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餐”里“捞油水”,严查(cha)!(前沿观(guan)察·清(qing)风正气在身边④)
本报(bao)记者(zhe) 李(li) 波 耿 磊 《人民日报(bao)》(2025年(nian)04月22日第 19 版)
“这顿饭,花了多少钱?”
“俩素菜加份排骨,才8块(kuai)钱!”
“最近食堂(tang)降价了。听说(shuo)晚上还加了夜宵,9点半开始,馄饨(tun)、面条啥都有!”
午餐时(shi)间,山东省临沂市兰陵一中学生食堂(tang)里,几名同学欣喜地(di)讨论着。
干(gan)净卫生的就餐环境,丰(feng)富实惠(hui)的菜品选择,美(mei)味可口(kou)的用餐享(xiang)受,一系列的变化,让学生们的笑(xiao)脸更加灿烂。
去年(nian)以来,山东省兰陵县纪检监察机关深(shen)入开展(zhan)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bai)问题专项整治,靶向监管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li)问题,坚(jian)决防范在“校园餐”里“捞油水”,确保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一查(cha)到底(di)
斩断“校园餐”食材采购利益输送链(lian)
“李(li)主任快看,蔬菜、鸡(ji)蛋供货挺分散,可冻品却(que)集中在两家企业,里面准有事儿!”去年(nian)4月,在对(dui)兰陵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追溯平台(以下简称“食安平台”)的一次巡察中,几所学校食堂(tang)集采数据的“异常信(xin)号”,引起(qi)了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警觉(jue)。
“校园餐,事关学生健康。必须一查(cha)到底(di)!”兰陵县纪委监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李(li)进说(shuo)。
纪检监察机关随即联合(he)公安经侦部(bu)门,顺藤摸瓜,对(dui)相关学校和供货商展(zhan)开调查(cha)。很快,一条隐蔽的利益输送链(lian)条浮出水面:
原来,兰陵县某食材企业负(fu)责人陈(chen)某某等,与兰陵两所学校的食堂(tang)经理(li)刘某、牛某某,某学校总务主任闫某某串通,在食材集采时(shi)选择自家冻品,从中牟利并输送回扣。刘某还与陈(chen)某某合(he)谋,虚构订单套取学校膳食经费达60余万元。
历时(shi)一个月的侦办,案(an)件水落石出。取消涉事企(qi)业集采供应(ying)资格,相关责任人均受到处分,非法所得(de)被悉数追回。
“揪出食堂(tang)集采‘蛀虫’还不够,要斩断利益链(lian),关键得(de)在平台机制上动‘刀’。”兰陵县纪委监委派驻第八纪检监察组组长(chang)李(li)超说(shuo)。
办案(an)人员在调查(cha)中发现,这个承担着197所学校食堂(tang)食材集采、有70多家供货商的食安平台,长(chang)期采用的是“商城模式”,虽隐藏(cang)了供货商信(xin)息,但商品品牌、规格以及商家自定的价格都清(qing)晰可见。
陈(chen)某某正是钻了这个“空子”,通过设置特殊标价、特定商品名称等“暗号”,让学校采购人员“精准识别”并下单,完成利益输送。
找(zhao)准问题,县纪委监委随即向县教育和体育局发出工作提(ti)示函,要求限期整改。
“能不能只显示食材品类名称,屏蔽商家和品牌标识?”
“可以随机排列商家顺序,统(tong)一外显图片,隐藏(cang)采购人员信(xin)息,杜绝‘定向’选择。”
收到提(ti)示函,县教体局马上联合(he)县发展(zhan)改革局、兰陵农发集团召开会议(yi)。大家你一言(yan)、我一语,商讨治理(li)方案(an)。
如今,食安平台已全面改造升级(ji),实现100%双向盲选。改造后,冷冻食品采购比例(li)降至15%,肉蛋菜比例(li)升至43.48%,学校食材结构更合(he)理(li),饭菜种类更丰(feng)富。
询(xun)价行动
膳食经费,取之于(yu)学生也要用之于(yu)学生
校园膳食经费“跑冒滴漏”堵上了。如何把钱用好?兰陵县持续深(shen)化整治工作。
“今天午餐有西(xi)红柿炒鸡(ji)蛋和鸡(ji)腿,孩子吃了满满两碗米饭。”谈及近期校园餐的变化,兰陵四小三年(nian)级(ji)学生家长(chang)吴先生赞不绝口(kou),“我家孩子壮实,胃口(kou)好,一顿饭才花六块(kuai)五,真实惠(hui)!”
