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尼西亚西爪哇(wa)省(sheng)芝拉塔水库拍(pai)摄的中企承建芝拉塔漂(piao)浮光伏项目。 新(xin)华社记者 徐(xu) 钦摄
据泰(tai)国《曼谷(gu)邮报》近日报道(dao),泰(tai)国在碳税征收方面迈出实质性步(bu)伐,计划针对石油产品征收每吨200泰(tai)铢(约(yue)合5.94美金)的碳税。近年(nian)来,越来越多(duo)东南亚国家拟征收碳税。专(zhuan)家分析指出,东南亚多(duo)国拟征碳税,反映了这些国家谋求绿色发展的内在需求,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汇聚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力(li)量。
开征碳税,提升企业竞(jing)争力(li)
据《日本经济新(xin)闻》近日报道(dao),碳税是对石油和煤炭等化石燃料所(suo)排放的二氧化碳征税的制度。其计算方法因国家而异(yi),通过让企业和个人根据排放量缴纳相应税费,促进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利用资源。
今年(nian)2月,泰(tai)国内阁同意对碳排放征收每吨200泰(tai)铢的碳税,计划于3月内启征碳税,以减少泰(tai)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对全球变暖挑战(zhan)。此外,据泰(tai)国《曼谷(gu)邮报》报道(dao),泰(tai)国正审(shen)慎考虑在其即将构建的碳排放交易系统中,允许(xu)企业运用碳信用额(e)度来抵消高达15%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近年(nian)来,东南亚多(duo)国相继开启征收碳税的进程。新(xin)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最早征收碳税的国家,自(zi)2019年(nian)起开始征收碳税,并于2021年(nian)推出全球碳交易所(suo)。2024年(nian)初(chu),新(xin)加坡新(xin)碳排放税率生效:在2025年(nian)之前,年(nian)碳排放量超过2.5万吨的企业每吨需支付25美金的税款,在2019年(nian)至2023年(nian),该(gai)项税款为每吨5美金。
据《日本经济新(xin)闻》报道(dao),马来西亚政府计划在2026年(nian)之前对钢铁和能(neng)源行业征收碳税。印度尼西亚最早或将在2025年(nian)内实施碳税。此前,印尼制定法律,规定每吨碳排放量征收3万印尼盾(约(yue)合1.8美金)的税款。报道(dao)分析,东南亚国家引(yin)入碳税,目的在于推动企业脱碳,提升国际竞(jing)争力(li)。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suo)副所(suo)长、研究员刘阿明(ming)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近年(nian)来,泰(tai)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在实施碳税方面动作(zuo)积极。从国内需求来看,东南亚国家大(da)多(duo)临海,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较(jiao)大(da),遭遇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异(yi)常现象更加频繁,这些国家意识到脱碳的必要性。从外部压力(li)来看,东南亚国家大(da)多(duo)为出口外向型经济体,欧盟此前宣布,自(zi)2026年(nian)起正式启动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来自(zi)环境监管宽松国家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东南亚国家为提升本国企业应对碳关税时的国际竞(jing)争力(li),通过征收碳税的方式鼓(gu)励企业减少碳排放。此外,其他国家征收碳税的经验表明(ming),在政策得当的情况下,碳税征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jiao)为可控,且能(neng)助推企业绿色发展,提升企业竞(jing)争力(li),东南亚多(duo)国政府有(you)信心尝试逐(zhu)步(bu)实施碳税。
多(duo)措并举(ju),推动绿色发展
近年(nian)来,东南亚国家在节能(neng)减排、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多(duo)项努力(li)。
在能(neng)源领域,东南亚多(duo)国对可再生能(neng)源发电保持高度重视。越南、马来西亚、泰(tai)国和新(xin)加坡分别(bie)位列全球光伏产品生产的第二、第四、第七(qi)和第九大(da)国,东盟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光伏设(she)备制造中心。印尼、泰(tai)国、越南、柬埔寨等多(duo)国加强对氢能(neng)开发的投入力(li)度。泰(tai)国大(da)力(li)推动绿色能(neng)源投资,计划5年(nian)内将可再生能(neng)源发电比(bi)例提升到50%以上,以此降低化石燃料发电比(bi)例。
