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

业界动态
谁瓜分了日本人的饭碗,大米,进口,米价
2025-04-23 01:12:14
谁瓜分了日本人的饭碗,大米,进口,米价

编辑 | 远禾

数据支撑 | 勾股大数据(www.gogudata.com)

在日本东京(jing)高耸入云的(de)天空(kong)塔下,日本的(de)大米售(shou)价也逐(zhu)渐高耸。

日本农(nong)林水产省公布(bu)的(de)新数据显示,最近(jin)一周,日本超市一袋5千克装越光粳米的(de)平(ping)均价格已经突破4000日币大关,达到4363日币,创造历史(shi)记录。

一袋5千克的(de)大米价格超过200块人民币,对于以米饭为主食的(de)中国人来说,几(ji)乎是不可想象(xiang)的(de)。

而从去年7月开始,日本大米荒,似乎已经不再是突发资讯,而是成了月经资讯。

如今,哪怕大米已经不用抢(qiang)购,但价格也已经让许多人高不可攀(pan)。今年2月,日本各(ge)地大米的(de)价格,同比均上涨了150%以上。

愈演愈烈的(de)粮(liang)食危机背后,到底有多少人,瓜分了日本人的(de)饭碗?

01

谁是罪魁祸首

如果说,去年日本的(de)米荒和米价飞涨尚且能够被甩(shuai)锅给(gei)民众屯米、大米歉(qian)收,以及外国游客暴增这三大原因(yin),那么当时间来到今年,这些原因(yin)似乎就有些站不住脚。

在民众的(de)愤(fen)怒情绪下,上个月日本政府也终于姗姗来迟,投(tou)放了首批14万吨(dun)储备米。

然而,2月份日本批发商收购新米的(de)平(ping)均价格仍旧达到了每60千克糙米26485日币,约合1282元人民币,是去年同期的(de)约1.7倍。

投(tou)下去的(de)储备粮(liang)就好像石子落到海里(li)一样杳无音信,可见,在接下来的(de)很长一段时间里(li),日本米价仍将(jiang)持续上涨。

而这背后的(de)罪魁祸首,就是日本农(nong)业协会(JA)。

常规来说,日本农(nong)协日常会负责(ze)帮助农(nong)民采购种子、提供技术、承包销(xiao)售(shou)全过程,几(ji)乎是无微(wei)不至。

也是因(yin)此,成立不久(jiu),日本农(nong)协就几(ji)乎吸取了日本全部的(de)农(nong)民,并且承包了日本大半的(de)农(nong)业生产资料和销(xiao)售(shou)渠道,成为日本农(nong)业最为庞大的(de)组织。

在日本,JA集团几(ji)乎掌握了大米市场的(de)半壁江山,控制了日本50%的(de)大米交易量。

“谷贱(jian)伤农(nong)”这一概念在国内被东方甄选推广到全国消费者面前(qian)之(zhi)前(qian),日本农(nong)协就已经高喊着“米价就是农(nong)民的(de)工资”,推动政府于1971年推出了“减(jian)耕”政策。

何谓“减(jian)耕”?也即是,减(jian)少水稻种植面积,转而去种其他作物。

政府根(gen)据市场需求(qiu)的(de)60%给(gei)农(nong)民制定一个固定生产量,鼓励农(nong)民按这个量生产。不论是休耕还是转种其他作物,政府都给(gei)予补(bu)贴。

从表面上看,这样一来大米生产不会过剩,二(er)来还可以维(wei)持米价,避免农(nong)民受到伤害。

事情如果暂停在这里(li),或许是利国利民的(de)好事,但这一政策看似一箭双雕(diao),实则矛盾重重。

最大的(de)问题(ti)就是,日本民众对于大米的(de)需求(qiu),是否会如期而至地下降呢(ne)?

近(jin)二(er)十年间,日本人的(de)人均大米消费确实有所下降,从2000年的(de)64.6千克,降至了2023年的(de)51.1千克,下降超20%。

但对比之(zhi)下,日本水稻种植面积下降得更快。

2000年至2023年的(de)二(er)十多年间,日本水稻种植面积由177.0万公顷持续下滑至124.2万公顷,总产量也由2000年的(de)1186.3万吨(dun),下降至2023年的(de)745万吨(dun),下降了近(jin)40%。

减(jian)耕政策的(de)弊端,因(yin)此而逐(zhu)渐显现。

如果说民众对大米需求(qiu)下降导致大米生产过剩,市场自然会通过降价来调整农(nong)民的(de)种植意向。

“减(jian)耕”政策却只(zhi)是给(gei)予农(nong)民补(bu)贴,鼓励农(nong)民休耕,却又不给(gei)予种植面积的(de)最低限度,长此以往,休耕只(zhi)会愈演愈烈,带来的(de),自然是水稻产量的(de)加速下滑。

