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wei)科研新范式,AI4S(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李(li)鑫宇在受访时表(biao)示,发展AI4S有两(liang)个挑战需要重视,一是高(gao)质量科学研究数据的稀缺,二是人才的稀缺。
AI4S提升科学研究效率
李(li)鑫宇说,人工智能为(wei)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2024年诺贝(bei)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双双颁给AI相(xiang)关领域,让AI4S受到广泛关注。AI4S至少有两(liang)大非常重要的贡献,一是大幅度提升了科学研究的效率,二是大幅度提升了科研人员探(tan)索未知(zhi)空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整个科学研究只经历几次范式革命,比如从实验中总结经验的范式,以牛顿为(wei)代(dai)表(biao)的理论范式、计算机发展带来的计算范式和数据驱动的范式。”他说,如今,AI4S是范式的变革,是推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工具。
他认为(wei),发展AI4S存在的两(liang)大困难(nan)需要重视。一是科学研究的数据,相(xiang)对于(yu)大家熟(shu)悉的互联(lian)网语料数据,高(gao)质量的科研数据昂贵又稀缺,每一个数据都(dou)要花不菲的价钱进行计算模拟或者实验产出。
二是人才。AI4S将学科界限、理论实验界限和学术、产业之间的界限打破了。“以前在分工体系下去培养人才,所以眼下缺乏既懂专业又懂AI的跨领域人才,需要加大复合型(xing)人才的培养。”
将推动重点实验室与北京重点产业、重大需求结合
去年底(di),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聚焦前沿算法、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等方向设立了23家人工智能领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科学智能研究院是科学智能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依托(tuo)单(dan)位。
本届论坛年会期(qi)间,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发布了“北京前沿算法协(xie)同创新矩阵”“北京具身智能协(xie)同创新矩阵”和“北京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协(xie)同创新矩阵”,三大矩阵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为(wei)关键(jian)节点,贯通国家级科研机构、顶尖高(gao)校、新型(xing)研发机构与行业领军(jun)企业的创新链路,共建技术平台、共织(zhi)生态网络、共享创新势能。
“创新矩阵把产学研用各(ge)方面的力量集合起来,不光是上下游的链式关系,而是在整个发展过程当(dang)中,大家互相(xiang)促进和协(xie)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李(li)鑫宇说,科学智能实验室从源头和底(di)层解决关键(jian)技术问题,提升北京市基础研究实力,将推进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jian)核心技术攻关,推动重点实验室与北京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大需求、重点区域结合,建立完善转移转化机制(zhi),促进科技成果在京落地(di)转化。
新京报记者 张璐
编辑 张磊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