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随着首辆机动车平(ping)稳驶入东(dong)六环隧道,标志着北京东(dong)六环(京哈高速-潞苑北大街)改造路段(duan)正式开通试运营。改造工程将原东(dong)六环9.2公里改为地下,将有效缓解东(dong)六环地面道路交通压(ya)力。
据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ren)先容,东(dong)六环改造工程全长约16.3公里,南(nan)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设计(ji)速度80公里/小时,由现状双向四(si)车道加宽至六车道,分为地面加宽段(duan)和入地改造段(duan),其中路基加宽段(duan)长约7.1公里,隧道段(duan)长约9.2公里。在(zai)隧道段(duan)中,盾构段(duan)长约7.3公里,是目前国内(nei)最(zui)长的盾构高速公路隧道。
据了(le)解,原东(dong)六环路是以高架桥为主的高速公路,双向四(si)车道,高峰期间较为拥(yong)堵。在(zai)改造工程中,将东(dong)六环“藏到(dao)”地下,可实现城市副中心各组团之间的十余条东(dong)西向城市道路贯通,缓解地面道路交通压(ya)力。同时,将原双向四(si)车道增加为双向六车道,车流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如果(guo)按照(zhao)设计(ji)时速80公里计(ji)算,驾(jia)车通过(guo)这条特长隧道,仅需要(yao)7分钟,有效提升了(le)通行效率。
据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ren)先容,本路段(duan)是联(lian)通顺义、大兴、亦庄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chang)、北京新机场(chang)的重要(yao)通道,对促进京津(jin)冀区域交通协(xie)同发展、构建北京市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副中心交通服务水平(ping)具有重要(yao)意(yi)义。
为确保东(dong)六环隧道安全开通,运营企业高效运用东(dong)六环隧道智慧化综合管控平(ping)台,对行车数据进行精细化查询管理,结(jie)合隧道全覆盖视频,实现隧道内(nei)车辆全线动态跟踪(zong),提高隧道事件(jian)的检测水平(ping)。隧道内(nei)定向广播、可变(bian)情报板、车道指示灯等设施可根据联(lian)动控制(zhi)预案(an)实现按车道管控,同时配备可根据自然光照(zhao)环境(jing)智能调节的照(zhao)明系统,可有效保障车辆安全行驶。
为加强隧道内(nei)突发事件(jian)应(ying)急管理,运营企业建立了(le)完善的突发事件(jian)防(fang)范应(ying)对指挥处置体系,细化了(le)5级应(ying)急响应(ying)机制(zhi),确保科学(xue)、高效、有序做好应(ying)急处置工作。同时,在(zai)隧道洞口、疏(shu)散通道口设置4个24小时应(ying)急值守站,配置由退役消防(fang)队员、退伍军(jun)人(ren)组成的专(zhuan)业救援队伍,配备80吨折(she)臂(bi)吊(diao)车、灭火机器人(ren)、双向疏(shu)散车、50吨大型隧道清障车等车辆设备50余辆(套),隧道突发事件(jian)应(ying)急处置得到(dao)有力保障。
为保障东(dong)六环地下隧道通行安全,自开通之日起,全天禁止重型载货汽车和运载危险化学(xue)品车辆进入东(dong)六环小庞各庄至施园桥路段(duan)通行,请车主朋友们出(chu)行前规(gui)划好行车路线。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zhe)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zhe) 付丁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