和日本的(de)情况正好相(xiang)反,近(jin)年来,由于大米丰(feng)收,世界其他地区的(de)米价正持续下降,亚洲大米基准(zhun)价格近(jin)期甚至已跌至自2022年以来的(de)最低水平(ping)。

那么日本能否通过进口(kou)大米,来缓解燃眉之(zhi)急呢(ne)?答(da)案(an)是否定的(de)。

因(yin)为日本早已自己掐(qia)断了大米进口(kou)的(de)通路。

在日本,进口(kou)大米的(de)关税高达490%,因(yin)此日本进口(kou)大米的(de)国内售(shou)价比进口(kou)平(ping)均价格高4.9倍。

如果按照世界贸(mao)易组织的(de)关税计算方法,日本的(de)进口(kou)大米关税高于700%。

超高的(de)关税使得日本几(ji)乎不进口(kou)大米,哪怕进口(kou)也只(zhi)是按照WTO限定的(de)最少额度以及基于TPP协定从澳洲进口(kou)部分大米,且这部分大米也由日本政府统一保管,不会直接进入日本市场。

除了提高关税,日本农(nong)协还有不少技术性贸(mao)易保护,比如通过制定严格的(de)技术标准(zhun)来限制进口(kou)农(nong)产品的(de)市场准(zhun)入。

单从表面来看,日本农(nong)协确确实实在从各(ge)种方面保障(zhang)农(nong)民收入,提升粮(liang)食价格,但,为什么,日本农(nong)民同样“水深火热”。

02

农(nong)民不好当

通过从里(li)到外的(de)各(ge)种政策,在农(nong)协的(de)帮助下,日本农(nong)民的(de)“工资”,确确实实是涨了。

数据显示,日本农(nong)民的(de)平(ping)均年收入为450万日币,比东京(jing)企业员工的(de)平(ping)均年收入还高出12万日币。

但与此同时,从1970年到2020年的(de)50年间,日本稻农(nong)从466万户减(jian)少到了 70万户,仅剩近(jin)七分之(zhi)一,平(ping)均年龄达到69岁,几(ji)乎后继无人。

日本农(nong)民对于农(nong)协的(de)评价甚至是——“索命(ming)鬼”。

“他们就是来要命(ming)的(de)” 图源:东京(jing)电视台

毕竟(jing),既然“工资”如此之(zhi)高,福利如此之(zhi)好,农(nong)民怎会越来越少?

由于地理环境的(de)限制和日本的(de)战时政策,日本的(de)耕地十分零散,难以采用大规模机械(xie)化生产,因(yin)此农(nong)产产量始终不高,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

数据显示,日本大米的(de)生产成本几(ji)乎是美(mei)国的(de)十倍,进口(kou)的(de)美(mei)国大米价格甚至都不到日本本土大米价格的(de)五(wu)分之(zhi)一。也是因(yin)此,农(nong)协才(cai)需要超高关税,来抬高进口(kou)产品的(de)价格。

仅仅如此,似乎和日本农(nong)协并无太大关系。

但问题(ti)在于,日本农(nong)协对于农(nong)民生产的(de)包办。

从肥(fei)料、农(nong)药到农(nong)业机械(xie),日本大多数的(de)重要农(nong)产品,都是依靠农(nong)协来加工、存储和运销(xiao)。

农(nong)户需要的(de)生产生活资料,70%以上也需要通过农(nong)协提供,农(nong)业资金(jin)也绝大部分靠农(nong)协信用部门来提供。

甚至于,日本基层的(de)丧葬业都是由农(nong)协主导的(de)。

而在日本,有一个非常形象(xiang)的(de)词语,叫“农(nong)协横领”。而“横领”这个词,在日语中带有垄断、侵吞甚至抢(qiang)劫的(de)意思。

在替农(nong)民包办一切的(de)同时,日本农(nong)协也要加价抽水,采购的(de)农(nong)具一般要加价1-2倍,被包装出来的(de)贵价水果,给(gei)农(nong)民的(de)利润也一直未知(zhi)。

日本一些反农(nong)协组织公布(bu)的(de)数据称,农(nong)协至少抽走了日本农(nong)产品流(liu)通中50%以上的(de)利润。尽(jin)管这数据或许有所夸大,但也能反映部分日本农(nong)协在日本农(nong)业“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de)地位。

同样导致农(nong)民收入微(wei)薄的(de),还有日本大米市场复杂的(de)流(liu)通机制。

农(nong)民收获大米之(zhi)后,要先卖给(gei)所谓的(de)“收购代理”,再由这些代理转卖给(gei)批发商,才(cai)能进入零售(shou)店和餐厅。

