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春(chun)茶采摘时节(jie),在贵州省正安县的茶山上,漫山茶树层层叠叠。从一芽“茶”到一片“业”,如今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正安白茶”品牌,是县域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ying)。
党(dang)的二十届三中全会(hui)提出,“壮大县域富民(min)产业”。中央经济工作会(hui)议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是承上启下、连接城乡的枢纽,也是近观我国经济社会(hui)高质量发展的微观样本。近年来(lai),各地涌现出了“千县千业”“一乡一特”的生动实践。
在千顷澄碧的深处,是涓滴汇聚。作为实体(ti)经济的“活水”,金融服务“滴灌”县域发展,将产业“珍珠”协同整合,形成了价值倍增的经济带“项链”。
国开行挂职干部走访正安茶叶产业。受访者供图
在正安县,白茶、吉他、能矿等(deng)是推动产业现代化的重点发力领(ling)域。在正安吉他产业园,工人们(men)紧张有序地按照工序进行生产。从一张白纸、筑巢引(yin)凤到引(yin)进企业、人才创业,再到申(shen)报“中国吉他制造之乡”“国家级学问产业示范(fan)园区”,金融赋能推动了县域发展。
正安县吉他产业园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
据介(jie)绍,近年来(lai),国家开发银行在正安县发放产业项目贷款逾10亿(yi)元,支撑了吉他产业园、白茶生产基地、易地搬(ban)迁就业园区等(deng)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为县域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xing)提供了金融支撑。
国开行挂职干部调研农业厂房改造。受访者供图
正安县副县长(chang)、国家开发银行挂职干部张逸飞表示,国家开发银行2024年向正安县投放资金4.99亿(yi)元,新增捐赠资金930万元,引(yin)入帮扶(fu)资金1366.3万元,帮助培训“三类人才”3040人次,发放低息助学贷款1.14亿(yi)元,惠及9085名学生。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xing),各项工作不断取得积极(ji)成效。
正安县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现场。受访者供图
“贷”动发展的背后,是深化思想认(ren)识(shi),深入调查研究。“总分行联动,定期召开定点帮扶(fu)工作会(hui)议,与县委、县政府共商共议,协作推动工作开展。”张逸飞介(jie)绍说,银行先后选派12名党(dang)员干部到正安县挂职交流,延伸定点帮扶(fu)工作链条,形成了县域“驻地服务三人工作组(zu)”。
发展离(li)不开“人”的创造,离(li)不开“场”的滋养。围绕(rao)金融赋能县域创新发展,国家开发银行挂职干部们(men)认(ren)为,要做好融资、捐资“两(liang)个”资金支撑;紧扣“人的关键(jian)”,涵养发展源头,强化培训、人才、规划(hua)“三项”融智服务尤为关键(jian)。
据介(jie)绍,2024年国家开发银行在正安县围绕(rao)重点领(ling)域做好信贷保障,支撑污水处理与生态(tai)环(huan)境治理,助力县域能源供给结构优化升级等(deng)工作;强化协同联动,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推动与金融同业转(zhuan)贷款合作倾斜;丰富了帮扶(fu)举(ju)措,进一步(bu)开展消费(fei)帮扶(fu),组(zu)织县内农产品赴北京举(ju)办美(mei)食节(jie)暨(ji)展销活动,借助线(xian)上平台助农产品出山。
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改变、赋能的前提是融入、理解。“去年底,正安县在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核中,获得了先进等(deng)级评价。这不仅是对全县高质量发展的认(ren)可(ke),也是对开发银行金融帮扶(fu)工作的鼓励。”春(chun)天是播种(zhong)希翼的季(ji)节(jie),金融帮扶(fu)工作人员看(kan)着远处的茶山说,更加精准的举(ju)措、更加务实的行动,好比(bi)是埋下饱满(man)的种(zhong)子,只待萌(meng)发生长(chang)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