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人工智能(AI)企业超2400家,其中(zhong)独角兽(shou)企业36家,占全(quan)国超半数;核心产业规模接近3500亿元(yuan);备(bei)案(an)上线大模型105款,数量居全(quan)国首位……作为引领全(quan)国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AI第一(yi)城”,北京人工智能产业领跑全(quan)国。3月27日(ri),在2025中(zhong)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10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其中(zhong),“北京人工智能创新(xin)应用(yong)系列成果”入选。
在论坛年会的展示区(qu),“小关店铺(pu)”的服务(wu)生,竟是一(yi)台银(yin)河(he)通用(yong)研发的具身大模型机器人。不需要工作人员遥(yao)控,它能快速响应顾客的需求,准确拿(na)取(qu)对方(fang)想要的饮料,并放到他的身前。即使有调皮的孩(hai)子挪动饮料瓶,机器人的手也如影随形,准确取(qu)到货品。
“这项技能的背后,是大家构建(jian)的全(quan)球最大规模十(shi)亿级机器人动作数据集在支撑。”北京银(yin)河(he)通用(yong)机器人有限(xian)企业市(shi)场部相关负责人武文韬表示,这些高质量数据是通过(guo)物理仿真合成的,用(yong)它们作为“教材”,机器人可以直接将所学技能泛化到真实(shi)世界(jie)中(zhong)。
“学有所成”的机器人,正在走入人们的生产生活(huo)。武文韬透露,目(mu)前,银(yin)河(he)通用(yong)机器人已经在线下零售门店开展测试,在智慧药店、物流搬运、工厂等(deng)领域实(shi)现(xian)商业验证。“预计未来3年内,具身智能机器人就(jiu)能在商业领域实(shi)现(xian)广泛应用(yong),3至5年内它们将能进厂打工,后续将逐步走入家庭(ting),成为‘机器人保姆’。”武文韬说。
具身智能机器人已经走入线下零售门店
现(xian)在,AI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落地(di)生根(gen),成为产业变革的“最佳拍档”。在医(yi)疗领域,AI可以辅助疾病诊断(duan),制定治疗方(fang)案(an),提升(sheng)诊断(duan)的准确率;教育领域的个性化学习辅导(dao),可以由AI达成,满足(zu)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AI的脑力还能在海(hai)量生物数据中(zhong),精(jing)准发现(xian)候选药物分子,加(jia)速药物筛选过(guo)程……北京对此已有布局,《北京市(shi)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去年出台,人工智能与教育、新(xin)材料等(deng)领域融合的政策也陆续发布。在此基础上,“AI+”正在链接千行百业,在社会服务(wu)领域已经产生了广泛应用(yong)。
在科研领域,AI也正在加(jia)速科学发现(xian)的产出。2024年,中(zhong)国科学院(yuan)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边团队(dui)、研究员崔颖璐团队(dui)研发了一(yi)款自(zi)监督(du)学习模型Pythia,它能快速预测蛋(dan)白质突变的稳定性变化,不仅能实(shi)现(xian)高精(jing)度预测,预测速度也有了巨大提升(sheng),计算效率提升(sheng)5万倍。
该平台开源后,短(duan)短(duan)半年时间就(jiu)已累计服务(wu)全(quan)球用(yong)户2000余次。现(xian)在,它已经成为工业酶改造的核心计算工具之一(yi),在葡(pu)聚糖酶、多肽酰胺酶、塑料降解酶等(deng)产物的热稳定性提升(sheng)方(fang)面(mian)取(qu)得明(ming)显效果。让它们在复杂工业环境下的适用(yong)性和使用(yong)寿命得到扩展,提升(sheng)工业应用(yong)价值。
北京市(shi)科委、中(zhong)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AI深度赋(fu)能下,北京在材料、医(yi)药、金融等(deng)领域产出前沿创新(xin)成果,并在医(yi)疗、生活(huo)、教育、零售、内容创作等(deng)社会服务(wu)领域实(shi)现(xian)了广泛应用(yong)。2025年,北京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原始创新(xin)策源地(di)建(jian)设,推动在多模态、具身智能、世界(jie)模型等(deng)领域取(qu)得创新(xin)突破,开展类脑计算、光电计算等(deng)颠覆性技术路线布局,并高标准推动人工智能应用(yong),主动瞄定、开放特定垂类领域应用(yong)场景,加(jia)速传统(tong)产业向(xiang)智能化转(zhuan)型升(sheng)级。
编辑 李忆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