这份实惠(hui)背后,是兰陵县的改革探索。去年(nian),兰陵县出台中小学校食堂(tang)伙(huo)食成本引导(dao)意见,明确规定中小学餐费“一餐5—8元,三餐13—15元”,费用下调了20%。
降价的“底(di)气”从何而来?每周四清(qing)晨的询(xun)价行动给出了答案(an)。
“明早(zao)6点,北大棚菜市场集合(he),集采询(xun)价。”周三晚上,县教体局安全科(ke)科(ke)长(chang)王高强在工作群发出通知,大家第一时(shi)间回复响应(ying)。
北大棚是兰陵有着20多年(nian)历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全县菜价的“晴雨表”。第二天,天刚蒙蒙亮(liang),由县教体局、市场监管局、发展(zhan)改革局、兰陵农发集团和学校代表等组成的联合(he)询(xun)价小组,就已经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
“西(xi)红柿两块(kuai)六,土豆六毛七……”他们仔细记录着每一种食材的价格。
“在门市价基础上再降5%”“物流成本还能压缩”……询(xun)价后,经过反复磋商,最终确定的集采价就是食安平台的定价。
一年(nian)来,这样的现场询(xun)价已开展(zhan)40余次,米面油和冻品集采价格下调了15%,而生鲜肉蛋菜集采价则(ze)比市场便宜了5%至10%,全县中小学校食材采购支出月均降低150万元。
既要控价格,更要管好账。兰陵县教体局财务科(ke)副科(ke)长(chang)廉峰先容(shao):“县教体局设立校园餐专用账户,统(tong)一接收学生餐费。根据学校提(ti)起(qi)的费用申请,再由县教体局统(tong)一将餐费拨付到学校设立的食堂(tang)专用账户上,确保专款专用。”
“膳食经费,取之于(yu)学生也要用之于(yu)学生。”兰陵四小校长(chang)宋传生说(shuo),“现在学校的食堂(tang)专用账户上,食材支出占比超70%,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ti)升。”
“把食材价格控住(zhu),运营成本降下来,平台配(pei)送费用再压缩些,”兰陵县教体局副局长(chang)姜玉海笑(xiao)着说(shuo),“省下的钱,不就能给孩子们加个菜了吗?”
陪餐制
共筑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这是本月学校食堂(tang)的支出账目,欢迎(ying)大家监督。”兰陵六小总务主任徐雪雷将账单发到校园膳食监督家长(chang)委员会群里,群内顿时(shi)热闹起(qi)来。
“不错,这个月牛肉量增加了。”
“时(shi)令(ling)蔬菜品种也多了。”
…………
该校三年(nian)级(ji)学生家长(chang)顾先生拿着手机向记者(zhe)展(zhan)示,只见群里的账目详细列出了食材采购、水电费用、食堂(tang)员工劳务等,每一项支出清(qing)晰透(tou)明。“知道孩子在学校吃得(de)好,大家心里踏实。”他说(shuo)。
如今,兰陵县积极发挥家长(chang)在校园膳食监管中的作用,在全县提(ti)供校园餐的197所学校全部(bu)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chang)委员会。县教体局推动建立完善陪餐监督机制,校长(chang)、教职(zhi)工每日轮流陪餐,每日邀请两至三名家长(chang)入校陪餐。
兰陵四中高一学生家长(chang)王女士说(shuo):“上周陪餐时(shi),有家长(chang)建议(yi)天气升温,食堂(tang)可以提(ti)供绿(lu)豆汤。这次来看已经落实了,效率真高!”
为确保陪餐制落地(di)见效,兰陵县纪委监委还进一步推动县教体局联合(he)市场监管局等部(bu)门组建小分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督导(dao)检查(cha)学校实行情况,对(dui)落实不到位、实行不严格的,及时(shi)追究责任。
从“舌尖”到“心间”,学生吃好了,家长(chang)放心了。“去年(nian)以来,大家累计组织(zhi)家长(chang)参与招标采购、陪餐用餐、质量评价、安全检查(cha)、收支公开等事项监督1200余次,采用家长(chang)建议(yi)300余条。”姜玉海说(shuo),“同时(shi),大家用好‘12345·兰陵首发’线上平台,积极收集群众反映的‘校园餐’线索。去年(nian)以来,线上收集线索下降了30%,今年(nian)一季度同比又下降了23%,‘校园餐’治理(li)成效不断显现。”
链(lian)接
山东多措并举治理(li)“校园餐”
校园餐关系学生的健康成长(chang)。2024年(nian)以来,山东省纪委监委牵头开展(zhan)校园食品安全与膳食经费管理(li)专项整治,推动山东省教育厅建立学校全面自查(cha)、县级(ji)“拉网式”检查(cha)、市级(ji)“进驻式”核查(cha)、省级(ji)“点穴式”督查(cha)的“四查(cha)机制”,精准发现问题,强化以案(an)促改。截至目前,累计排查(cha)整改问题5.36万个,清(qing)理(li)退费2042万元,惠(hui)及学生13.7万人。
阳(yang)光运行提(ti)升质效。出台中小学食堂(tang)财务管理(li)新规,要求设立食堂(tang)专用账户、实行独立核算。严格落实大宗食材统(tong)一采购制度,县级(ji)单位统(tong)一招标,要求每类食材供应(ying)商不少于(yu)3家,每校配(pei)餐企(qi)业保持3家以上竞争。强化价格管理(li),推动学校成立由学校负(fu)责人、食堂(tang)管理(li)人员、学生家长(chang)等组成的核价小组,确保价格透(tou)明。
建章立制长(chang)效治理(li)。印发中小学校食堂(tang)管理(li)指南、中小学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10项规范。全省98.89%的中小学校实现食堂(tang)自营,实现食谱制定、食材采购、价格核定、会计核算等关键环节直接管控,防范食堂(tang)外包企(qi)业在采购、加工环节随意压缩成本、以次充(chong)好、降低品质等隐患。
群众监督形成合(he)力。在全省中小学校建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chang)委员会。设立“山东省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li)问题投诉举报(bao)平台”,全面畅通校园食品安全举报(bao)奖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