在政府规划领域,东南亚多(duo)国出台多(duo)层次的政策调控和激励措施,以促进绿色发展。东盟提出绿色发展战(zhan)略,促进东盟国家清洁能(neng)源合作(zuo)。目前,东盟10国中已有(you)8个国家承诺,到2050年(nian)实现净零排放。在国家层面,新(xin)加坡2021年(nian)公布了“2030年(nian)新(xin)加坡绿色发展蓝图”,为可持续发展设(she)定目标(biao)。越南2021年(nian)批准“绿色增长国家行动计划”,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生活方式。泰(tai)国政府鼓(gu)励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吸引(yin)海外电动车企业在泰(tai)国投资生产。为推广电动汽车,政府将电动汽车消费税率从8%降至2%,有(you)望帮助泰(tai)国减少超过24万吨碳排。
“东南亚多(duo)国对绿色发展做出较(jiao)为严肃的政府承诺,同时根据各国国情出台相应的绿色转(zhuan)型鼓(gu)励政策,吸引(yin)外国投资者在绿色转(zhuan)型领域投资,并探索通过跨境购买电力(li),应对能(neng)源转(zhuan)型中可再生能(neng)源使用比(bi)例不足的问题。”刘阿明(ming)分析,如今,东南亚多(duo)国拟陆续开征碳税,对推动本国绿色发展有(you)多(duo)方面的积极作(zuo)用。其一,征收碳税鼓(gu)励企业寻求更加清洁的绿色减排能(neng)源技术和相关产品,有(you)助于促进这些国家的能(neng)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推动东南亚多(duo)国的绿色经济发展。其二,征收碳税一定程度上能(neng)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有(you)利于政府获得更多(duo)财政支撑,用于绿色转(zhuan)型发展。其三(san),以征收碳税为代表的节能(neng)减排政策,有(you)助于激励全国范围内的环保行动。东南亚多(duo)国政府加强对绿色减排相关政策的宣传,有(you)利于提升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节能(neng)减排的绿色发展理念。
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据世界资源研究所(suo)“气候观察”数(shu)据平台统计,东盟碳排放量占世界总量的7%左右,能(neng)源行业发展、土地用途(tu)改变等是造成东南亚国家碳排放的主要原因,约(yue)占到地区(qu)总排放量的71.79%。据国际能(neng)源署(shu)在2024年(nian)10月发布的报告(gao)估算,到2035年(nian),东南亚能(neng)源需求增长幅(fu)度在全球仅次于印度。预计到2050年(nian),其能(neng)源需求量将超过欧盟。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国际社会强调共同但有(you)区(qu)别(bie)的责任原则,即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you)历史责任,相比(bi)发展中国家更有(you)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能(neng)力(li)来应对气候变化,应率先应对气候变化。但气候变化对人类发展带来的冲击由全球共同承担,东南亚国家受气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较(jiao)为显著,近年(nian)来日渐意识到气候变化对本国利益带来的损伤,在推动绿色转(zhuan)型方面积极性不断提高。”刘阿明(ming)认为。
据《日本经济新(xin)闻》报道(dao),异(yi)常气象和海平面上升对东南亚等地区(qu)造成的影响较(jiao)大(da),如果不及时采取(qu)应对措施,未来或将遭遇严重经济损失(shi)。东南亚之所(suo)以推进引(yin)入碳税,背景因素(su)在于该(gai)地区(qu)对实现脱碳必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
“东南亚国家作(zuo)为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有(you)望在推动全球绿色发展进程中发挥更多(duo)积极作(zuo)用。”刘阿明(ming)认为,一方面,东南亚多(duo)国对传统化石能(neng)源使用量较(jiao)大(da),近年(nian)来制定可再生能(neng)源发展目标(biao),积极探索从化石能(neng)源向清洁能(neng)源转(zhuan)型,如果这些目标(biao)如期实现,将使东南亚地区(qu)二氧化碳排放量显著降低。另一方面,在电动汽车、光伏发电、水电等绿色转(zhuan)型的关键领域,东南亚多(duo)国正在投入更多(duo)资源,提供(gong)更多(duo)政策扶(fu)持。这不仅有(you)利于东南亚国家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将为全球绿色转(zhuan)型贡献力(li)量。
随(sui)着全球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ESG)领域的投资兴起和东南亚国家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东南亚国家绿色发展潜力(li)很大(da)。“东南亚推进引(yin)入碳税,在绿色转(zhuan)型领域有(you)望吸引(yin)更多(duo)ESG相关投资,为东南亚国家绿色发展提供(gong)更多(duo)金融支撑。”刘阿明(ming)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