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方便了,在家就能完成办税申请。”近日,湖北省宜昌市“90后”青年创业者陈倩玉打(da)开“新电子税务(wu)局”平台,系统智能定税、自动审(shen)核,在线上完成了定期(qi)定额核定申请、发票核定等相关手续。
陈倩玉在宜昌市西陵区开了一家餐(can)饮店,由于生产经营规模(mo)小,达不到建账标准。过去,像陈倩玉这样的个体工商户申请核定税费(fei)须前往办税服务(wu)厅,2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办理。“平时店里(li)比(bi)较忙,有时根本抽不出时间专(zhuan)门跑一趟。”陈倩玉说(shuo)。
去年4月起,为提升个体工商户办税体验(yan),西陵区利用数字赋能,积极推行以系统升级为依托、部门协作为抓手的个体工商户“无感式”税费(fei)管理服务(wu)。
去年7月,西陵区税务(wu)局上线“新电子税务(wu)局”平台,运用大数据(ju)和人(ren)工智能技术实现无感智慧办税。通过登录该平台,个体工商户在办理开业服务(wu)时,平台将(jiang)自动获取市监部门登记信(xin)息(xi),智能完成税费(fei)种认定、发票赋额,实现智能开业自动办。对(dui)申请定期(qi)定额管理的个体工商户,系统测算定额核定建议值并(bing)自动预填,经纳税人(ren)确认,系统即时自动审(shen)核、公示,实现智能定税集成办理。此外,该平台还会对(dui)定额明显偏低的和符合查账征收(shou)、一般纳税人(ren)标准的个体工商户发出预警,实现智能精准监管。
“自上线以来,2200余户实现智能开业,自动认定税费(fei)种1万余条,3100余户完成智能定税。”宜昌市西陵区税务(wu)局征收(shou)管理股股长黄煜先容,“个体工商户‘无感式’税费(fei)管理服务(wu)”入选国家改革试点(dian)事项,成为湖北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标杆案例。
西陵区作为宜昌市中心城区,小规模(mo)纳税人(ren)多(duo)、个体经济活跃。为了帮助个体工商户规范发展、茁壮成长,西陵区将(jiang)个体工商户实行分型(xing)分类管理,大力培育知名、特(te)色、优(you)质、新兴个体工商户,激活个体工商户发展新动能。针对(dui)不同的个体工商户,推出“生存型(xing)”“成长型(xing)”“发展型(xing)”个体工商户精准帮扶“二十条”举措,提供“三未三先”预判式服务(wu),即政策找人(ren)、未问先送;轻柔执法、未疑先释;争(zheng)议调处、未诉先办。去年7月以来,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向个体工商户精准推送信(xin)息(xi)、开展智能互动服务(wu)5.6万余户次,2.8万户次享受政策红利。
为更好优(you)化个体工商户服务(wu)体验(yan),西陵区还打(da)通税务(wu)、市场监管、住建等8个部门,在区政务(wu)服务(wu)中心开设“一件三联(lian)”专(zhuan)窗,在经营主(zhu)体申请设立、变更、注销登记过程中,按照“一个窗口受理、多(duo)个系统查询、经营主(zhu)体自选、各(ge)个部门联(lian)办、相关证件同出”的方式,实现经营主(zhu)体跨部门证照办理事项“联(lian)办、联(lian)变、联(lian)销”,打(da)造全生命(ming)周期(qi)便捷高效登记服务(wu)。(记者 董(dong)庆森 柳洁)