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电 “婚骗”行为怎么界定?婚介机构借虚假宣传收取高额服务费如何规制?彩礼返还(hai)的(de)具体比例如何认(ren)定?最(zui)高人民法院2月28日发布第(di)二批(pi)共4件(jian)涉彩礼纠纷典型案例,进(jin)一步(bu)促(cu)推(tui)移风易俗,治理高额彩礼。
实践中,有的(de)人多(duo)次短(duan)时(shi)间内“闪(shan)婚”“闪(shan)离(li)”,借婚姻索取财物。
2020年10月,男方赵某与女方孙(sun)某认(ren)识不到一个月便“闪(shan)婚”。然而还(hai)不到一年,赵某以孙(sun)某将婚姻作为获取财物的(de)手段为由(you),请求法院判决双方离(li)婚、孙(sun)某返还(hai)全部彩礼。
人民法院调查后发现,孙(sun)某近4年内还(hai)有另外两段婚姻、均接收较(jiao)高数额彩礼、婚姻存续时(shi)间均较(jiao)短(duan),更重要的(de)是,历次离(li)婚诉讼中男方对于婚后双方无夫妻之实、孙(sun)某回娘(niang)家(jia)居住的(de)共同生活状态(tai)等描述基本一致。人民法院认(ren)定,孙(sun)某以彩礼为名借婚姻索取财物,判令解除婚姻关系(xi),孙(sun)某返还(hai)全部彩礼8.6万元。
同时(shi),如何区分借婚姻索取财物与恋爱中的(de)赠与行为,也是涉彩礼纠纷案件(jian)的(de)常见问题。
在王某诉李某婚约财产纠纷案中,男方王某与女方李某建(jian)立恋爱关系(xi)后,李某主动与王某联(lian)系(xi)时(shi)几乎均以索要彩礼及其他钱财为目的(de),其余时(shi)间拒接、忽(hu)略王某电话,对王某的(de)领证提议明确表(biao)示要先“给钱”,且从未(wei)回赠过王某。
人民法院综合(he)考(kao)虑双方相处模式、感情基础、资金往来等各项因素,认(ren)定李某对感情是漠视态(tai)度,属于借婚姻索取财物,判令其返还(hai)从王某处取得的(de)全部财物。
最(zui)高法有关部门(men)负责人表(biao)示,如果一方仅是将“缔结婚姻”作为哄骗的(de)噱头(tou),实质上是想让另一方陷入对未(wei)来长久共同生活的(de)错误认(ren)知,从而心甘情愿地为其出钱买单(dan),这就(jiu)是一种“婚骗”行为,无论是否办理结婚登(deng)记,都不能掩盖其非法目的(de)。
近年来,部分婚介机构打着提供“闪(shan)婚”服务等名号,借机向签订婚介服务合(he)同的(de)当事人收取高昂手续费。“闪(shan)婚”往往伴随着“闪(shan)离(li)”,由(you)此引发离(li)婚纠纷、服务合(he)同纠纷等一系(xi)列诉讼。
某婚介企业在广告中宣传可以提供“闪(shan)婚”服务。2024年1月15日,该企业向男方林某发送了(le)女方赵某的(de)个人信息。3天后,林某便签了(le)合(he)同并支付服务费17万元。紧接着第(di)二天,二人登(deng)记结婚。结果才过了(le)一个多(duo)月,双方就(jiu)因发生矛盾经法院调解离(li)婚。
林某将婚介企业告上法庭,主张退还(hai)全部服务费用。人民法院综合(he)考(kao)虑婚介机构履行合(he)同情况、林某自身过错等因素,判令婚介机构返还(hai)服务费15万元。
双方因故未(wei)能结婚,已经支付的(de)彩礼怎么处理?在吴某诉刘某婚约财产纠纷案中,男方吴某因未(wei)能与女方刘某缔结婚姻,请求判令刘某返还(hai)全部彩礼。
人民法院经调查发现,双方未(wei)结婚且未(wei)实际共同生活,但没有结婚的(de)原因是吴某故意隐瞒身患不能生育的(de)重大(da)疾病。人民法院通过调解使吴某、刘某解开(kai)心结,就(jiu)酌减刘某返还(hai)彩礼的(de)数额达成一致意见,吴某主动撤回起诉。
据统计(ji),2024年全国法院婚约财产纠纷案件(jian)增幅明显回落。最(zui)高法有关部门(men)负责人表(biao)示,将进(jin)一步(bu)梳理婚姻家(jia)庭领域特别是涉彩礼纠纷出现的(de)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发布典型案例、普法宣传等多(duo)种形式,促(cu)推(tui)家(jia)庭文明建(jian)设,更好回应人民群众的(de)新要求、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