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中关村论坛——“科学促进(jin)可(ke)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数字科技促进(jin)可(ke)持续发展北京倡议》发布,呼吁(yu)全球以数字技术为引擎,加速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ke)持续发展议程(cheng)。
该倡议提(ti)出五大行动目标:推动数字科技在可(ke)持续发展中的创(chuang)新应用、构建全球共享的数字资源与技术平台、提(ti)升数字科技赋能(neng)政策制定的能(neng)力、推动数字科技支撑可(ke)持续发展的公众教育、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旨在破解全球可(ke)持续发展难题,为凝聚多方共识、推动数字科技领域的合作提(ti)供支撑。
本(ben)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zi)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ban),以“数字科技驱动可(ke)持续发展”为主题,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促进(jin)可(ke)持续发展国际十年”的活动之一,邀请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zhe)等近(jin)200位代表出席,共同探讨数字技术赋能(neng)联合国2030年可(ke)持续发展议程(cheng)的落实等相关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可(ke)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guo)华东表示,可(ke)持续发展是人类关注的重大命题,数字技术和数据开放作为破解可(ke)持续发展难题的核心引擎已成(cheng)为全球共识。作为全球首颗专为2030年议程(cheng)设计的科学卫星,全球首颗可(ke)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已向全球104个国家开放超42万景数据,并在城市热岛效应监测、碳排放评估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总台央视(shi)记者(zhe) 帅俊全 褚尔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