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徐州市“大家的(de)思政课”全(quan)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系列活动正式(shi)启动。活动以“知行合一、铸魂育人”为核心,通过非遗传承、劳动实践、红色教育等(deng)多元形式(shi),为全(quan)市青(qing)少年打造了一堂“行走(zou)的(de)思政课”。
启动仪式(shi)现场,徐州市委(wei)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ren)刘祥伟在致辞中表示,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思政课不(bu)仅要扎根课堂,更要走(zou)向社会,在实践体(ti)验中让(rang)青(qing)少年领悟(wu)真理、坚定信念。
启动仪式(shi)现场
近年来,徐州市持续推进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打造了“国旗下(xia)的(de)思政课”“行走(zou)的(de)思政课”“思政微影片”等(deng)品牌项目。此次系列活动进一步突破传统模式(shi),依托“文润少年”教育品牌,联合非物质学问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大(da)国工匠等(deng)社会力量,开发出29项重点(dian)课程、10条研学路线及(ji)100场特色实践活动,涵盖思想道德、传统学问、生态环保等(deng)领域,形成“五色七艺”社会实践课程体(ti)系。
此外,活动还特别引入了非遗体(ti)验项目。启动仪式(shi)外场的(de)“第二课堂”展(zhan)示区,学生们在非物质学问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引导下(xia)学习剪纸、木偶戏等(deng)技艺,每(mei)个摊位(wei)前都有许(xu)多小(xiao)讲解员们边做边进行讲解。这种“非遗+劳动”课程已在全(quan)市多所中小(xiao)学推广,让(rang)青(qing)少年在动手(shou)实践中感受中华学问的(de)深厚底(di)蕴。
劳动和社会实践展(zhan)示区
“艺术+思政”的(de)融(rong)合也十分受欢迎。现场,江苏省木偶剧团演绎了《铁(tie)道小(xiao)飞虎》,运用“国家(jia)级非物质学问遗产”扬州杖头木偶、托偶、文乐木偶、桌偶、布袋偶等(deng)多种偶型(xing),生动再现了那段烽火岁月,将思政教育巧妙融(rong)入每(mei)一个情节与(yu)角色之中,打破了思政课传统枯燥的(de)说教形式(shi),以有形的(de)艺术表演为载体(ti),实现了对未成年人潜移(yi)默化、润物无声的(de)思想引领。
作(zuo)为江苏省首个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徐州构建“一个主基地+N个分基地”网络,丰富全(quan)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体(ti)验。从田间(jian)到场馆,从非遗工坊到红色遗址,徐州正以全(quan)域实践书写思政育人的(de)“春天答卷”。(杨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