化(hua)解纠纷合力。鼓励支(zhi)持社会(hui)力量特别是律师广泛(fan)参与(yu)调解化(hua)解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biao)、政协委(wei)员、行业专家、律师学者、退(tui)休法官、退(tui)休检察官等社会(hui)力量在矛盾纠纷预防化(hua)解中的(de)重要作用。
最后(hou),加大对法院(yuan)特邀调解等经费保障,为开展矛盾纠纷化(hua)解工作提供必要物质保障,进一步(bu)明确(que)新兴(xing)调解组织法律地(di)位、设立程序、监督管理、引导机关、经费保障等制度,完善互联网矛盾纠纷化(hua)解工作机制,全面提升纠纷解决和社会(hui)治(zhi)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