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tang)莎会”中英版《邯郸梦》。
柯军个人照。
昆(kun)剧影片《顾炎武》剧照。
创意武戏《叱咤星河(he)》。 (本文(wen)配(pei)图由受访(fang)者提供)
从12岁进入江苏省戏剧学校学习,昆(kun)曲表演艺术家、“梅花奖”得主柯军从事昆(kun)曲艺术已经有40多年。他一直认为,昆(kun)曲艺术工(gong)编辑既(ji)要是“考古(gu)队”,也要是“探险队”。坚守传统时,需要与古(gu)人对(dui)话,保(bao)持昆(kun)曲的气质与艺术性;面对(dui)未来时,要能承载当(dang)代人的情感和精神,探索符合当(dang)下的舞台表达。
古(gu)与今:
昆(kun)曲一直讲(jiang)究当(dang)代性
“男怕《夜奔》,女怕《思(si)凡》”是昆(kun)曲行当(dang)众所周知(zhi)的行话,独角戏,而且要求唱、念、做、打俱佳。但《夜奔》却是柯军最拿手的传统剧目,而且会演三(san)个版本,南派武生版本、南派老(lao)生版本、北派武生版本,放眼全国,绝无仅有。
扮相不一样(yang),唱腔不一样(yang),身(shen)段也不一样(yang),三(san)个版本《夜奔》的学习,柯军拜了三(san)个师父,张金龙、郑传鑑、侯少(shao)奎,作为口传心授的剧目,处处皆有来处。柯军常演的是南派武生,里面的“走边”与众不同,来自张金龙的师父大武生刘五立(li)的创造性设计。“走边”的每一个动作几(ji)乎都用(yong)了反衬法,瞻前必顾后,指东必先向(xiang)西,欲左必先朝右,糅进了武术、太(tai)极甚至一些动物(wu)的形体动作。“唱”则是来自著名曲家王正(zheng)来的教学。戏迷不仅要听唱腔,还要看(kan)你的身(shen)段、看(kan)你的表情。有句唱词“丈(zhang)夫有泪不轻(qing)弹,只因(yin)未到伤心处”,柯军会高亢地唱出(chu)“不轻(qing)弹”“伤心”,同时,低头看(kan)看(kan)左手、看(kan)看(kan)右手,再缓缓把眼闭上。此时声音下来,非常轻(qing)地落到最后一个字,也就是“伤心处”的“处”上。
除了《夜奔》,《云阳法场(chang)》《对(dui)刀步战》《沉江》《别母乱箭》以及新编昆(kun)曲《宦(huan)门子弟错(cuo)立(li)身(shen)》《顾炎武》也是柯军的拿手好戏,但都是古(gu)代题材。
昆(kun)曲能不能做现代戏?柯军一直认为,昆(kun)曲是不分传统与当(dang)代的,昆(kun)曲一直讲(jiang)究当(dang)代性。《邯郸梦》里汤(tang)显祖(zu)写卢生,就把张居正(zheng)也写入戏中,用(yong)卢生和宇文(wen)融两个角色来表现当(dang)时的权臣张居正(zheng)。孔尚任写《桃花扇》也是具有现代意义的。
江苏省昆(kun)剧院“昆(kun)剧现代戏三(san)部曲”——《梅兰(lan)芳·当(dang)年梅郎》《眷江城》《瞿秋白》对(dui)昆(kun)曲现代戏创作基本方向(xiang)进行了探索。《梅兰(lan)芳·当(dang)年梅郎》作为江苏唯一作品(pin)同时入选文(wen)化和旅游部“2020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202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pin)创作扶持工(gong)程(cheng)”重点扶持剧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li)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pin)创作工(gong)程(cheng)”重点扶持作品(pin)等,被(bei)专家称赞为当(dang)代昆(kun)剧现代戏的重大收(shou)获。《眷江城》遵循昆(kun)曲本体的审美(mei)意识,通过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舞台呈现,是近30年来中国昆(kun)曲艺术舞台上展现的第一部现实主义题材原创剧目。昆(kun)剧《瞿秋白》是中宣部精神文(wen)明建设“五个一工(gong)程(cheng)”戏剧类(lei)优秀作品(pin),专家评价,这是一部“昆(kun)剧现代戏的高峰之作”,主演施夏明凭借此剧获得“梅花奖”。
中与西:
互(hu)鉴(jian)中感受共同的文(wen)化遗产
2001年,受香港导演荣念曾之邀,柯军带着自己常演的《夜奔》参加独角戏展演,在满是先锋剧的舞台,自己的传统昆(kun)曲表演依旧广(guang)受好评。在喜马拉雅山的半山腰上演林冲,森林是背景,群山、孔雀都是观众;在日本横滨演林冲时,因(yin)为伴奏带效果不好,柯军索性不用(yong),没有了伴奏,他的表演节奏不再受限。柯军说(shuo),那一刻,“我不是演员,我就是林冲”。
在传统昆(kun)曲的一桌二(er)椅(yi)、工(gong)尺(chi)谱等之外,柯军对(dui)实验昆(kun)曲的探索已有20多年。
2004年,他推出(chu)自己的首(shou)部实验昆(kun)曲《余韵》,虽然有不少(shao)艺术形式的混搭、组接,但文(wen)本是昆(kun)曲的,唱词皆是按照孔尚任的《桃花扇》原著而来,唱、念也是昆(kun)曲原来的腔格和韵味(wei)。
