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湖南佳林建设集团有限企业(si)董(dong)事长罗(luo)长林。
红网时刻资讯记者 谭苏昕 吴公然 朱丽萍 长沙报道
“乡村振兴核心在于产业振兴,不仅要让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原料(liao)能(neng)卖得出去,还要能(neng)卖一个好价钱(qian)。”省人大代表、湖南佳林建设集团有限企业(si)董(dong)事长罗(luo)长林调研发(fa)现,如今市场上的“湘”字号土特产价格高,跟(gen)一些进口(kou)产品在价格上缺(que)乏(fa)竞争优势。
如何(he)让本土好货有好销路,使(shi)原生态“土特产”精准对接中高端消费者,实现订(ding)单式农业生产?
罗(luo)长林提出,搭建省级农副产品公共服务平(ping)台,开(kai)展“联农带农”,制定相应的品牌认定和采购标准,扶持“湘”字号农产品拓展市场空(kong)间。
“搭建一个服务‘湘字号’土特产和适宜(yi)消费群体的网络公共服务平(ping)台,有助于高效而真(zhen)实地收集海(hai)量的农产品全产业链的供需(xu)有效信息。”他说明,在原材料(liao)生产、产品包装加工、产品流通、产品消费等(deng)全过(guo)程中,都需(xu)要打破“信息差”。
通过(guo)平(ping)台建立从农产品初级原料(liao)供应为源头“企业联农带农积分制”生成机制,实现积分可以转移,鼓励相关单位优先采购具有“联农带农”积分企业产品,再通过(guo)积分制和定向采购机制,构建全产业链供需(xu)信息链,助力农业产业有序发(fa)展。
此(ci)外,罗(luo)长林还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men)制定“湘”字号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认定标准,不断促进“湘”字号农产品提升品质(zhi),制定政府农产品采购质(zhi)量、服务、安全等(deng)各项标准,培(pei)育本土乡村企业做强做大,提升本地产业竞争力,将有效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