因(yin)此,尽(jin)管日本米价持续高涨,但是对于稻农(nong)而言,按照农(nong)协的(de)批发收购价,不仅不能赚钱(qian),甚至可能会亏钱(qian)。

日本农(nong)林水产省的(de)官方统计结果显示,日本农(nong)户每户种植水稻带来的(de)年收入只(zhi)有1万日币,也即是500人民币。

相(xiang)比全职种地,更多的(de)日本农(nong)民其实是一边兼职种地,获得税收减(jian)免和部分补(bu)贴,一边干着其他正职。

这也就是为什么农(nong)民能够年收入450万日币,因(yin)为这个统计中,包含了不少兼职种地的(de)农(nong)民,且这部分群体人数并不少。

这样的(de)流(liu)通机制也说明了,为什么政府投(tou)入了储备米,但米价仍旧水涨船高

因(yin)为政府投(tou)放的(de)储备米,也同样是经由收购代理竞标,再投(tou)放向市场。而经由收购代理投(tou)放向市场的(de)米,价格很难降下去。

从数据上看,日本农(nong)协确实维(wei)护了农(nong)民的(de)利益,甚至到了颠(dian)倒(dao)城乡收入的(de)程度。

但从实际上来看,农(nong)协实则透支了农(nong)民未来的(de)利益,损毁了普(pu)通民众享受正常价格粮(liang)食产品的(de)机会。

最终,农(nong)民和消费者两败(bai)俱伤。

那么,到底谁从中获益了呢(ne)?答(da)案(an)显而易见。

03

到底为了谁

日本的(de)大米并非一直如此短缺。

在二(er)战结束后不久(jiu),日本经济还远未到顶的(de)1965年,日本的(de)综合食品自给(gei)率都达到了73%。

然而,就在农(nong)协开始减(jian)少大米产量之(zhi)后的(de)这几(ji)十年里(li),日本的(de)大米自给(gei)率却逐(zhu)渐达到了100%。

这一诡异的(de)数据背后,是日本开始逐(zhu)渐增加小麦进口(kou)额度,日本人开始习惯吃(chi)面包和通心粉。

但日本民众并没有因(yin)为“多元化”的(de)饮食获利,反而随着小麦进口(kou)量的(de)逐(zhu)渐增加,综合食品自给(gei)率逐(zhu)渐降低到了可怜(lian)的(de)38%。

不仅如此,日本对小麦的(de)进口(kou)方式几(ji)乎就是在给(gei)美(mei)国农(nong)场主发补(bu)贴。

因(yin)为进口(kou)小麦的(de)买卖是由日本政府主导,为了稳定物价,原本应(ying)该涨价的(de)进口(kou)小麦在日本的(de)售(shou)价也维(wei)持不变(bian),而这样下去,日本政府半年所需的(de)财政负担(dan)就高达350亿日币。

而为了所谓的(de)“减(jian)耕政策”,日本政府背上了沉重的(de)负担(dan)。为了储备米,日本政府每年仍需要花(hua)费500亿日币。

但根(gen)据日本研(yan)究(jiu)学者计算,如果废除减(jian)耕政策,日本可以生产1700万吨(dun)大米。

哪怕日本国内供需发生变(bian)化,也可以通过出口(kou)来消化产能,且随着产能增加,日本产大米的(de)价格还能进一步下降,进而推动出口(kou)。

而如果废除“减(jian)耕政策”,日本大米的(de)自给(gei)率可达到243%,粮(liang)食整体的(de)自给(gei)率将(jiang)超过60%。

但,日本没办法废除减(jian)耕政策,因(yin)为这是日本农(nong)协发展的(de)基础。

尽(jin)管2018年日本政府宣布(bu)废除“减(jian)耕”政策,但近(jin)年来日本农(nong)协和农(nong)林水产省仍旧一直在以大米需求(qiu)降低为由,持续推进减(jian)耕。

这是因(yin)为,相(xiang)比一个纯粹的(de)社会组织,日本农(nong)协所涉(she)及的(de)业务远比想象(xiang)的(de)要多,比如金(jin)融业务。

米价升高,农(nong)民收入提升,对于农(nong)协的(de)信任度越高,也就会将(jiang)更多的(de)钱(qian)投(tou)入农(nong)协的(de)银(yin)行——日本农(nong)林中央金(jin)库。

图源:农(nong)林中央金(jin)库官网GOOGLE翻译

日积月累,日本农(nong)林金(jin)库累积了大量的(de)财富,甚至拿出至少50万亿日币(约2.4万亿元人民币)的(de)资金(jin)在资本市场里(li)投(tou)资,获取超额的(de)回报。