柯军觉得不够,又创作了《浮士德》,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舞台形式上,不想用(yong)多媒体占据(ju)舞台,就尽可能多用(yong)昆(kun)曲的、戏曲的传统表现手法。柯军通过摘下髯口、从末行变为生行,来表现浮士德为了换取青春出(chu)卖自己的灵魂(hun)、签下卖身(shen)契。但在唱腔上的突破(po)比较大,没有按照传统的曲牌体去谱曲,只选择了有昆(kun)曲韵味(wei)的唱,并加入新的音乐配(pei)器和电声。
实验版《夜奔》是柯军一次“冒死”的尝(chang)试,从一个检场(chang)人的视角开始,以全素颜出(chu)场(chang),用(yong)肢(zhi)体语言将自己的心和角色打通。在他看(kan)来,“素颜通向(xiang)真我,素昆(kun)是我的心灵道场(chang)”。
这些剧在挪威、德国、意大利、日本、印度及中国香港等地上演,大受好评。
柯军常说(shuo),只有练好了传统,才有资格去做一些创新。最传统最先锋,就是这个道理。他说(shuo):“未来的先锋昆(kun)曲在哪里?其(qi)实我自己心里也没有底。也曾经有人说(shuo)过,我走的这条路(lu)可能是不通的。于我而言,通或不通,并不重要,走或不走,却很重要,因(yin)为走是生命(ming),只有走,才能有未来。”
“往(wang)前走”的柯军2016年和英国艺术家共同创作上演了汤(tang)显祖(zu)和莎士比亚的“汤(tang)莎会”。中国昆(kun)曲演员和英国莎剧演员以中英双(shuang)语连袂出(chu)演中英版《邯郸梦》,这在昆(kun)曲和莎剧历史上都是第一次,将原剧中四折最具代表性的段落作为主体,与《麦克白》《李尔王》《雅典的泰门》等莎士比亚经典作品(pin)中的片(pian)段穿(chuan)插(cha)交替,形成一种超时空的情境(jing)融合和人物(wu)体验的中西创新表达。
今年3月27日世界戏剧日,柯军又带着《牡丹亭》去了活动主场(chang)地巴西里约热内卢,这也是昆(kun)曲演出(chu)第一次去到南美(mei)洲(zhou)。
他深感,中华优秀传统文(wen)化越来越被(bei)世界“看(kan)见”,以艺术为载体讲(jiang)好中国故事,是促进世界相知(zhi)、民心相通最好的方式之一。
传与承:
给青年人更多机会
“揉碎自我,成全昆(kun)曲”,是柯军对(dui)昆(kun)曲的承诺。
学昆(kun)曲、练昆(kun)曲、演昆(kun)曲、传昆(kun)曲、写昆(kun)曲、刻昆(kun)曲……久而久之,这样(yang)的执(zhi)念潜移默化地刻到了他的骨子里,成了他的信念,也成了他的秉性。
到戏校学昆(kun)曲时,柯军的身(shen)体条件并不算好,腿脚特别僵硬,练功特别费劲。但柯军“不惜命(ming)”,张金龙教《伐子都》,有很多高难度动作,一般人不敢演。一天上百(bai)次摔打,几(ji)个月下来,厚底鞋穿(chuan)烂(lan)了几(ji)双(shuang),脚磨出(chu)血(xue)化脓,他挤掉继(ji)续练。
学昆(kun)曲是苦的,那时候演昆(kun)曲也是穷的,为了补贴家用(yong),上世纪80年代,柯军学习了篆刻,利用(yong)休息时间到南京古(gu)南都饭店帮人刻印,后来,书法和篆刻都成了涵(han)养柯军昆(kun)曲艺术的宝藏。
因(yin)为这股子热爱和吃苦,郑传鑑在80多岁时收(shou)柯军做关门弟子。郑老(lao)师教导他,一个演员要学好戏,就要随(sui)时随(sui)地地观察生活,理发店、小饭馆、盲人过马路(lu)都要看(kan),都要学,把各种各样(yang)的生活细节提炼成舞台表演艺术,这种艺术才是真实的,有生命(ming)的。
2008年,柯军被(bei)评为昆(kun)曲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对(dui)他而言,首(shou)要的使命(ming)就是保(bao)护(hu)和传承。柯军“倒(dao)追”着收(shou)了徒弟杨阳,柯军看(kan)他个头、扮相、嗓子功夫都不错(cuo)。在杨阳眼里,柯老(lao)师勤奋、严(yan)格,想去做的事情不惜力。
柯军不仅把自己的看(kan)家戏传给了杨阳,还为他创造了各种演出(chu)和学习的机会。柯军说(shuo):“舞台上只有一束光(guang),应(ying)该多让青年人亮一点。”原创大戏《顾炎武》在中国艺术节上亮相时,柯军只演《思(si)归》《论试》《问陵》三(san)场(chang)戏,其(qi)余三(san)场(chang)《诀母》《惊碑》《对(dui)狱》让杨阳来演。他还为杨阳专门打造了青春版《顾炎武》。凭借在《顾炎武》中的表现,杨阳获得了江苏省第四届“文(wen)华奖”。
除了培养杨阳,他还在江苏省昆(kun)剧院开新风,一级演员一年要举(ju)办两个专场(chang),青年演员一年要举(ju)办一个专场(chang),让演员们去学戏、攒戏、捏戏、创排,目前已经举(ju)办超过200场(chang)个人专场(chang),能演的传统剧目100多出(chu),每年挖掘整理传承剧目大约20出(chu),还以经典文(wen)学名著为基础,新编了《世说(shuo)新语》系列和《1699·桃花扇》《南柯梦》《浮生六记》等一批(pi)传统戏。
今年,由柯军主演的昆(kun)剧影片《顾炎武》将在7月上映。走出(chu)剧场(chang),创新传播方式,这是昆(kun)曲又一次抵达年轻(qing)人的尝(chang)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