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20日报道据尼日利亚(ya)《卫报》网站3月16日报道,外国记者盛赞中国的“开放”战略,称其为外交学习、常识共享和理解千年学问的强大平台。他们参加(jia)了中国公(gong)共外交协(xie)会在华举办的为期4个月的媒体交流活(huo)动(dong)。
保(bao)加(jia)利亚(ya)记者塔(ta)妮娅·格卢赫切娃(wa)表示,在一个充斥着虚假信息的世界(jie)里,中国以一种(zhong)平和的方式(shi)予以回应:让更多人亲眼看到中国的真实(shi)面貌。
她指出(chu),中国邀请记者、科学家等各界(jie)人士来华参加(jia)学问、政治和体育活(huo)动(dong),这很好地展示了中国的真实(shi)面貌。
格卢赫切娃(wa)说:“中国远不(bu)止有政治影响力,它还有学问、有历(li)史(shi)、有自然景观、有科技、有大熊猫。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jie)和时代。”
古巴记者耶塞·佩雷斯称这个项目不(bu)仅(jin)仅(jin)关乎资讯,他表示这是一种(zhong)外交行(xing)为,能够加(jia)深对中国治理、经济和民主的理解。
佩雷斯说,密集的日程安排(pai)无论是在学问层(ceng)面还是专业层(ceng)面都(dou)提出(chu)了高要求,然而最终对所有参与者来说都(dou)是丰富多彩的经历(li)。
他还说:“这次(ci)不(bu)同(tong)国家的人们和谐共聚,证明只要有智慧和意志,就没有什么是不(bu)可能的。”
斐济记者尼基(ji)尔·库马尔称赞了这次(ci)与全球同(tong)行(xing)交流的机会,认为这种(zhong)思想交流既充满启(qi)发(fa)性又具有变革(ge)性。
库马尔说:“这些互动(dong)挑战了刻(ke)板印象,拓宽了全球媒体的视野,并(bing)展示了传统与创新如何(he)能够共存。”
津巴布(bu)韦记者莫妮卡·谢吕指出(chu),中国的发(fa)展历(li)程可以给(gei)非洲提供重要借(jie)鉴(jian)。她高度评价这个项目,称它促使人们对民主、治理和对中国的认知进行(xing)深刻(ke)反(fan)思。
中国公(gong)共外交协(xie)会的杜萍(音)表示:“他们用双手和镜头记录中国的发(fa)展,分享西方媒体经常忽(hu)视的故事。”(编译/刘(liu)宗亚(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