图源:农(nong)林中央金(jin)库官网GOOGLE翻译

而利用这些投(tou)资回报,农(nong)协就能以更为有利的(de)价格来主导日本各(ge)地的(de)基层市场,进而巩(gong)固自身的(de)垄断地位。

日本农(nong)业协会名义上是行业协会,但实际上已经集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于一体,甚至还和日本自民党,有着千丝万缕的(de)联系。

众所周知(zhi),日本自民党是一个以各(ge)地基层为基础的(de)政党,在20世纪80年代之(zhi)前(qian),自民党的(de)多数议员都是来自农(nong)村选区。

哪怕时至今日,日本农(nong)村所能影响的(de)议会席(xi)位数仍旧占到了国会30%左右。

因(yin)此,对于自民党来说,最有影响力的(de)组织之(zhi)一就是能够组织众多农(nong)民选票的(de)农(nong)协,因(yin)此,日本自民党的(de)政策往往朝着农(nong)协倾斜(xie)。

在二(er)战之(zhi)后,日本国内百废待兴,粮(liang)食严重短缺,政府不得不出面统一管理粮(liang)食生产、流(liu)通和消费,因(yin)此,政府几(ji)乎控制了所有的(de)粮(liang)食价格以及补(bu)贴。

而在日本经济仍在起步、出生率节节高升的(de)60年代,日本的(de)大米需求(qiu),怎么会开始过剩呢(ne)?这除了是因(yin)为引入进口(kou)小麦,还或许是因(yin)为,从1960年代开始,日本米价开始大幅上涨。

为了回报农(nong)协的(de)支撑,政府提高了米价,而较高的(de)米价导致大米供给(gei)过剩,于是,从1970年开始,政府开始应(ying)农(nong)协号召,开启“减(jian)耕”政策,向农(nong)民提供补(bu)贴、鼓励减(jian)产。

这样与现实脱节的(de)政策如今仍在上演。

就当日本国内米价已经如此“水深火热”之(zhi)时,日本的(de)大米出口(kou)还在节节攀(pan)升。

哪怕是大米短缺的(de)2024年,日本的(de)大米出口(kou)量也同比上涨21%。

甚至,在大米短缺都成了国际资讯的(de)情况下,日本外相(xiang)在中日经济对话中还要求(qiu)中国扩大进口(kou)日本大米。

日本政府还计划到2030年出口(kou)大米要达到35万吨(dun),出口(kou)额达到922亿日币,约合人民币45亿元,是现在出口(kou)量的(de)8倍。

自己家的(de)米都不够吃(chi)了,为什么还要出口(kou)?

相(xiang)信除了是因(yin)为日本政府对于大米产量太过自信,或许还是因(yin)为,在日币贬值的(de)情况下,出口(kou)对于日本农(nong)协来说,获利更多。

也是因(yin)此,民众也更为乐于阴谋论地将(jiang)米价上涨和日本农(nong)林中央金(jin)库外债投(tou)资巨亏1.5万亿日币的(de)资讯联系起来,毕竟(jing),万一是真(zhen)的(de)呢(ne)?

04

尾(wei)声

2025年,日本大米短缺的(de)情况会得到解决吗?答(da)案(an)不言自明(ming)。

2023年,粮(liang)食客带着大米去韩国倒(dao)卖导致飞机超载,粮(liang)食客携带大米被扣行李大闹机场的(de)资讯一度甚嚣尘上。

时至今日,韩国米价仍旧居高不下。

长此以往,韩国某天或许也将(jiang)成为今天的(de)日本。

而今天的(de)韩国,也可能是未来的(de)日本。

民以食为天,当操弄(nong)权柄的(de)人连最基本的(de)生活保障(zhang),都可以当成是工具。

最新资讯
  • 潮安县
  • 樊城区牛首镇
  • 新建县望城镇
  • 共和县
  • 凤台县夏集镇
  • 瓯海区丽岙镇
  • 枣阳市熊集镇
  • 钟祥市长滩镇
  • 越城区北海街
  • 曹县苏集镇
  • 东宝区泉口街
  • 乳山市大孤山镇
  • 兴安县
  • 龙山县红岩溪镇
  • 上栗县上栗镇
  • 乐至县石湍镇
  • 芝罘区奇山街
  • 平陆县常乐镇
  • 华蓥市明月镇
  • 石阡县本庄镇
  • 河南中青综合资讯
  • 游戏百科综合资讯
  • 快云游综合资讯
  • 快云综合资讯
  • 祁东综合资讯
  • 郴州综合资讯
  • 诸城资讯网综合资讯
  • imtoken
  • sitemapsitemap1sitemap2sitemap3sitemap4sitemap5sitemap6sitemap7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