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今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hang)天日”,55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hong)一号”在(zai)酒泉(quan)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gong)。当(dang)年,在(zai)“一穷二白”的条(tiao)件下,航(hang)天科技工(gong)作(zuo)者(zhe)们用旱厕改造成振动试验室、冷库里做低温试验等“土办法”蹚(tang)出一条(tiao)自力更生(sheng)的道路,让宇宙第一次听见来自中国的声(sheng)音。
半个世纪过去,“东方红(hong)一号”不再仅仅是一颗卫星的名字,更凝聚着(zhe)一个民族厚重的精神,承载起一个国家的荣(rong)誉(yu)。时至(zhi)今日,“东方红(hong)一号”仍(reng)在(zai)大家头顶围(wei)绕地球飞行,还曾被拍到(dao)与中国空间站的“世纪同框”。
“东方红(hong)一号”发射55年后的同一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chuan)从同一个地方出发奔赴“天宫”,接力探索浩瀚宇宙。回(hui)望“东方红(hong)一号”这颗最亮(liang)的“中国星”的研制过程,一起打开中华(hua)民族逐(zhu)梦星辰大海(hai)的璀璨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