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jian)设横琴粤澳深度合(he)作区(以下简称“合(he)作区”)是习大大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是中央(yang)为澳门长远发展开出的一剂“良方(fang)”,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量身定制”了发展新空间。
“横琴是结合(he)两地(di)优势的桃花源,琴澳一体化(hua)发展用(yong)事(shi)实向世界证(zheng)明,‘一国两制’行得(de)通、办得(de)到、得(de)人(ren)心。”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常(chang)委、澳门街坊会联合(he)总会副会长何润生在“委员通道”上说。
合(he)作区自成立以来,坚守“一国”之本,善用(yong)“两制”之利,充分发挥对(dui)澳门深度合(he)作的先天优势,各项建(jian)设扎实推进,各类创新要素(su)加快集聚,“四新”产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与澳门有序衔接,人(ren)才引(yin)进落地(di)见效,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琴澳双向奔赴(fu)、彼此成就(jiu),一体化(hua)发展水平逐步(bu)提升,琴澳和鸣奏响新乐(le)章。
产业发展是合(he)作区的核心任务之一,旨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高地(di)。2024年,合(he)作区GDP达到538.48亿元,同比增长5.3%,与2009年的2.85亿元相比,增长近190倍。飞跃(yue)式发展的关键,在于新质生产力的强力支撑。合(he)作区聚焦科技研(yan)发和高端制造、中医(yi)药、文(wen)旅会展商贸(mao)、现代(dai)金(jin)融等“四新”产业,数据显(xian)示,2024年,合(he)作区“四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9.4%。截至2024年末,“四新”企业数超3.1万户,拥(yong)有国家级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7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8家,“澳门+横琴”现代(dai)化(hua)产业体系建(jian)设初见成果(guo)。
实现货物、人(ren)员、资金(jin)、数据等要素(su)的跨境(jing)高效便捷流动,是做好横琴开发建(jian)设的重要基(ji)础。合(he)作区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ren)先的精神,探索(suo)琴澳要素(su)跨境(jing)新途径,努力构建(jian)与澳门一体化(hua)高水平开放的新体系。来自横琴边检站的数据显(xian)示,2024年全年经横琴口岸出入(ru)境(jing)的客(ke)流超过2280万人(ren)次,车流约(yue)240万辆次,分别同比增长36%和24%,年度客(ke)流和车流均创下横琴口岸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琴澳一体化(hua)加速推进。
检验合(he)作区开发建(jian)设成效的重要一条,就(jiu)是要看在发挥“两制”之利、推进两地(di)规则衔接和机制对(dui)接上,有没(mei)有创造新的制度性成果(guo)。2024年,合(he)作区以澳门新街坊为载体,推动教育(yu)、医(yi)疗、政务服务、支付(fu)方(fang)式等服务与澳门有序衔接,努力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jing)。就(jiu)读濠江中学附属(shu)横琴学校的澳门学生,享有参照在澳门就(jiu)读学生的相应福利措施;卫生站参照澳门模式管理,为澳门居民提供免费(fei)医(yi)疗服务;澳门政务自助服务中心提供近70项政务服务……调查显(xian)示,“与澳门环境(jing)的高度相似性”成为横琴的首要优势与核心竞争力,56.29%的澳门籍居民认可(ke)横琴与澳门环境(jing)的趋同性,合(he)作区成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制机制创新的标杆之一。
如今,澳门元素(su)在横琴加速聚集,“澳门+横琴”正在成为丰富(fu)“一国两制”实践(jian)的新示范。2024年,澳资企业占比持续(xu)提升,截至2024年末,共有澳资企业6681户,较合(he)作区成立时增长44.1%;在合(he)作区就(jiu)业、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超2万人(ren),执业的港澳专业人(ren)士近1500名。此外,还创新实施“澳门注册(ce)+横琴生产”模式,启用(yong)“澳门监造”“澳门监制”等系列标志;澳门轻轨横琴线正式通车运(yun)行,澳门非营运(yun)小客(ke)车入(ru)出合(he)作区配额(e)全面放开,澳门大学横琴新校区等一大批工程启动……横琴正成为澳门居民的新家园,“一国两制”展现出了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青(qing) 平)
《人(ren)民日报》(2025年03月23日 第 06 版)
责(ze)编:卢思(si)宇、刘(liu)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